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钢的成分检测抗拉强度检测

2023-07-04 09:27 作者:广分质检院  | 我要投稿

钢的化学成分是钢中各种元素的质量百分比, 钢的成分分析是鉴定钢中所含元素的含量百分比。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 (O) 、氮 (N) 和氢 (H)等元素。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的规定。

广分质检院电话:13112719619  周经理 微信同手机号



硫(S)

01



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Fe形成低熔点(985°C)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C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 FeS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 S<0.02%~0.03%;优质钢: S<0.03%~0.045%;普通钢:S<0.055%~0.7%以下。


磷(P)

02


磷是由矿石带入钢中的,一般说磷也是有害元素。磷虽能使钢材的强度、硬度增高,但引起塑性、冲击韧性显著降低。特别是在低温时,它使钢材显著变脆,这种现象称”冷脆”。冷脆使钢材的冷加工及焊接性变坏,含磷愈高,冷脆性愈大,故钢中对含磷量控制较严。高级优质钢:P<0.025%;优质钢: P<0.04%;普通钢: P<0.085%。


锰(Mn)

03


锰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由于可以与硫形成高熔点(1600°C)的 MnS,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硫的有害作用。锰具有很好的脱氧能力,能够与钢中的FeO成为MnO进入炉渣,从而改善钢的品质,特别是降低钢的脆性,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因此,锰在钢中是一种有益元素。一般认为,钢中含锰量在0.5%~0.8%以下时,把锰看成是常存杂质。技术条件中规定,优质碳素结构钢中,正常含锰量是0.5%0.8%;而较高含锰量的结构钢中,其量可达0.7%~1.2%。


硅(Si)

04


硅也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而加入钢中的元素硅与钢水中的FeO能结成密度较小的硅酸盐炉渣而被除去,因此硅是一种有益的元素。硅在钢中溶于铁素体内使钢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镇静钢中的含硅量通常在0.1%~0.37%,沸腾钢中只含有0.03%~0.07%。由于钢中硅含量一般不超过0.5%,对钢性能影响不大。


氧(O)

05


氧在钢中是有害元素。它是在炼钢过程中自然进入钢中的,尽管在炼钢末期要加入锰、硅、铁和铝进行脱氧,但不可能除尽。氧在钢中以FeO、Mno、SiO2、AI203等夹杂形式,使钢的强度、塑性降低。尤其是对疲劳强度、冲击韧性等有严重影响。


氮(N)

06


铁素体溶解氮的能力很低。当钢中溶有过饱和的氮,在放置较长一段时间后或随后在200~300°C加热就会发生氮以氮化物形式的析出,并使钢的硬度、强度提高,塑性下降,发生时效。钢液中加入AI、Ti或V进行固氮处理使氮固定在AIN、TiN或VN中,可消除时效倾向。


 氢(H)

07


钢中溶有氢会引起钢的氢脆、白点等缺陷。白点常在轧制的厚板、大锻件中发现,在纵断面中可看到圆形或椭圆形的白色斑点;在横断面上则是细长的发丝状裂纹。锻件中有了白点,使用时会发生突然断裂,造成不测事故。因此,化工容器用钢,不允许有白点存在。氢产生白点冷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温奥氏体冷至较低温时,氢在钢中的溶解度急剧降低。当冷却较快时,氢原子来不及扩散到钢的表面而逸出,就在钢中的一些缺陷处由原子状态的氢变成分子状态的氢。氢分子在不能扩散的条件下在局部地区产生很大压力,这压力超过了钢的强度极限而在该处形成裂纹,即白点。





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钢,通过相应的加工和适当的热处理,可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钢铁冶炼时,要进行炉前快速分析;成材时,要进行成品分析;选材使用和科学试验时,有时也需要进行成分分析。总之,钢的成分分析是导冶金厂不断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符合标准的钢材产品,以及指导用户合理选材、正确进行冷热加工和热处理的重要依据。




钢的成分分析方法


成分分析:通过仪器分析手段确定样品的成分及其比例后,通过对照所提供的材料牌号对应标准的要求,判定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牌号鉴定:通过仪器分析手段确定样品的成分及其比例后,查找对应该材料类型的标准,为客户推荐与该材料成分含量最接近的牌号。牌号推荐可以为客户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信息。其他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电火花发射直读光谱(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滴定法,重量法,X射线荧光光谱,氮氧氢分析仪。


钢的成分检测抗拉强度检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