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大灭绝:人类让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背景值快了35倍
人类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也是最具破坏力的动物。我们的活动不仅导致了无数物种的灭绝,还砍断了生命之树的许多分支,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损失。这是一场由人类引发的第六次大灭绝,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单一物种造成的大灭绝。
这些触目惊心的结论来自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态学研究所的赫拉尔多·塞巴洛斯和斯坦福大学人口研究所荣誉教授保罗·埃利希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他们分析了5400个脊椎动物属(不包括鱼类),包括34600个物种,发现自1500年以来,有73个属已经灭绝。这些灭绝的属不仅包括了单一的物种,还包括了它们所属的更高级别的分类单元,如目、科、属等。
这意味着,这些灭绝的属是它们所在进化分支上唯一的代表,它们的消失导致了生命之树上整个分支的消失。
例如,旅鸽、塔斯马尼亚虎和长江白鳍豚都是它们各自属中最后一个物种,它们都已经灭绝。旅鸽曾经是北美洲最多的鸟类,19世纪时数量估计达到30亿只,但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它们在20世纪初就被彻底消灭了。
塔斯马尼亚虎是一种类似狼的有袋动物,曾经广泛分布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但由于人类活动和入侵物种的影响,它们在20世纪中叶就在野外灭绝了。
长江白鳍豚是一种淡水海豚,曾经是长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顶级捕食者,但由于水污染、过度捕捞和水利工程等因素,它们在21世纪初就被宣布灭绝。
这些灭绝事件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也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许多灭绝或濒危的物种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或经济价值,如授粉、传播种子、净化水质、提供食物和药物等。例如,已经灭绝的胃育蛙(Rheobatrachus)本有助于胃回流和相关癌症的研究。
根据作者们对哺乳动物历史属灭绝率的估计,目前脊椎动物属灭绝率比过去100万年内没有人类影响时期高出35倍。这意味着,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地球上可能只会在这段时间内失去两个属。
而在过去的五个世纪里,人类的行为导致了一个属灭绝率的激增,这本来需要18000年才会累积的灭绝数量,却在三百年内就发生了。作者们称之为“生物屠杀”。
如果所有现在处于濒危状态的属都在2100年前灭绝,那么属灭绝率将比背景值高出354倍(平均值)或511倍(哺乳动物),这意味着在三个世纪内消失的属,本来需要106000年和153000年才会在没有人类的情况下灭绝。
这样的生命之树的残缺和由此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丧失,是对文明稳定性的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