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废水处理方法常用的化学方法和工艺要求
在制药工业生产中,有化学合成药,中成药,抗生素制剂等多种类型。研发和生产工艺不同,在流程中产生的废水类型也有很大差异。从本质上来讲,具有毒性大,有机物含量高,含盐量大,结构复杂,毒性大,生物降解难度高等特点。在诸多废水处理方法中,化学方法是重要的一种。顾名思义,化学方法就是向废水中投放化学试剂,改变反应条件和环境,利用化学反应来达到分离,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或者,将污染物转化为可降解的,或无害的物质。与此同时,也可以改变污染物的性质。比如,降低废水的酸碱度,去除重金属,氧化或还原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等。化学处理方法,在制药废水预处理阶段使用比较多,作用速度快,效率高,净化程度强。

常用的制药废水化学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和混凝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是控制反应的条件和投料,来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稀释废水的浓度,增加或降低温度,加入介质或去除阻碍物等。对投料的药剂要求也很高,处理费用也会水涨船高。不过,为了提高转化和处理效率;在操作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改进设备或工艺,可以达到降本增效。一般情况下,化学方法并不一定是单独存在的;往往有物理或生物的方法相互配合,共同协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化学沉淀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向废水中投放定量的化学药剂,和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形成难溶解的盐类或沉淀物,从废水中解析沉淀出来。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种类和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pH值,为后续的生化降解提供便利条件。化学沉淀法大多是用于出去废水中的钙和重金属离子等。
根据所使用沉淀药剂的不同,可分为石灰法,硫化物法和银盐法等。比如,水中还有大量的钙镁阳离子,可以采用碳酸盐沉淀,生存固态物质碳酸钙或碳酸镁等。对废水中污染物沉淀效果的多少,取决于药剂质量,工艺设备,设计流程等。如何设计,才能最大程度上来增加效果,节约成本,都在方法的运用上。存在的问题是劳动卫生条件差,管道易结垢堵塞与腐蚀;沉淀体积大,脱水困难。

2.中和法
在化学反应中,中和法是常用的一种。因为在制药废水中,酸碱性是比较高的。在进行处理之前,需要先调节pH值,达到化学反应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是采用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对于浓度很高的,可以采用蒸馏或萃取的方法尝试回收利用;如果浓度很低的话,就要采用中和的方法,来降低后期废水处理的难度,一步步解决问题,轻松完成工艺,确保达标排放。

3.氧化还原法
这里需要注明的是,这种方法是通过化学药剂和废水中特定的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在这个反应的过程中,要考虑反应过程中,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物或难降解的物质。方法本身是没问题的,而工艺流程顺序乱了,很可能功亏一篑,弄巧成拙。总之,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切实考虑反应的影响。希望能够先将有毒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的可降解或能够进一步简单处理的物质。氧化的方法要用到氧化剂比如臭氧,液氯,双氧水等,或电极的阳极反应。比如,用于废水脱色处理。还原的方法用的地方不太明显,主要用于电镀废水。常用的还原剂有硫酸亚铁、亚硫酸盐、铁屑等。

4.混凝法
混凝法是将不容易沉淀的污染物,比如细颗粒或胶体颗粒,加入电解质之后,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从而使得这种污染物能够凝聚在一起,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下来。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也可以在进行这种方法的时候,加入物理方法,从而提高效率。也可以多个方法同步进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学处理方法不至于以上的几种,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更先进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