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越雷池一步
雷池
不越雷池
不越雷池一步
晋·庾亮《报温峤书》
【原文】
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晋书·庾亮传》
【原文】
峻遂与祖约举兵反。
温峤闻峻不受诏,便欲下卫京都,三吴又欲起义兵,亮并不听,而报峤书曰:“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成语故事】
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历阳太守苏峻、祖约举兵反叛,率军向京城建康挺进,攻打建康(今江苏南京)。
不久,镇守历阳的苏峻将军带兵攻入京城,(庾亮当时担任中书令,是皇太后的哥哥,掌握朝廷行政大权,受到晋成帝的赏识)朝廷任命庾亮为征讨都督,讨伐叛军。
消息传到驻守江州(在雷池附近)的温峤都督那里,温峤是庾亮的亲信、挚友,他听说庾亮受围,担心国都和庾亮的安全,就准备立刻率部离开江州向东进发,援救庾亮,保卫京都建康。
庾亮分析了国内形势,认为西部边境更为重要,所以他急忙给温峤送去一封信,信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意思是说,苏峻虽然在历阳反叛了,但你驻守的西部边陲更是不可疏忽的,我对西部的忧虑胜过对苏峻的历阳郡的忧虑,你一定要很好地坐守西镇,坐镇原防,不要跨过雷水,切勿越过雷池到京都来呀,越过一步也不行啊(无越雷池一步)。
后来,庾亮讨伐叛将苏峻,双方在京都建康城内的建阳门外厮杀起来,结果庾亮大败,只带着少数卫兵往西逃跑,跑到温峤的防地,重新部署兵马,围剿叛军。
【赏析】
“雷池” 原为古雷水积聚而成,雷水从今湖北黄梅县东流到今安徽省望江县东南,积水成池,故称“雷池”。
“不越雷池”、“无过雷池一步” 原意是要坐镇防区,不要擅自带兵越过雷池这个地方,后用来比喻办事拘谨守旧,做事一点也不敢越过某种界限或范围 dare not go one step beyond the bounds or lim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