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海底总动员有个大胆的想法……

本文作者:无奶树 | 公众号:biokiwi
本文关键词 小丑鱼 变性 繁殖 动物保护
皮克斯的一部经典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关于小丑鱼尼莫和他爸爸马林的冒险故事也是深入人心。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个故事:
故事的开头,年轻的马林爸爸和妻子期待着属于他们的孩子孵化,结果灾难降临,妻子被鲨鱼吃掉,鱼卵也几乎被一扫而空,只留下马林和残留的一颗鱼卵,马林开始了孤苦艰难的抚养……
等等!等等!这个剧本不太对!应该这样写……
痛失妻子的马林,在经过短暂的悲伤之后,父亲马林花了一段时间给自己拾掇拾掇,做了个……“变性手术”,变成了玛琳。而之后,只剩下的一颗卵也不会得到特殊关照,转变成功的玛琳,会寻找新的配偶,并不断长大,来产出更多的卵。同时玛琳还要和雄性配偶“斗智斗勇”……

在这个剧本下,海底总动员的故事似乎没开始就结束了。
而这个看似非常恶趣味的剧本,就是真实的大自然。小丑鱼是一种可以发生变性的物种,而且是只能发生雄性向雌性转变。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别转化呢?
其实小丑鱼并不是和你想的那样,去个泰国做个变性手术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变性,这其中有着一个非常系统而有利于生存的“设计”。

一个海葵四周一般不止两条小丑鱼,而会有4-6条。这个小群体里,只有最大的是雌鱼,其他的都是雄鱼。
但是小丑鱼又不是你现在想的“一妻多夫”,实际上,只有雌鱼和最大的雄鱼会交配。
而当雌鱼死亡或者意外不见的话,这条最大的雄鱼成为了群体最大的鱼,顺其自然的他就变成了她,取代了上一条雌鱼的位置。
问题来了,这样的交配,其他小鱼没有机会,岂不是很亏?
这是因为鱼类产卵的能力基本上根据体型决定,体型越大的雌鱼,相比于那些小鱼,能产的卵越多,而越多的卵,代表着种群更好的延续。
那么从一个非常功利的角度想,把交配的机会让给大鱼,使得资源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而且大鱼更为优势的基因也得到了延续。

而这样有趣的“阶级关系”不单单是依靠变性就可以实现的,这其中还有一场巧妙的心理战:
如果体型最大的雄鱼继续长大,这会影响雌鱼的地位,因此雌鱼会通过打压雄鱼避免它的生长,但也不能过于打压,这就使得雄鱼维持在一定的体型。
但是最大的雄鱼的地位也会被第二大的雄鱼威胁,所以这最大的雄鱼也会打压比他小一级的雄鱼,以此类推,他们就维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
这才是真正的海底总动员的故事。

而在神奇的海洋中,除了这种先雄后雌的变性之外,更常见的是先雌后雄,很多的鱼群中最大的鱼是雄性,而其他鱼都是雌鱼。
这样的策略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大量的雌鱼能提供更多的卵,而雄鱼也能提供足够的精子进行受精,那么就能使得后代的数量最大化。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裂唇鱼,也叫清洁鱼,以其它鱼类身上的寄生虫为食,同时也是为其它鱼类清洁身体。他们的种群就是一雄多雌,一夫多妻的状况。

这些鱼类的转变过程往往发生的很快,短则几天长则几十天,这么快的性别转换是为了群体结构的稳定,不会因为雌性或者雄性的缺失而导致“群龙无首”的局面。
比如裂唇鱼最大的雌性,会提前几个月准备一副类似雄性的躯体,以备不时之需,或者在雄性一时离开,她能在其他雌鱼面前假扮雄鱼,来维持自己“未来的后宫”的稳定。
而这种快速的变性,依靠的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巧妙机制:鱼类通过化学物质识别到群体中性别的变化,进而促进性腺中蛋白酶和性激素的分泌,促使性腺发生快速的转化。这样复杂的机制没有超长时间的演化,是无法实现的。

可以发现,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鱼类群体他们采取的变性策略不同,而其目的其实都是为了更大的个体能占主导,使得族群得以生存与繁衍。
但是在现如今的环境下,人类对鱼类的捕捞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人们喜欢的大体型的鱼(肉质更鲜美),或者颜色更绚烂的鱼(更加好看),这导致的生态的失衡,远比一般理解的更为严重。
当大个体的鱼类逐渐减少,而这时只有小个体的鱼类可以产生后代,他们的后代的基因也来自小的个体,这注定了他们的只能越来越小,而小的个体生存能力不足,结果可能就是种群的消失,甚至物种的灭绝。

当然,现在休渔期的执行,以及人们对鱼类习性的进一步了解,使得鱼类的生存得以继续延续,这篇小文章的目的,也是提醒大家要利用已知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动物保护意识。

参考资料:
Mazzoni T, Lo Nostro F, Antoneli F, et al. Action of the Metalloproteinases in Gonadal Remodeling during Sex Reversal in the Sequential Hermaphroditism of the Teleostei Fish Synbranchus marmoratus (Synbranchiformes: Synbranchidae)[J]. Cells, 2018, 7(5): 34.
《海洋中的爱与性》,[美] 玛拉·J·哈尔特
Wikipedia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