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环境设计真题解析(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考研
环境艺术设计
954专业设计基础考题解析(一)
考题: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大道至简”,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则强调“少即是多”,请根据报考专业结合自身理解,完成至少两件以上的设计作品,并用文字加以描述,表现形式不限,使用材料不限。
考试提供材料:两张A2素描纸
考试时间:3小时
1真题主题方向再次变化的考察点以及方向
首先本次考题属于难度在前一年的考题难度相比下是较为简单的,并没有涉及到太多在专业学科范围之外的考察,素描简画形象的考试方向没有出现,因为环艺专业本身为多相关学科跨学科专业类型。
所以相关的中式传统园林设计思维,人文哲学思维,设计学史中与环境 设计相关的专业科目都会运用到本题的解答中,由于范围过于广泛,所以单独举几个例子说明。

其中少即是多与大道至简中的大道至简来源于老子《道德经》。
原句: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
大道至简意味着"少而精",反面是博大精深,意味着"多而广”,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氛围要求。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
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所以在设计空间选取空间设计的类型中可以选择从茶室,设计师工作室这一类可以反映当代人城市生活中的精神空间以及为城市与乡村做出建设的创造型灵感空间的设计入手,是可以更好的顺应题目中的中西方对于美学中的相同之处的理解。
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
而从哲学层面讲,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客观的状态。
所有无论是你设计的是一个市民的活动广场,还是一座教堂,或者是大型服务综合体,里面的功能分区与设置会直接反映出城市人当前的一种生活状态,这个状态可能是你希望的,理想的,或者也是你想引导的。

而少即是多最初是环艺相关学科建筑学中的定义,随后推广至整个设计领域,而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大道至简的精神内核有相同之处,也为具体更多的体现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以及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以及环境建设中的适度标尺,意境核心。


出题人意图让同学们不再局限于前些年过于具体的应试,打破应试思维只专注于某一个空间类型的复现与重组,期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考生可以打开思路,研究环境设计的方法论与设计思维提高,而不是局限于效果图或轴测图等某一类机构培训思维批量生产的机械化制图思维,与除2020年以外往年的考察具体小型环境设计项目不同,更加侧重学生不要禁锢在图纸表现,考试复习结果程式化现象。
2方向的改变
考题背后反映的意图为引导同学们在今后的复习中,不要刻意注重样式漫无目的的堆漆,对作品的设计思维欠缺,但对没有核心设计主旨的作品的效果的最终呈现过分在意的培训现象,用看似老生常谈的论点引出环境设计科目无限制的,全范围的设计能力呈现,不会具体涉及到某一具体的空间类型的抽查。



3思路逻辑
思路是非常多的,列举其中一种,思考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不同点,进行总结,总结出你觉得更为有意义的几处。
从根据总结出的节点,布局,形式,形态,受力,功能设计等概念中筛选出空间设计核心想解决的问题,是没有类似的功能存在吗,还是说再做一个这样的空间就要赋予精神减法的属性在设计过程中。
最后过渡到思考方案表达方式,是从功能分区的设置诠释不同“意境”还是从空间形态的角度让建筑与环境产生简约几何化的印象。
也可以从中国与西方对于简约层面理解的不同点出发思考问题。
由于题目设置简单而宽泛,所以每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不同的,这里不必过于担心。
直至实现方案表达,但不要过分追求技法与绘画的“繁余” 。


在梦想清华过去一年的教学中,曾一直在强调与传授设计思维的训练。
前期以过去历年真题中和考察热门设计项目为出发点训练基础的空间设计训练,中后期开始涉及不限定具体的场地,不限定具体某一范围功能的设计,考虑到出题要求越来越灵活。
今年的考题难易程度很简单,各位考生不用担心,但由于不涉及具体的空间类型设计考察,所以不同学生的方案呈现思路不同,分数会有较大浮动,一味进行传统的快题训练的同学由于图纸套路化可能分数浮动会较大。
4一点点建议
对于准备明年报考环境艺术设计系的同学,建议不要给自身设限,充分拓展思路,努力学好在校期间的每一门专业课,不要过分纠结于前几年的考题思路模式,多多培养自己快速呈现落地方案的基础,不要漫天谈设计理想构想,眼高手低。
研究生讲求落实地,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的还有不懂的请私信教务老师,帮你联系学长学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