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创本格推理】《话务员推理日志》01

2020-05-26 18:27 作者:波洛咖啡馆  | 我要投稿

楔子

  苏格从工位离开的时候,是6:30 整。这是她瞄了一眼墙上挂钟的结果。

  “要说来接班的人可真够晚的。”

苏格心想。

对方是个新人,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位千金大小姐是以何种方式进入这个部门的,不要说提早接班,没拖延接班时间就算谢天谢地了。

  苏格也就是个才入职半年的新人,勤恳工作、谨慎少言,是她一贯的准则,因此对于周围人的八卦闲聊,她也顶多只是听着,心里最多吐槽一下下,但绝不说出口。

  苏格所入职的这家公司,是苏格所在家乡——槐樱市当地的一家本土通信企业,受政府扶持,平日里三区两县四乡镇范围内的通讯业务皆交由此公司运营,苏格所做的工作便是这家公司众多业务中的一项——话务员。

  苏格本身非通信专业出身,家里人皆劝她别干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之时,苏格仍只是微微一笑:“生计要紧。”便朝着最简洁利索的方向打扮去应聘了。

 从应聘、入职到正式工作,一切都是平平稳稳,没什么多余的波折,苏格对于工作岗位的适应也还算快,最初的带班师傅蛮讶异于这个小姑娘的适应程度。毕竟作为一名话务员,出班来说的话,苏格算是她带过的徒弟中上手能力算快的。因为平日里电话多,查号台每天的业务量之惊人;由于涉及的范围广,庞的号码对于新人而言很难理出头绪去整理,上手就更慢。再加之平日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用户,会刁难人的用户也不在少数,为避免投诉和维护部门及公司声誉,公司在话务员这一块儿的硬性规定便是:无论遇到各种情形,面对用户,一定要服务态度好。换句大白话说,哪怕对方是个猥琐老头儿,你电话这头也得忍着恶心甜美到底。

  这是个考人的活儿,毕竟是与人打交道,各种千奇百怪的情形遇上了考人急智不说,职业本身的要求还得是用语规范、语速适中,能灵巧化解各类情形的。

  就因如此,话务部的工作人员是来了一波又一波,流动性之大,因此能长留在话务部的根本没几个,工作上手的就更别提了?一年又一年,话务部的老面孔也始终是魏玉梅、王山海、巩兰英和邢安兰四位老手,都是年近四旬的业务骨干,为了带徒弟,每年公司招进的新人来工作,她们也是费尽心力,然而能带出来的人始终在少数。因此在业务这一块儿的实际职业要求中,对与话务员的水准要求也是低至近尘埃,能不与用户起矛盾、准确报出号码就行。

  苏格的到来对于话务部的人而言是个惊喜。

  这姑娘话不多,24岁,正是爱玩闹爱新鲜事物的年纪,但她坐得住,理号码、接电话也平稳,不急不躁的情况下,便把电话接完了,也没接到过相关苏格的投诉。四人都觉得,这姑娘是真好,但愿没走的心。

  长期守着一亩三分地儿,谁心里都厌倦,更何况对于即将踏入中年门槛的四人,各自家庭生活、婚姻、子女教育上的琐事也是拖得人日渐疲乏。能寻到合适的接班人,始终是四人的一大心愿。

  今天的电话不算太多。

  苏格心里理了理,98通电话, 32通问家里的,剩下66通里还有就是问各类常用的,没什么特殊之处。

  忘提一句,苏格的业务范围。

  目前话务部的六人之中,邢安兰作为苏格的带班师傅,给苏格划分的业务范围时槐樱市西区一带的三个大型家属院及各类区级职能部门的号码。西区是槐樱的老城区,早年间槐樱作为资源型城市建了国资企业槐钢,城市建设中西区被先行开辟出来,槐钢的老员工们因此也被集中安排在西区,享受住房分配的国资企业福利,因此生活也多是在西区。

  槐钢作为国资企业,员工众多,实力雄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度兴盛。为给员工们以好的福利待遇,最初在市政府的支持下争取了大块西区的地皮建设了三个大型家属院,每个家属院都囊括了包含银行、超市、学校等各类便利生活场所和配套设施,相当于相对独立的一个大型小区。

  随着外界的发展速度变快,城市新区建设的风潮也逐渐吹向这个不大不小的地级市,然而西区却仿佛像一个固执的老人,手里盘着核桃,絮絮念叨着往日的荣光,却始终不肯接受新事物。因此,西区在槐樱人的口中也就成了“老西区”,过去槐樱的老员工们也住在那里,按老一套的模式生活,仿佛日新月异的变化与他们无关。

  越说越远,话头说回来,也是为了照顾槐钢老员工们的生活需求,西区家属院的人们多半还在使用座机,住户们的家里电话登记便是苏格的工作内容之一。通常会变更座机号码的住户很少,街坊相邻之间找个人,特别是老年人之间想呼个朋引个伴一起下象棋、练太极什么的,这时往查号台打电话一问,方便又灵巧。

  沿用多年的号码早已登记成册,因此在号码登记方面的工作对苏格而言只是零碎的一件小事。

  引起苏格注意的一通电话是在一个下午。

  临近下班前十五分钟。

  6:15:42。

苏格坐在工位前伸了伸腰,又是160+的话务量,好不容易才放空一下。六点以后是电话逐渐变少的时候,苏格盘算着:“要不下班后去临安街买凉皮儿吃?”

 然而——

 就在思绪  飘远之时,那铛铛铛的铃声又响了起来。

  “啊!扰我思绪!”

  苏格不禁皱了皱眉,手里此前正转着的圆珠笔应势落下,“嗒”的一声,仿佛抒解着苏格那一瞬的小小怨气。

  苏格收回情绪,抬眼望向屏幕,电脑的系统上,1路的方框里显示来电号码是明安三院的。

   “98279825” 。

   苏格拾起之前落桌的笔来,迅速在便笺上写下了来电号码。

  “三大院里最靠后的楼里了吧。”苏格心中喃喃。

   这个点儿, 基本上也是小孩儿放学回家、老人们也各自回家张罗着等子女孙辈回来吃饭的点儿。能有啥事儿呢?

  空格键一按,苏格拿起耳麦,惯性的开场:

   “您好,幺两为您服务。” 

    对面却无人应答。

    “您好?”苏格愣了愣,确认是否是麦的问题。

    “您好?您好?”

   然而麦里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莫名其妙。” 苏格又一皱眉,撂下了电话。

  然而“98279825”这个号又来了两遍。

  “????”

   苏格有些 不耐烦,第三次接起电话时,麦里却传来了更加刺耳的声音。

   “砰!”

  “咔哒!”

 “砰!” 

    似是重物落地,碎落一地得感觉。

    “到底怎么了?”

  苏格心下一沉,不太明白对面发生了什么,是何种情形。

    对方的电话一直没挂断,苏格的耳朵贴着麦,仔细听着对方的声响。

    “砰!砰!砰!”

   一声又一声,刺耳的似是玻璃瓶碎裂的声音,同时,窸窣的细小声音也掺杂在其中。

   “不对啊……” 

    苏格眉头越皱越深。

   这是……人打的电话吗?

    苏格刷博,常看的就是宠物类的趣闻,好些漫画家、声优养猫咪,跟着学会开门的、敲键盘的不在少数。难不成这也是哪家的猫猫狗狗啥的打电话玩儿?

  但这对面没个喵汪狗叫的啊。

   刺耳的“砰”声仍在继续,苏格尽力厘清着思绪,直觉告诉她:对面有事儿。

   苏格没撂麦 。

   她回想起之前安兰师傅明安家属院转悠的情形来。

  那是一个根据排班,安兰师傅和苏格都能错出空的一个上午。

   “格子,赶明儿咱去明安三院吧,我带你去熟悉熟悉那一片的装机路线,顺带转悠转悠,散散心。” 安兰师傅在头天下班前跟苏格提议道。

   “行啊!” 苏格笑得直眯眼,弯弯如月牙般好看。

   很安兰师傅久了,苏格也就自然而言的跟她熟稔起来了,如同小妹妹找到了信赖可靠、可以带自己玩儿的大姐姐一般,苏格很乐得业余时间跟安兰师傅一起聊天、逛街。所以当她提出转老家属院的提议之时,苏格欣然应允。

    从东区到西区,邢安兰和 苏格坐公交车足足花了近五十分钟。

   时值盛夏,太阳晒得正烈,蝉鸣此起彼伏。西区虽破旧,但行道树却是长得足够好,林荫连片,挡去不少炙热。

    边走边逛,邢安兰带着苏格,吃完路边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但是安兰师傅却盛情推荐的米线后,她们转悠着,站定在了一号家属楼前。 

   这是一梯两户式的家属楼, 两户两面正对彼此,门牌号按左边顺起来,左侧门户门牌号全为单数,右侧同理即为双数。

    每栋楼的用户都装了座机,除了少数几户每住人或住户搬走的,基本上都安装了座机。

    邢安兰要告诉和教给苏格的,就是想通过实地了解了家属院的户型分布和门牌编号顺序,以此来了解住户们的家里电话号段规律是如何排布的。

    装机的座机号码排布与楼号相关联,例如一号楼是91xx91xx,二号楼是92xx92xx,以此类推。

    明安小区总共九栋家属楼,号段越靠后的楼越靠里,由于采光不好,五号楼以后的家属楼都比较受“嫌弃”。

    这几年来,陆陆续续从明安搬走的职工也不在少数,保留原住房的房主为了创收,将房源出租给外来的打工者亦或是本地跑各类私活儿的包工队,因此职工小的成员构成也变得复杂起来,鱼龙混杂。

    按号段来推,“98279825”属于八号楼的住户了,说不准是职工还是外来者。

    回到目前的情形来。

   苏格切回了2路,打出话单,敲下了一串数字。

    “90019001” ,这是明安居委会的值班电话。

    “喂?”

  “您好,这里是槐樱114查号台,现在你小区八号住宅楼内可能有意外事故发生,能请您前去确认一下吗?” 

    “八号楼?怎么了吗?”

    苏格尽可能详尽但又简明的说明着前后情形,对方一开始懒散的不信,话头却在苏格的解释下也逐渐认真起来。

     “这……行,我们居委会这边马上派人看看去!问到情况给您回电话!”

    到了下班的点儿。

   苏格毫无去意,连临安街的凉皮都忘到了一边。

    切回1路,“98279825”仍在线,声响也未停过。

    苏格的心快跳到了嗓子眼,但她不能慌,这通没挂的电话现在是她了解对面情况的唯一渠道。

    6:32。

    “哐当!”是门被打开的声音,此后是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

  “我的天呐!这碎一地玻璃!” 是一个听起来30余岁男性的声音。

  “嚯!这大金毛!等等这老人怎么倒地上了呢!快快快!快看看!” 

  隔着麦,苏格听到了这几句。

    6:35。

    苏格还没离开工位。

    她的手指,悬在了空格键的上空,她在等着,居委会的回音。

   “铃——”  

  2路准点儿响起了铃音。

    苏格身体前倾,几乎要趴到键盘上。

    “怎么样?什么情况?” 

   “感谢你啊姑娘!救了条人命……” 对方殷切又真诚的感谢道。

   情形究竟如何呢?

    是这样的——

   八号楼二层左门户,住的是一位独居老人,无儿无女,平日里替人擦擦皮鞋糊口,这房源,还是老人的亲姐姐为自己弟弟着想托人找的 ,想的就是至少有个住处,生活勉强过得走。

   老人养了条大金毛,平日里与周围人来往也不多,一人一狗,相依为命。但为怕扰民,老人带着金毛去了一江湖郎中的偏诊所里把金毛的声带给做手术取了,以免它狂吠。为把金毛留在身边,老人也是迫不得已。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电话打来苏格这边时一直有窸窣的声音:老人心脏病发倒地后,金毛可着急,可又吠不出声,只能用爪子扒拉听筒。至于为什么能打查号台的电话,估摸着平时,狗子有看到过别家是怎样按数字键的,有样学样罢了。

    听得对面挂了电话,金毛只得想办法不断拨电话,还把老人之前攒的牛奶瓶全推地上给碎了,就为了给主人发出求救信号。

     所幸苏格觉察到了不对劲。

    后续才能通知居委会的人确认情况。

    老人得救了。

   据后来居委会再来的电话所闻,大金毛一直陪在主人身边,未曾离开。为免它饿着,居委会在老人住院期间一面派人看护老人,一面照顾着这个聪明的大家伙让它吃好喝好。

    “格子你也太棒了!”  

   安兰师傅捏着公司发下来的“见义勇为” 锦旗,向苏格伸出了大拇指。

   苏格沉下眼看了眼锦旗,无奈一笑,朝师傅说道:“纯属意外!” 

  边说着,摊开了双手。

    “今晚一定要去临安街买凉皮儿吃!” 

                                                       The  End

【原创本格推理】《话务员推理日志》0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