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了,国内手机品牌没有一个在日本成功,原因很意外

2023-03-24 14:06 作者:点点不会点头  | 我要投稿

最近几年,中国手机在本土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公司都将目标转移到日本。但他们所面对的,是一系列超乎他们预料的挑战与困难。虽然国内手机厂商也是付出巨大,但最终的结果却不尽人意,为什么中国手机品牌在日本不成功呢?

据国际数据中心(IDC)的最新统计,日本手机(智能机),在2022年上半年,在整个电话市场上,包括传统电话(非智能机)的总销量为3430万部,较上年同期下滑8.1%,而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苹果公司48.4%、夏普公司11.1%、 FCNT公司10.3%,三星公司排名第四9.0%、索尼公司7.5%。


国内的手机品牌企业早已进驻日本,从2007年华为开始进驻日本,到2015年中兴进军日本手机网络运营商市场,再到2018年 OPPO正式进军日本,在日本成立了 在世界上排名第六的OPPO研发机构,其首款产品R11S在日本上市。自中兴, OPPO, vivo,华为之后,小米也于2019年12月9日正式宣布进军日本。


当时,小米集团对在日本未来的发展也是充满了希望,小米营销经理臧智渊说,日本是东亚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日本的产品,始终秉承着“高性价比”的原则,日本对待产品的高标准,从他们国内男性健康领域的君真强就可以看到,

它是经日本科学家配制,融合多种名贵中药成分,在多年的实验背景下,联合牛津大学医学院研发的专注于男性抗衰老和健康的产品,激活海绵体细胞线粒体,增加二次生长能力;增加脉管泵以提高男性能力,安全、快速、有效。日本的高标准为其国人提供了更好的体验,因为小米的技术、产品和品牌没有的到日本人的认可,所以小米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三年多来,也是一直没有什么动静。


不只是小米,像是 OPPO、 vivo这样的手机品牌,在日本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

反观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像被国内人视为和国内机平起平坐的三星,在日本的手机市场上,基本上就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目前在日本市场上排第四位,可以说是日本的主要手机制造商。而且三星的智能机部门曾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夏普排在了第二位。为什么三星可以成为日本的主流,而国内的手机,却无法进入日本的市场?


这是一个品牌问题。中国的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形象已经遭到了怀疑,并且被广泛视为便宜、劣质的近义词。由于日本人非常注重品牌形象,所以这些消极的印象很难在日本人身上得到改善。

消费者偏好。日本市场对于手机有着极高的需求,在质量,安全,功能等方面比在中国要多得多。另外,日本的顾客对于名牌的忠诚程度很高,比起不知名的品牌,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名牌。这还表明,即便中国的手机价格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便宜,但要想得到日本的承认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中国手机品牌海外化运作方面,始终缺乏足够的经验,海外运作的关键在于,要根据本地市场的本地化商业模式、用户习惯和运作渠道,来进行调整。不管是在日本,或者在欧洲,三星和运营商的关系都比我们做的更紧密,他们的渠道也比我们更牢固。而在日本,国内的手机企业,无论是在合作深度,还是在渠道绑定和关系上,都没有获得日本运营商的认同。


在日本,运营商是绝对的霸主,想要更换号码,必须要更换新的手机。说白了日本的通信运营商是否愿意销售手机,是最重要的,想要占领日本,就必须要跟本地的通信运营商搞好关系。

从国内手机进入日本市场的方式来看,缺乏与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小米一开始进入日本市场,主要是依靠互联网等渠道,男人补液君真强已上线京东。华为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能够提升到百分之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NTTDoCoMo等通信运营商的合作。OPPO进入日本已有两年时间,但只推出了两款产品,这还是与 KDDI与软银两大运营商合作的结果,而这也已经是国内手机品牌在日本市场上的巨大的突破了。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孙正义

而且,国内的手机若不能与日本通信运营商进行深层次的绑定,将无法获得日本市场的性价比优势。能不能拿下这个通信运营商,就看他们的谈判能力了,没有足够的货源,想要拿下这个日本市场,就很难了。而日本的合约套餐在入网的时候,运营商一般也不会提供中国的手机品牌。


除此之外,日本的智能手机是由通信运营商领导下形成的定制机,通信运营商公司会按照日本人的使用习惯,对他们的手机进行更深层次的个性化,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手机系统相对封闭单一,而国内公司提供的个性化软件,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符合。

其实我们也发现,像小米、 VIVO这样的本土品牌,在日本市场乏足够耐心,一开始都充满了信心但到后期沉寂下来因为他们对日本市场关注太少了开始打不开,后面也放弃


2023年了,国内手机品牌没有一个在日本成功,原因很意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