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别努力了!越努力越错!


大家好,我是Tina。
你很努力是不是?不然不会点进这篇文章来。
努力能有什么错?
有时,它确实会犯错。
你有没有听过一个词“空心病”?

它是现代社会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是指感到内心空洞、生活空虚,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
天天忙忙碌碌,却觉得没有奔头,没有意义。
那怎么能接受这种状况?总得想着法子努力一下。
但……

你的努力是对的吗?
我们走到一个黝黑的街道,脚下会不自觉加快速度,这是一种本能。
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安全行为”。
而安全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
临近考试,早上5点就起床读书,哈欠连天、走神不断,但是好在又早起学习了一天,心中还是安慰的;
办了健身卡,买了美美的健身服,拍好了九宫格,发到朋友圈,点赞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种错觉,我真的努力过了。
你为什么很努力却不见成果?
先来了解个心理学概念“安全行为”。
为什么你在黝黑的街道,会不自觉加快速度,因为本能告诉我们这样会脱离危险、抵达安全。
我们碰到一些焦虑源的时候,也总会想做点什么,让我们感受到安全。
但它可能仅仅是让我们感受到安全而已,而非真正的安全。
生活中中典型的安全行为是“假装努力”。

假装努力学习,假装努力健身,假装努力写作,假装努力读书。
而最终自己用老牛拉磨一般的重复行动,感动了自己。
所以先停下努力的脚步,看看努力的方向对不对,方法对不对。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你到底在追什么?
现代人每天都很忙碌,我们也极致追求效率。
我本人就是如此。
追求效率是好事,但是它也有个巨大的顽疾。
那就是它会让人忘记为何出发。
因为跑得太快,而忘记要跑哪去。
所以我经常会提醒自己停下来,停下来看看自己跑这么快,是不是在正确的道上。
这如果跑错了道,那岂不跑得越快越悲催。
而每天被忙碌和努力塞满,还有另一个弊端,它会让我们面临一种状况,叫“认知窄化”。
这是心理学上的概念,你可以简单理解,就是说当你一门心思往前跑,你就容易看不清周围那些对你而言重要的人事物。
比如身体、孩子、伴侣、父母等等。
我们觉得年薪百万生活就有意义了,但爱因斯坦告诉我们:
不是所有能被衡量的东西都重要,也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能被衡量。
我们总是等不及,但是很少有人真正敬畏代价。
一般都是到了失去后再追悔莫及。
那你两手一摊“这咋整啊?我也不想跑啊,奈何这社会内卷严重啊!”

内卷,就是一个个体不断奔赴目标,而使过程充满代价的社会现象。
所以,也正常,这代价,每个人都得付,或大或小而已。
咋还越说越悲观了呢?
其实不是悲观,是有时候现实就是很现实。
看明白真相,还能真正热爱生活的,才叫英雄主义嘛。
那好,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下,如何真正做英雄。

在你披荆斩棘的每个瞬间,都请带上你的心。
这句话来自《焦虑是头大象》,我很喜欢。
所以,直播讲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让每个人都把它打到了公屏上。
我们已经太久没带着自己的心干事了。
你问那还要不要努力?如何对待内卷?
我答,在你披荆斩棘的每个瞬间,带上你的心。

这就够了。
它其实有两层含义。
一是我们要随时随地专注,把心安然于当下;二是努力的时候,带着心去思考,不做低水平的机械重复。
具体细化成建议就是这么几条。
01、正心正念地生活。
小和尚问老和尚要如何修炼,老和尚回答:“该吃饭时吃饭,该砍柴时砍柴,该睡觉时睡觉,足矣。”
好有智慧!
你既然已经在写作了,就不要再焦虑你之前发的笔记没有流量;你既然在带孩子了,就不要再忧虑今天的工作做得不完美。
拖地的时候,全神贯注,把地擦得一尘不染;写作的时候,全身投入,让文章一气呵成;早起看书的时候,就认认真真看书,手机平板全部扔一边。
让自己感受到家务的乐趣,写作的意义,阅读的价值。
心在此刻,才能做到;心在此刻,才易幸福。
02、敬畏规律
太阳东升西落,四季春夏秋冬,这是规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天播种秋天收。这是敬畏规律。
看似很简单,但是我们却总是在生活和工作中,犯一个个不敬畏规律的错。
比如,我们相信发三个视频,就能涨粉变现;我们相信新手小白21天就能副业过万;我们相信抓住风口,自己一定能起飞。
总之,在规律的判断上,我们经常处于失智的状态。
所以我们才总会在不经意间,成了绿油油的韭菜。
敬畏规律,是对自己最好的保全。
03、自由书写
自由书写是具有疗愈作用。
自主书写既不同于流水账,也不同于写日记。
而是一种向内探索的过程,通过自我的向内探索,发现真实的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把它写出来。
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会慢慢收获一个成熟的自我。
而成熟的自我,是焦虑的稳定器。
这就是自由书写为什么有用的底层逻辑。
结语:
我觉得这篇如果真正看进去的话,收获是会蛮大的。
你再仔细回味下,我是Tina,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