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很快会进入租房时代

00:00

房子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一样东西,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无数中国人组建家庭的前提。但这一状况很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发生重大变化。2021年,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书里面提到,到,2030年中国城市租房的人数将突破2.6亿人,甚至还有58%的城市租客将通过租房结婚来完成小家。如果你觉得这份报告不够权威,那十四五规划应该最权威的文件了。里面也明确提出了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00:34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中国楼市持续上涨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能支撑这一观点的证据有很多多。一、中国的人口来到了历史转折点,十四亿多一点儿点儿会是中国的巅峰人口。
00:48
2、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逼近最高峰,65%的城市化率已经非常接近发达国家,70%的以中国的国土面积未来继续进城买房的人10分有320二三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达到了39平米,日本是38.81平米,韩国是33.2平米。工业革命的起源国,英国是49.4平米,这意味着中国人建的房子完全构筑了,甚至在很多地方还严重溢出,出现了大量的鬼城。4、中国的经济格局不支持继续依赖房地产发展,提振实业进行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所以无论是从人口、土地还是金融政策来看,中国的楼市都不具备继续膨胀的条件。
01:32
当然即便如此,我也不认为中国的楼市会短时间内暴跌。我们总幻想着,一夜之间,房价从5万每平降到5000每平,然后大家开开心,买不起房的人都能住进新房子。可一旦这种事儿真的发生,对普通人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儿。因为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中国人的财富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楼市里。如果这部分的财富萎缩到10分之1,你猜猜会发生什么?
01:57
所以中国楼市未来的走向,大概率是整体房价趋于稳定,小城市和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挤出泡沫,房价下跌,大城市和人口净流入的城市核心地段依然会升值。在稳定楼市的同时,还会努力提高居民收入。等到10到15 5年之后,房价自然就相对便宜了。这可以说是中国楼市的最好结局,也是国家希望看到的结局。只有了解了这个,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国家会判断未来租房的人可能会变多。
02:27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2023年深圳的平均房价6万美平,深圳的中位数收入是6000美元。在未来15年的时间里,稳定房价的政策10分有效。深圳的房价还是6万每平,但中位数收入大幅提升,变成了1万美元,这是不是意味着会有更多人买房呢?并不是因为无论是1万美元还是6000美元,在深圳买房都不容易。而且更重要的是,人性就是买涨不买跌。当一个地区房价长期不涨的时候,会极大的打击人们的购房欲望。所以那时候绝对会有更多人宁愿租房也不愿买房。当然了,这只是从国内楼市现状分析出的一个原因,真正要清晰的看清买房观念的改变过程,必须得研究一下隔壁日本已经发生的历史。
03:12
日本人在二战结束后经历三个不同消费观念的时代。第一次是1945年至1974年,这是日本工业化进程的高峰期,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对应的是1978年到2008年的中国。在这一阶段,日本人口增长率维持在2%到5%之间,GDP增长常年维持在两位数。财富的急速聚集,让这一阶段的日本人10分的暴发户。那个时代的日本人的消费观念主要是大的就是好的大量消费。每加一辆私家车,一定要买房居住。
03:44
第二次是1975年到1995年,这个阶段是日本的经济巅峰期,GDP占比达到了美国的69%,人均GDP反超美国,是日本人消费观最开放的阶段。打个出租车随便就掏出几万日元,一个家庭买好几辆车,房子成套成套的买就算不住,也可以投资。因为那个时代的日本人相信房价会永远涨下去。这个阶段与中国相对应的应该是2009年至2016年。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人口微涨的阶段,和我们类似,第三次是1996年至2021年这个阶段的日本已经泡沫破灭,经济萎靡不振,人口也开始负增长。日本人的消费观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租房的人变多了,年轻人的消费明显更加谨慎。
04:30
共享经济出现共享经济的本质是什么呢?很多人说是更便捷的生活方式,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所谓共享经济,实际上是因为年轻人比较缺钱。在部分物品上宁可去租,也不愿意花钱去卖。
04:44
而中国共享经济真正开始大流行,就是2017年开始的事情。也就是说从2017年一直到今天,我们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如果一定要我进行总结,那就是从过去的重购轻租变成如今的开始愿意共享,这是大的经济环境决定的。所以为什么未来租房的人会越来越多呢?为什么可能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租房结婚呢?因为中国楼市稳定的大格局会影响年轻人的买房欲望。其次是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会变得更加理智,这让未来的00后和10后们会比现在的80后和90后们更容易从思想上摆脱一定要买房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我是资本论,关注我,下期继续给你解码更多世界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