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屎有什么用?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


刘定干(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 200031)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吃屎”是一句低俗的骂人话。嘻嘻!谁听说过医生拿屎给病人吃的呢?恐怕连在神话小说里也没有吧。
曾几何时,吃屎在美国却变成了治病的方法,一点也不假,就是拿人的大便给病人口服!而且这还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科学杂志。美国人真是什么都想得出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人的粪便其实是食物残渣、消化系统的脱落物和寄生在肠道(主要是大肠)里的微生物的混合物。可别小看这些“又脏又臭”的微生物,它们实际上控制着人的身体健康。许多肠道微生物能生产维生素等人所需要的营养物,并帮助消化食物。近年来还发现,人对脂肪类的吸收利用也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因此主动改变肠道菌丛的组成可能会成为减肥的好方法。但肠道菌丛中也存在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当人体健康时,肠道菌丛中的有益微生物抑制着有害微生物,使后者不能大量繁殖。而如果肠道菌丛里的有害微生物由于人体抵抗力的降低开始大量繁殖,就会给人体带来损害。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就是这样一种有害微生物。正常情况下,艰难梭菌也存在于肠道菌丛中,不过受到各种有益微生物的抑制,数量较少,所以没有什么坏处。但是,有时(多半因为肠道环境变化)艰难梭菌会大量繁殖,或者因突变而毒力增加,就会使人得上肠炎。这种肠炎的症状是顽固腹泻、炎症反应等,严重的会造成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在美国,艰难梭菌感染性肠炎多发于小儿,是小儿病死的原因之一[1]。
近年来,美国哈佛医学院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传染病部的杨斯特(Ilan Youngster)和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尝试利用正常人肠道中的有益微生物,直接“接种”到病人的肠道中去,使它们大量繁殖,恢复肠道菌丛的正常组成,因而抑制艰难梭菌,治愈肠炎。也就是说,这些医生真的拿健康人的屎给肠炎病人服用。当然,如果直接叫病人吃屎,那是不行的,恐怕这样的医生会被病人打得半死。
所以他们是用管子插入病人消化道,把正常人粪便悬液通过管子灌入病人肠道,把有益微生物接种进去。在对20个病人进行的临床试验中,粪便接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治愈率达90%。但是,这等于动了一场手术,很不方便,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尤其是对儿童[2-4]。为了克服这种状况,杨斯特等试图研发新的给药方法。据科学网报道[5],他们拿从经过挑选的健康人的粪便做成的药丸给肠炎病人服用。看来,这些药丸也许在外表上做了些包装,使得病人把它们吃下肚子不会恶心。这些屎丸子倒还很有用,绝大多数病人吃了几个星期以后,肠子绞痛和腹泻都大大减轻。目前,他们的研究还在进行中。
所以,从科学角度看,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平常人的看法有时是有很大区别的。
研究科学的人们看问题,一定要用科学家的眼光。只有这样,才能超越普通人的眼光局限,进入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作为病人,一定要理解医生的工作只是为了治疗病人,使病人解除疾病,恢复健康,虽然他们也许不懂或不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法。这也许是“吃屎治病”给我们的启示。

附加:

附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