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好?题也棒!小说选择?疯狂刷题!【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落雪之夜
巴 金
我从王主任的房里出来,雪早已住了。山坡上一片白色。石头砌的山路一级一级蜿蜒地
伸到下面去。王主任住在半山。我的住处在山下。我在这个军的政治部作客已经一个多星期
了。晚饭后我常常同王主任散步到山沟口;有时我也到他的房里坐坐,听他谈些战斗故事。
王主任才四十出头,比我年轻,可是他知道的事情很多。他喜欢讲话,要是兴奋起来一
口气讲两个钟头,也不让人插嘴。我同他可以说是“一见如故”。我拿着兵团政治部的介绍
信到这里来找他,我们头一次见面,谈不上十句,他就称我“老李同志”。等到他陪我走进
我临时的住室、跟我告别的时候,他索性简单地叫我“老李”了。我同他在一起一点儿也不
感到拘束,我有什么话就老实地讲出来,讲错了,他马上给我纠正。我向他请教,他总是有
求必应。倘使他抽不出时间,他会不客气地告诉我,他没有空。
我刚住下来,他就派了一个小通讯员照应我。可是他也任我一个人随意地到处走走。因
此这个落过雪的晚上,我从他的房里出来,并没有人送我回去。他本来叫他的通讯员送我下
山,我说我喜欢一个人慢慢地在雪地上走,谢绝了他这番好意。他也就不坚持了。
雪在我那双笨重的厚皮靴下面发出吱吱的响声。我在这些相距不算很近的石级上留下了 一对一对的脚印。我左弯右拐,走得浑身发热, 一面在回想刚才听到的志愿军的英雄故事, 越想越高兴,就不再注意眼前的东西。我正走得起劲,忽然撞到一棵松树上,其实也不能说 是撞,只是我的右胳膊挨了挨树干,压在枝上的雪落下了一点儿,有一片贴在我的脸上。我 抬起头往上看,脚还在朝下移动。我没有料到脚踏在垫了雪的土坡上,身子会站不稳,要不 是我连忙抓住旁边矮树的树枝,我一定滚到下面去了。
我站定以后,正在因为这场虚惊暗暗责备自己的粗心, 一边掏出手帕揩去脸上的汗珠, 忽然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同志,怎么啦?摔伤没有?”原来有一位女同志在我背后讲话。 我不曾回头,马上答道:“不要紧,我踩滑了,没有摔倒。”
后面的声音又说:“李林同志,原来是你!小刘没有来?”王主任派给我的小通讯员叫 小刘。
我知道这位女同志叫王芳。就在前两天下午她到王主任房里谈工作,我正在那里,王主 任便向我介绍,说是在报社工作,写些通讯报导还不错。她现在既然认出我来,我只好转过 脸去向她答话:“小刘在下面等我,我现在就回去。”
她向我招了招手,亲切地说:“李林同志,你到我们这里来歇一会儿罢。”我这时才看出 她站在一个住室的门前,这间黑阴阴的屋子一大半藏在山里面,房里的灯光遮得严严的。这 个山坡上有不少这样的屋子,白天我一眼就看见,夜里却不大容易分辨出来。
“王芳同志,谢谢你,我回去了,下回来看你。”我带笑地答道,便不再理她,我的脚 又往下移动了。
“请你等一等,我送你回去。”她说着,就跑下坡来。我的眼睛正在望那些积了雪的白 石块,可是我听得见她的脚步声。我不要她送我,却又不能阻止她。她已经走到我背后来了。
“李林同志,你上了年纪了,以后夜里出来要带通讯员啊,”她关心地说。我不愿意她 送我走到住室,也不喜欢她这种口气,可是想到她那张少女的瓜子脸上两颗好像刚刚油漆过 的透亮的黑珠子一样的眼睛,和棉军帽下面两根又黑又粗的辫子,又觉得她小小年纪对我讲 这种话有点可笑。我只说:“你不要送罢,就只有一点点路了。”并没有讲别的话。的确山 路只剩了十几级,不过我还要顺着山脚走一段路才到得了我那个住室。我把脚步加快了些。 我打算赶快走下山坡,转身对她一挥手,说声“再见”,省得她为我多走那么一段路。可是 她也加快脚步跟着走下来。她还着急地说:“李林同志,你慢慢走,看摔倒。”她看见我不停 步,似乎猜到了我的心思,又说:“我一定要送你回去。”她说了这一句,自己发出一声轻微 的笑,马上加一句解释:“你是我们军的客人啊。”
我到了山下,她也下来了。我含笑对她说:“王芳同志,谢谢你,请回去罢。”她望着我 笑了笑,说道:“我送你到家。”我只好陪着她往前走了。
我们在这条看不见灯光的积雪的小路上走着。我因为她坚持送我感到抱歉,没有讲话。 她却带笑地说:“你太客气了,雪冻起来,路上不好走。我们走惯了有时还要摔倒。我们是 不要紧的。你上了年纪,不能过于大意啊。”
我感谢她的好意,便对她老老实实地解释我的习惯。我们就这样地谈起来, 一边谈一边 走,不知不觉地到了我的住室门口。通讯员小刘烧暖了炕等我回去,听见我们的脚步声,便 出来迎接。
我邀请王芳到我的屋里坐坐,她不肯进去。我要小刘送她上山,她也谢绝了。她还笑着说:“李林同志,你别看这里很静。这里满山都是我们的人。我还怕什么呢?明天见!”她举起手向我敬个礼,又对小刘说一句:“小鬼,你好好照应李林同志啊!”转身便走。她的脚步是那么轻快,半新的棉军服穿在她的身上并不显得臃肿。
(节选自巴金小说《团圆》,题目为编者加)
【注】1952年冬天,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人员,踏上了满目疮痍的朝鲜土地。在朝鲜战场上,他深入志愿军中,同许多战士结下深厚友谊。回国后,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雪作为小说的自然环境,在文中有多种作用,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烘托了人物
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 小说在顺叙中运用插叙,交代了“我”与王主任和王芳二人认识的过程,使情节更
完整,叙事时空富于变化。
C. 写“我”喜欢一个人在雪地上走,拒绝了王主任派人送“我”下山的提议,这为故
事的发展设置了悬念。
D. 小说共写到四位人物:王主任、我、王芳和小刘,作者对这四位人物的描写各有侧
重,主次分明,特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