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谍战剧《风筝》中郑耀先这个人物为何会备受争议?

2019-05-09 20:00 作者:無鋒閣  | 我要投稿

坐怀不乱柳下惠,闭门不纳鲁男子。大家好,我是鲁书书。谍战剧《风筝》中,郑耀先坚定的信仰深深打动了很多人,但同时他对于过去兄弟的情感纠葛也是令人为之纠结的一点,这一篇,就来说说这个纠结之处。

很多人看过这部电视剧之后会对郑耀先的信仰与兄弟情义感到纠结,只因为一个问题,就是立场问题。立场的说法在如今已经悄然变成了其他说法,比如对一个人、一件事的看法,打个实际点的例子来说,熊孩子问题。

熊孩子教育问题不知不觉竟真的成为了一个问题,这倒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站在客观的角度,自然是对熊孩子的所作所为以及家长的放纵有所不满,但站在家长的立场,却又有很大的不同。这个问题其实和“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问题是有关联的,又或许,新时代的人俨然已经可以抛却谦虚谨慎,去奔向傲慢与自我了吧。

言归正传。立场的问题,很多人并没有去理性地去思考,又或者,心理上的自由引发了立场的无限变动,不少人的立场五彩斑斓,不复非黑即白的景象。这仅仅是其一。

其二就是立场的巨大化。巨大化的立场如果不是针对自己,那就是错误的,同时巨大化的立场若是针对他人,也是错误的。《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没有自省的人,这里不吐脏话。那么自省,以什么样的立场去自省,这就是很重要的问题了。如果你以一个普通人最低规格的立场去审视自己,那肯定你会做得很好。因此自省需要巨大化的立场,这样才会促进自己的素质完善以及人格完美。

如果说巨大化的立场是自省的法宝,那么双标化的立场就是人本身的歪曲。为什么在很多抗战剧中会出现一个问题,你站在什么立场?我曾经在一所监狱见过几句发人深省的标语,你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来这?这几个问题和哲学问题一样,但因为是在部队监狱,我读出了立场的味道。战争时期的战役虽然是火力战,但也是立场战,直至今日,热战争只发生在局部,主题也从热战过渡到冷战,又从冷战过渡到经济文化,经济文化间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是立场的战争。

有句话叫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也就是以大立场要求自己,小立场看待别人,也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别人,或者站在客观的立场看待别人,但不要站在全人类的立场去看,否则你只会盲目地指责与挑剔。


谍战剧《风筝》中郑耀先这个人物为何会备受争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