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模考作文】2022年南通一模作文“行”

2022-03-10 16:12 作者:爱教语文的钉子老师  | 我要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言必信,行必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成于思,毁于随;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留下许多关于“行”的箴言,至今对我们仍有价值。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更需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01.行走在时代的大道上

行动,是成功关键的一步。

有多少次,我们踌躇满志却又不敢向前;曾几何时,我们惧怕失败,急于收回向前的一步;是否记得,半路上转身放弃后的不甘与悔恨……

而当今,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崭新时代,理应以昂扬斗志奋起向上,阔步行走于时代的大道上。

行走的前一步是敢于行动。这样的行动,是抓住机会无惧失败的勇气,是迎难而上直面挑战的胆识,是只问过程全力投入的拼搏。正如最近冬奥会“刷屏”的18岁女孩谷爱凌,在女子大跳台决赛的第三跳中拒绝“求稳”,一举挑战自己从未公开表演过的1620度左侧转体,成功夺得宝贵的第三金。

但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这么做不是为了夺金,而是为了能够“滑倒自己的最好”。正是因为她不求功利,愿意用行动突破、挑战自我,才使得她不断取得成就。

其实,于我们而言,也是如此。行动了,努力尝试了,失败又有何可惧怕?在跌倒之处起身,掸尽身上的尘土,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失,为日后的成功蓄力。

然而,我所说的行动,并非漫无目的地游走,也非足迹遍布,摇晃不定地乱走,亦有别于孤注一掷、一意孤行地奔走。所谓行动,应该是认准方向,坚持到底地行走。这个过程应该是有乐趣的,令人享受的,并非要把自己逼成“苦行僧”,行路艰难。

因为行走的过程重在于“行”,只要走对了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适当享受欣赏路边不同的风景也并非毫无益处。更何况我们正行走在时代的大道上。

我们欣喜于全球疫情背景下,各国人民仍能协助共行;我们感动于冬奥会赛场上,“体育无国界”精神的发扬光大;当然,我们更振奋于近年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神州大地处处焕发着新生机,荡涤着新气象。

泱泱大国,蓬勃发展,如日之升,如月之恒。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脊梁,更应不断前行,走好脚下每一步,行走在时代的大道上。

我看见,远方的太阳初升。

我听见,我们的脚步在新时代的道路上叩击出微弱却有力的回响。

点评:

文章呈现了优秀的语文素养,立意、结构、用词都可圈可点。首先是抓住了立意的要求,围绕“行”明确了“我们理应以昂扬斗志奋起向上,阔步行走于时代的大道上”的观点,立意鲜明昂扬。其次是结构,开篇点题,树立观点;在阐述“行”的内涵时,以事例佐证,尤其可贵的是用辩证性的语言突出行动的方式;接着宕开一笔,由个人转入到国家层面的“行”,由欣喜于、感动于、振奋于三个句子引出排例,整齐划一,内容丰富饱满;随后归结到青年怎样“行”,文章层层推进,表现出不凡的思维功力。最后是用词,全文用词妥帖典雅,显示出丰厚的语言积淀。

 

02.于变局中争锋,惟坚韧之行者

郑文中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此言得之。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自己人生的结网人,集合后,更是国家的结网人。若想在变化万千的时代洪水中捕得头筹,则需退而静心结网,将坚韧的毅力织入网线,用行动获得硕果。

常言人有二宝,双手大脑。行者,非所谓“行为”,而是“三思而后行”的“行动”。人所拥有“二宝”的独到之处便在于思索与切实有效的行动,而绝非动嘴皮子如纸上谈兵的言语行为,也非在无效重复中原地踏步。

观今,“复读机”与“躺平”成为网络热词,反映时代风貌。在不暇思索的“复读”中重复,在自在逍遥的“躺平”中停滞,我们当敲响警钟,在一笑而过中是否确切隐藏了这种种隐患。

时代变化日新月异,一日停滞不前的惰性会扎根于底,新织的网也会在潮水中风化流逝,最终落得不进反退一无所获的下场。故行者,可铲除惰性的劣根,是成功的起始点,而日日行者,则可日有一得在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中寻得香来,在行动中寻找到实践的乐趣,收获劳动的硕果,丰富知识的宝库。

于是我们于行动中织得一张大网,如齐白石老人在笔如牛耕中,收获的大鱼终会在网中沉积,为人生画卷渲染上绚丽的一笔。

而千万个人织成千万张“网”,四方围起便成就了一个“国”。人人行动,切实实践,持之以恒,强国便由行动构筑,前进的道路也由行动织作。

疫况惶惶,是国家行动,人人行动,织成一张防疫之网,将疫情挡在人民的生命线外;冬奥盛哉,是人民一步步织出的中国梦,在行动中实现的靓丽展现。党的一百年走来,脱贫攻坚战的完全胜利,走的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悠闲步调,而是在昼夜不息、持之以恒的改良运作中,在黄土地上一步一个脚印,凭着扶贫干部成年累月的行动,走出了为世界惊叹的深刻步伐。渐渐地,在坚韧织出的道路中,以行动为亘古不变的指南,中国终走在了世界中央。

是矣,在变局中,惟行动不变,人生方可富,内心方可富,国家方可富。惟在行动中坚韧不怠,我们用行动而织的“网”,才能在时代的潮水中,坐看云起云舒。

点评:

1.  文章能有意识扣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来写“行”。

2.  对“行”的内涵分析透彻,它是“三思而后行”的理性思考,不是“复读机”似的无效重复,它是“日积月累”的厚积薄发,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惰性展示。

3.“网”的比喻形象巧妙,既与时代的“洪流”“潮水”相关,又完整地贯穿到全篇的论证中来。

03.行者至远
    时运交移,新故相推。动辄几千年的"当惊中国殊”的层云叠嶂的历史长巷中,笃行者用躬行赓续着行者无疆,行者至远的箴言。
    要知时光嬗变,沧海桑田,矗立在新世代的前沿浪潮里,民族的复兴、中国梦正是由辈辈中华儿女缔造的。
    前行者无数,流传给吾辈多样民族韧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着教育的身业,张桂梅生当高山绝非溪流,微躯偏走崎岖路;为着军事的发展,顾诵芬蓝天铸雄鹰,诵清芬到云霄。他们践行着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的誓言,冷眼关世,热切思考,深邃思辨,诉诸于行。作为先行者塑造着民族性格,诠释着“行者常至,为者常成”的凯歌,愈发激励着后浪奔涌,唱响盛世新篇。
     行者若只纸上谈兵,很难成事。现代是个后物欲时代,青年人会陷入景观世界的糖衣炮弹中,被奢靡的外壳裹挟,只有赤手空拳,唯唯诺诺,最后只可能是自诩行者的轻才小慧之乌合群众。玉不啄,不成器。在行者的征途上蓬蒿恣肆,乱花渐欲迷人眼,殊不知不经意间就坠入深渊,不啻于无为者,不行之徒,恰恰是持着“吾养吾浩然之气”的向前者,在心中伫立起理想的高塔,拔下心灵的穗种,熏习浸染着中华民族勇毅坚韧的训言,虽遇前路棘丛,仍是当是风头,坚持自我的品质,譬如秦玥飞扎根贫土,放弃耶鲁当村官;任哲似侠客游历于天地间,为一代雕刻家。行者也不能缺乏创新的魄力,要能有深厚的积淀,采撷时遇,针砭时弊,一直在路上,一直向未来,最后才能向那个无尽的彼岸进发。正如《文心雕龙》言:“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达到了远方。行者至成。
    单舟竞发力微,千帆竞发能聚水成渊,使蛟龙生焉。司马迁曾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行,心向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璀璨发光的领域,不应双眼黯,心中荒芜,而要相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迈出行者的第一步。“蚂蚁森林的地球卫士”沈钧亮曾言:“微小如蝼蚁,也能改变世界。”吾辈青年应回应殷切的期盼,惶惶虔敬地做个行者。
    给岁月以时光,给生命以微光、行者至远,民族的复兴需要每个架梁之椽担起重任,使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在多元领域闪耀中国色彩。

 

04.行则将至,未来可期

荀子有云,“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成功源于每一次的开始行动,正因脚步的不断延伸,道路才在我们面前蜿蜒通向远方。

从几万年前智人走出非洲大陆,我们的血脉里就已深藏不断前行的基因。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愿行、敢行的人,早在明清时代,顾炎武先生就知晓了“行”的重要性,他主张经世致用,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这些人就是中国的脊梁”,他们反对空谈误国,致力于实干兴邦,纵观历史,社会前行的每一小步都有这些“脊梁”式英雄们行动的身影。

毋庸置疑,“行”于个人于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对个人而言,当我们行动起来,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那将会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生;对社会而言,当我们行动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踔厉奋发,那将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推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只有“行”,才能源源不断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行”的对立面是空谈、空想。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整天都在空谈、空想,对于追求的目标,只一味停留在嘴里、脑中,再美丽的目标终究是一场泡影。蓝图虽美,需要亲手一笔笔绘就;征途漫漫,需要我们一步步前行;志向再远大,也离不开一点点的行动摸索。正如塞罕坝的生态修复工程,曾经“黄沙遮天地,飞鸟无栖树”的荒漠能变成“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绝不是靠空想就能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他们不断前行,不断求索,不断改进,最终才给世界添上了一抹动人的绿色。纪伯伦说,“在梦里翻山越岭,醒来还在床上。”的确,空谈、空想无用,唯有主动出击,将想法化做行动,付出汗水和拼搏,才能换取一份满意的答卷。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行”?“行”似乎很简单,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并持之以恒,就会取得一定的作为。其实,“行”也不简单,它不是简单地迈步前行,而是经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后的“笃行”;“行”是为自己的梦想而行,还应是为社会为国家而行,放弃精致的利己主义,回应时代召唤,不辱使命,笃行不怠。此外,“行”还应是一种积极昂扬的状态,奔向无尽远方的奋发姿态。但不管如何,相信只要行动起来,无论行为大小,都是有价值的。

揆诸当下,让人欣喜的是,实干精神已成为时代潮流,主动去行的人越来越多。外卖小哥顶着炎炎烈日递送手中的一份清凉,技术工匠多少年如一日精心打磨自己的技艺,科学家们心无旁骛投身实验室攻克难题……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行进着,努力创造着更好的生活。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美好未来值得期许。“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不容懈怠,只有行动起来,以笃行的姿态迎接前路的挑战,方能实现个人价值,助力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05.逐日

(题目简洁,具有隐喻色彩。)(标题具有叙事色彩,与全文的议论性质不协调)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陈乔年烈士的这句话一直感动着我。在每个先行者的心胸,总有一条长路,一条大河,一轮红日静默于旷谷,他们历经艰险,奋然前行,跨越那无尽的长路,只为心中亘古的太阳。

开头引用富有感染力,运用“先行者”“奋然前行”以及三个意象,与材料中的“行”扣合,点题。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躬行实干的精神始终贯穿于华夏大地,厚植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田。用长年的坚守与付出让10多万山区人民摆脱贫苦的“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一心为油田,“宁愿将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新时代铁人王启民;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实现“荒原变林地”人间奇迹的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无数先行者耕耘在祖国新征程上,也正是他们把真干作为本分,把实干作为责任,把苦干作为追求,奉献自我,哪怕“青丝”变“花发”,仍奋斗在岁月的征程上,才铸就了我国事业的繁荣发展,才能够开辟通往未来的新征程。

(开头提出论点。用三个例子由点到面写共和国先行者、实干者的事迹和成就,并揭示其真干、实干、苦干的奉献精神。)

然,揆诸当下,本应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年,分明处在最令人向往的年纪,奈何作暮气沉沉,得过且过的佛系之流?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目光粘稠而短浅,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了光芒,有的只是颓废与苟且。鲁迅曾言:“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昏聩者、躺平者、玩乐者正因缺少敢于前行的勇气,安于现状,才会平庸乃尔!

(笔锋一转,与上文形成对照。采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分析当下的佛系青年的现状与其佛系的原因。短句、反问句、感叹句的灵活运用,使论证颇有气势。)【本段转入对现实的批评,很好。不过,一者,本段专说青年,与上一段并不完全对应,范围似乎可以扩大一点,不止是青年“佛系”;二者,这样的“青年”毕竟不是全部,在表述上应该更准确点,比如指出是“部分青年”,或者“有一些‘佛系’青年”。从思路上看,感觉也要先指出这类青年缺乏“行”、不愿“行”、不敢“行”(及其表现),再分析其原因。】

社会缺少的到底是什么?是大呼我在的先行者!是勇敢逐日的夸父!诚然,在前行的征程上总免不了千磨万击的摧伤,总躲不过刻骨铭心的挫折,但与隐遁在千万人之中的止步不前相比,笃行者坚韧不拔的精神,挥洒汗水的身姿,砥砺前行的背影,更值得我们去效仿,去学习,去超越。

(运用设问,令人警醒。回答做到点题并紧扣材料。以“诚然”引出前行路上存在摧伤和挫折,再分别用三个短句点出笃行者的面貌和对我们的价值所在。)(表述上,并不是“社会缺少”,而是“部分人”缺少;或者干脆说时代需要“先行者”)

在如潮翻涌的时代里,有时代奋进者的高声作答,更应有我们的响亮回声。人生若失慨然前行的勇气,何异于一汪积水在空虚中消逝?火热的时代呼唤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热血燃烧青春,凝聚青春之火,点燃时代的光焰。

(承接上文,并从时代的呼唤层面,点出我们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紧扣材料。)

我不是残冬里的诗人,壮志未酬身先老,惆怅地呻吟,揾一把英雄泪;我不是《等待戈多》里的流浪汉,坐在那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是不畏遥途的行者,我是翻越喜马拉雅的探险家,我是知行合一的行动派,我是生命中的夸父,追逐心中的太阳。

(对比论证,语言富有诗意,展示了丰厚的知识储备。点题。)(用第一人称,有抒情气息,但似乎与全文的议论性差那么一点儿协调性,是不是可以改为“我们不应做……我们不应是……我们要做……”,这样气势上会更好点?结尾段同此。)

我在我的时代里披荆斩棘,收获身为奋斗者的幸福!

(呼应开头,简明有力。)

    

06.迎着晨光奔跑

托马斯·卡莱尔说:“要迎着晨光奔跑,不要面对晚霞幻想。”远方,夕阳喋血,绛彩缱绻,然已日薄西山,那么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怎能醉心于晚霞,耽于虚幻?在时代的春天里,迎着晨光奔跑吧!奔跑,是一种笃行者的姿态,一种灵魂的奔赴性,一种生命向上的昂扬,承载了青春的内核。

(开头引用,点题。用“春天”“晨光”引出青春的内核是“奔跑”“笃行”。)

(从全文来看,“迎着晨光”其实没有必要放在标题和第一段中,因为本文不是专讲青年,只是首尾提到青年;否则,全文就要突出“青年”。另外,“奔跑”不等于“行”,要将两者的内涵有效联通,否则概念可能不能算同一。)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回望过去,多少辉煌的成就在披荆斩棘中铸就,多少豪迈的跨越在挥洒汗水中实现,多少伟大的梦想在胼手砥(胝)足中变为现实。

(提出分论点。回顾过去,运用排比,增强语势。)

在这数十年的沧桑岁月里,前辈们的风帆指引我们前行。从宁愿将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新时代铁人王启明,到坚守大山三十载,让数万人民摆脱贫困的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从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院士朱有勇,到蹲守田野培育“东方魔道”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为小康事业奋斗一生的张富清,到把生命留在脱贫战场上的黄文秀……一步又一步,一年又一年,前辈们躬行实践,笃行不怠,为祖国搏得了美好的明天。看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奋力奔跑呢?

(运用点例,采用“从……到……”句式,构成排比,点出前辈们躬行实践,笃行不怠对我们的指引作用。用例鲜活,富有气势。)

共和国的建设者进军前所未知的“无人区”,攀登人迹罕至的“高寒带”,不是因为有奇计妙招,而是因为有“更上一层楼”的韧劲,有“独钓寒江雪”的毅力。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奋发者,荣光属于笃行者。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一项一项抓落实,我们才能收获新的成就、新的荣光。

(采用因果论证,指出“赶路人”“奋发者”“笃行者”成功的原因。)

行者常至,为者常成。人生处处是激流,我们常常会因“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而迷惘,会因“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而惆怅,会因“受了一丁点损伤的翅膀”而心疼,可是,想要与这些消极情绪的抗争,似乎也唯有笃行才是成功的起点。

(分论点。引用论证,列举青年的各种消极情绪,点明“笃行是才成功的起点”。)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行动了,最后一无所获,那么努力还有什么价值?然而,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矢志不渝,坚持不懈,需要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执着,甚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努力。正如毛泽东讲到愚公时说:“先做十年、十五年规划,‘愚公移山’,这一代人死了,下一代人再搞。”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可以改造中国。正是愚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姿态与坚持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意志与决心,使我们对于自己的力量有了更大的想象。

(宕开一笔,辩证思考。通过“也许有人会说”设置假想敌,通过“然而”深入辨析行动中不断坚持的意义。)

《人民日报》中说:“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我们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立鸿鹄志,成栋梁材,青春无悔,奋发有为。

 (引用论证,大气磅礴,富含时代气息。)

愿我辈青年迎着晨光奔跑,将自己生命的价值以踏踏实实的行动淋漓尽致地奉献给祖国,壮丽而不朽的事业终会铸就!

(点题。发出呼告,暗扣材料中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07.借实干整饬自我 以笃行丰盈青春

                       高三(24)张梦楠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迈入二十一世纪,中国进入新时代,(可改为:当前的中国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生逢其时,与之共长,新时代的江海奔腾流淌,我置身其中,仍抱怀投身其中的灼灼理想。(长短句结合,多用短句,节奏紧凑。“江湖奔腾流淌”生动形象)

正如苏子有言:“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趁青春,吾辈应借实干整饰自我,凭奋斗,以笃行丰盈青春。(引用名言明确观点,照应标题。)

翻开泛黄又古老的历史巨轴,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明清时期。为响应“实业救国”的号召,张謇几度曲折终成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并力合行,终成美名。走向近代,“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横空出世,鞍山钢铁、长春汽车至今仍活跃在中国。

实业家用实业表达拳拳爱国心,用真干实干整饰出新的自我。

(从实干兴国的角度,用典型实业家的奋斗成就,例后有总结)

正如古语“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所言,只有不断尝试,我们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失败是铺积成功之路的一块块砖瓦,一粒粒石子。面对失败,屠呦呦毫不在意,于是在第一百九十一次提取出挽救无数性命的青蒿素。

科学家用坚持展示灼灼医者心,用实干无愧于已,实现自我。

因为“行”,陈薇与毒共舞,谢军看北斗灿繁星,王海为国击豺狼,叶嘉莹蕴玉抱清辉…

(退一步讲,行、为可能会失败,但坚持,实干,定能无愧于己,实现自身价值。事例从实业家到科学家,再到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覆盖面广,说服力强,让人觉得说理有条理。)

再次回顾党的成长,在南湖的小船上,他们笃行,无产阶级定能领导中间;在一五计划中,他们笃行,重工业救国;在七八年那位老人眼中,他们再次笃行,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百年前,战殍便地,民不聊生;百年后,峥嵘岁月,如画山河。只因他们笃行。

(回顾党的成长史,也是我们国家由弱到强的历史,运用排比句式,强调笃行,将百年前与百年后的中国进行对比,多用四字语言,简洁鲜明。)

在这样顽强拼搏的大国下,普通人也不再平凡。陈陆铮铮男儿心汇入庐江,与水共眠;肖思远清澈的爱与喀喇昆仑山共同守卫边防;国测一大队用心丈量世界高度……

(事例过渡到普通人,选取事例由个人到集体。)

青年应追随先辈脚步,发出时代最强音。

于是,青蛙公主谷爱凌奇迹一跃,让世界为之轰动,于是,滑雪童星苏翊鸣一银一金,勇创佳绩,于是,跳水小将全红婵位冕冠军……

看今日之中国,青年正大放光彩,岁月因青年奋斗而更加静好,时代因青年奋斗而更加瑰丽。

吾辈青年处中国伟大变革之际,应接过先辈奋斗不止的接力棒,以小我之力,汇聚出时代巨声。

(选取当下热点事件中的优异青年代表,强调当代青年正发出时代最强音。)

当世之时,舍我其谁,中国正处于新时代,吾辈青年应担起重任,勇担继往开来之重任,寒窗边的日月夜夜,尺桌边的分分秒秒,每一次奋斗与求索,失落与喜悦(句式整齐),我的奋斗,我与千千万万新青年的奋斗,都寄托了青年对这个时代无限的热忱与希翼——我愿化成滴水,汇入时代的海河。

愿吾辈青年皆以实干整饬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

(结尾处仍不忘记点题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点评:张梦楠同学平时注重作文素材积累,这次考场作文,很好地显示了她的语文素养。拟题工整,围绕材料中心,强调实干、笃行。句式上自由灵活,长短句交错,比喻、排比,气势磅礴,选取事例多但没有堆砌之感,涵盖面广,说服力强。同时又引用名言警句,例后有析,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过渡,说理清楚,思路清晰。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08.行稳至远 不负盛世华章

高三(24)冯天清

 

在通往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者。如今,幸逢盛世,吾辈定当行稳至远,奔向锦绣前程,不负这盛世华章。

(开篇简洁明了,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者。点题,明确论点。)    或许有人不禁发问,何谓行者?行者,有着”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坚韧顽强:有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不辞艰辛,有着“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的超越平庸;有着“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信念专一。只要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者。

(采用设问形式,对行者的内涵进行阐释:坚韧顽强、不辞艰辛、超越平庸、信念专一,排比,且都是用诗句解释,积累丰富,使得句式整齐,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者。)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李延年,当兵就要当好兵;于敏,氢弹核爆举世惊;孙家栋,星斗璀璨寄深情;袁隆平,稻香耕耘救饥贫;屠呦呦,提取青蒿挽生命……他们生于祖国一穷二白甚至挨打不断的年代,却坚守初心不改,砥砺前行,铸成了中国最耀眼的勋章。他们是共和国的先行者,正是他们暴霜露,斩荆棘(活学活用),才终于打通了我们通向未来的坦途。    看今朝,吾辈不负众望。曹原以石墨烯三角转动世界,全红婵凭三跳满分惊艳世人。冬奥赛场上,跳台展翎羽,雪上璨荣光。谷爱凌,年仅十八,苏翊鸣,尚未成年。一个不负热“爱”壮志“凌”云,一个不鸣则已“翊鸣”惊人。正面俯冲而下,动力十足;空中灵巧翻腾,活力满满;反身平稳落地,定力惊人。从小便熟识的一对青梅竹马,在赛场共同摘金夺银,真可谓一段佳话。

(忆往昔,看今朝,层次清晰。前段连续运用五个共和国的先行者的事例,高度概括。后段写吾辈小将,多用对仗句式,将人名巧妙嵌入语句之中,显示出极强的语言文字功底。)

    新时代的青年,新时代的我们,或许难以做到如此优秀,但是只要踏实每一步,行稳至远,定能创造自己的辉煌。且看夜晚寂静的校园,我们埋头苦读,灯火通明教室;且看早晚高峰的地铁,上班族争分夺秒,抓紧碎片时间:且看疫情肆虐的先前,多少青年逆行出征,铁肩扛家国信念。我们每个人不必光芒四射,不必比较别人,只需做自己。

(由优秀过渡到平凡,连用三个“且看”,突出强调踏实奋斗的群体形象。)

只需做自己,行在先辈铺就的坦途上,行在花团锦簇的前途上,行在通往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只需做自己,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踔厉奋发,不负期许;行稳至远,不负盛世华章。

(由新时代的青年联系到我们自身,强调做好自己,踏实每一步,方能行稳致远。)    所以,新时代,新舞台,不变的是我们的初心与中国梦的实现。所以,新未来,新征程,让我们共矜然诺心,不坠青云志;让我们一同前进,奔向锦绣前程,让我们携手行稳至远,不负盛世华章。

(总结,再次点明论点。世界在变,初心不改。行稳至远,还靠你我共同奋斗,携手创未来!更有呼告和唤醒意味。)

 

(点评:开篇简洁明了,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者。点题,明确论点。接着采用设问形式,对行者的内涵进行阐释:坚韧顽强、不辞艰辛、超越平庸、信念专一,排比,且都是用诗句解释,积累丰富,使得句式整齐,强调我们每个人都是行者。忆往昔,看今朝,层次清晰。前段连续运用五个共和国的先行者的事例,高度概括。后段写吾辈小将,多用对仗句式,将人名巧妙嵌入语句之中,显示出极强的语言文字功底。由优秀过渡到平凡,连用三个“且看”,突出强调踏实奋斗的群体形象。由新时代的青年联系到我们自身,强调做好自己,踏实每一步,方能行稳致远。总结,再次点明论点。世界在变,初心不改。行稳至远,还靠你我共同奋斗,携手创未来!更有呼告和唤醒意味。)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模考作文】2022年南通一模作文“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