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齿科粘接剂市场分析

齿科粘合剂是口腔修复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60年代提出用磷酸处理牙釉质表面以获得树脂与组织的粘结以及复合树脂的问世以来,口腔粘接材料特别是牙釉质粘结剂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齿科粘合剂的粘结主要还是利用树脂的聚合,在牙体组织与修复材料之间产生粘结。被广泛采用的基质树脂主要是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其聚合反应为自由基加成聚合。自由基加成聚合反应可以由化学活化系统引发,也可由外加能量如光、热引发。第一代齿科粘合剂是由化学活化引发聚合反应,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和临床使用情况的反馈,当前常用的齿科粘合剂的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对应着两种固化体系——化学固化体系和光固化体系。化学固化在国内仍是齿科粘合剂的主要固化方式,其粘合剂一般为双组分,常见的有粉—液调和型,糊—液非调和型,双液+双糊调和型等剂型,采用室温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基质树脂聚合固化。
齿科粘合剂在从第一代产品至今的发展过程中,光固化的形式也由紫外光固化发展到了可见光固化,这一方面避免了紫外光对患者口腔组织的伤害,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固化光线对于医生眼睛的损伤。光固化齿科粘合剂为单组分,内含树脂基质、填料和光固化体系。光固化体系由光敏剂或光引发剂和有机胺活化剂构成。光固化齿科粘合剂在受到适当波长和能量的光线照射时,两者发生反应形成自由基从而引发单体聚合。随着我国口腔医疗的迅猛发展,齿科粘接剂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我国齿科粘接剂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中国齿科粘接剂市场规模达3.38亿元,同比增长7.64%,预计2022年中国齿科粘接剂市场规模将达到3.6亿元。
2016-2022年中国齿科粘接剂市场规模统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从产品市场结构来看,我国齿科粘接剂以进口为主,国内生产企业较少,外资及进口品牌占据了国内较大的市场份额,外资品牌有美塑、奥美科、里莱恩斯、美丽牙医、科尔公司、KulzerGmbH、登士柏德特瑞、倍丽康、IvoclarVivadentAG、古莎、法国RTD、3M、义获嘉伟瓦登特等。本土企业有正海生物、安泰生物、沪鸽生物、登泰克、四川双陆等。
我国齿科粘接剂市场部分厂商批文一览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在我国齿科粘接剂本土企业中,上市企业主要有正海生物等,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7年5月16日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653),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承担单位,国家“863”计划承担单位,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立足再生医学领域,处于“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ISO13485/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设有山东省医用再生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生物再生材料工程实验室等高规格再生医学材料研发平台。公司注重科技创新,竞争优势明显。申报国际国内专利70余项,核心专利先后荣获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已上市产品为生物再生材料,其中软组织修复系列产品口腔修复膜、生物膜、皮肤修复膜等已广泛用于口腔科、头颈外科、神经外科等多个领域,赢得了数以万计医患用户的信赖与支持;硬组织修复产品骨修复材料是具有重大临床需求、引导骨损伤修复的功能支架材料,项目技术水平行业前列,2022年1-9月正海生物营业总收入已完成3.41亿元,归属净利润1.55亿元,毛利率88.73%。
2014-2022年正海生物营业总收入、归属净利润及毛利率统计

资料来源:共研网整理
更多本行业详细的研究分析见共研网《2023-2029年中国齿科粘接剂市场全景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同时共研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可行性分析、商业计划书、IPO咨询等产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