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2023-10-17 23:12 作者:若有若无的风  | 我要投稿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望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注解】

(道之大,不在其形,而在其容。若为其实,大也有空;若为其空,亦可成大。成非成己而成是。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山川河流之洪流乃自山涧小孔,汇于溪谷,以成山河大海。)

德,得也。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在不得,是以玄德。孔德非大,因其不自得而大,故而为上德。上德唯道,持而从之,故为孔德。

身体之德,其在心窍。上述下达,不息不止,持而勉之,为而不得,而成众器之官,众气之始,命之玄要。此为身体之孔德也,所以成“君主之官”。

道的实质,只有用心才会看见。一会好像在眼前又好像看不见,但是道的象却一直是有的;远观好像(大海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其中有可以看到的事物;幽深而晦暗,道的精髓(或者本质)就在其中。道的精髓是有的,其中有可以言说。从古到今,它的本质都没有变,根据它可以推知一切的根源。我是怎么知道一切的开始就是它呢?是因为我体会到了“道”的存在。

寻道从心,无心不取。道有其象,自在天地,有心者恍之,无心者惚之;远望存之,其中有物;探而幽冥,若有精魄;精魄尤取,以为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道得理(顺,理也。顺道而为,自然成理。),互相应映,信(从人言)而从道,自然成信。圣人何以得众父道理者(如何知道它是对的,以孔德运行的道理。),以孔德运行之理。(经络学的引述之作)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