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色堂·谈修养】回信息可能是一种修养;不回信息,也并非是没有修养
2023-06-25 11:00 作者:bili_53367590514 | 我要投稿
从情境上来说,回复信息并非是你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尤其是当别人与你身处完全不同的情境之时。
想去流浪的你,无法理解一个正为信用卡还款发愁的我根本没有心思去思考文青类问题;为跑步寻找着理由的你,会无法理解当时我在海边的无暇分神;准备点个香薰听首歌的你,无法理解我正为了PPT而挠破脑袋;满怀心致去郊游的你,无法想象会议中的我连回个信息都那么不方便。
在发送微信、短信的时候,我们并不能预知对方正在做什么。人有一种习惯,就是把他人放入自己想象的情境中,例如以为别人和你一样也是有空的,也是愿意思考哲学问题的,也是对分享歌曲有着热情的。显示,这是错误的。
从心理上来说,希望别人一定要回信息,本身是一种不合理信念,我们无法控制他人。
心理学教科书中是这样说的:“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就是一种绝对化的信念。这种信念的特征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例如“别人必须友好地对待我。”像这种绝对化的要求通常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别人不可能按照你的意愿而改变。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别人必须回我们的消息
从以上三个方面,你可以看到“你必须回我信息”的信念,是多么的不合理。
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少一点玻璃心,你就会明白别人的难处,也会明白回不回信息其实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这样,你也不会因为失落而秒删掉自己的朋友。
当你经历得越多,你就会发现,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必须如此”的事,包括回短信。所有的“必须如此”,或由此而生的对他人的判定,都是因为我们陷于自己的、绝对化的小格局里没有出来。
当你可以冲出这个小格局,你就会明白:回信息,可能是一种修养;不回信息,也并非是没有修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