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旅行记录】2023年初,我一个人去了趟重庆|赛博之城的表面下,这座城市拥有无穷

2023-09-02 12:10 作者:zZz不是ZZ-_-  | 我要投稿

我为什么想来重庆呢?可能是因为比较近吧。

成都局铁路特色 成渝贵环线

自2021年毕业旅行以来,就再也没出过远门旅行,感觉时间都被偷走了。 2023年初, 当压抑许久的心终于得到解脱,当难得的自由回归。驱使我开始了又一段旅行。在重庆一个人飘了四天,这是一场完全随性的旅游。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挤满人,不过如果躲开网红景点,兴许更能让自己放松。重庆真是自带滤镜的城市,怎么拍都是美景。

重庆湖广会馆
东水门长江大桥

爬一爬山,俯瞰雾都漫漫。

拍一拍轻轨,定格人造工程的浪漫。

走一走大桥,看看江面反射灯光,锦绣一般。

可惜时间有限,精力不足,遗憾不少。

值得一去的地方数不胜数,也许这也算是为下一重庆之旅做铺垫吧。

重庆菜园坝火车站

当下各处都喜欢将重庆宣传为一座赛博朋克搬的城市,这或许是借由重庆城依山而建在崎岖不平的半岛上起多座高楼。搭配连接期间的人行天桥和狭窄的路,让这座城市层次感很强, 符合赛博朋克的设定。眼前的人民公园绝对是城市公园独一份的存在横跨几十米落差,没有一处平地,自然也没有广场舞的空间。

夜晚时分,重庆继续张扬地彰显着赛博都市的感觉。将灯光对城市的修饰不断放大,恨不得把所有的元素都加上灯光修饰。居民楼映出的是零星的灯光、摩天大楼上LED灯变化色彩,各有属于自身的颜色,古建被明黄的纯色灯光环绕,突出独特与低调。晚上的江面是一条玄色的布把成片的明亮分割,其中点缀着或大或小的亮点或银线,那是缆车、邮轮和跨江大桥。渝中半岛由于落差 一些高楼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显得高耸,建筑之间的错落感更加明显。所有这些元素相互组合,托起了这处长江上游的明珠。

渝中区夜景
遥看重庆大剧院

闲庭信步之间走到了解放碑,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重庆地标。二战时期重庆屡遭轰炸,其中一枚当量巨大的炸弹被投到此处,炸出了一米多深的弹坑。炸弹爆炸后,散落的弹片波及范围很大、整个解放碑广场范围内的人其实都无法幸免。中国人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抗争了数年。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侵略者。也正是这样,爆炸后一片死寂的广场,如今却能成为万人空巷的热门旅游地。虽然解放碑与周边的高楼相比显得已经如此渺小,但我想它在重庆人心中的高度永恒。

解放碑
重庆解放碑

第二天,天气忽然变得阴郁,作为游客,也想体验一下当地人的生活。在街角随便找一家面馆吃一碗标配重庆小面。可一到地铁上,列车在中途停下,意识到自己终归是个游客。

随便挑的重庆小面店

作为一个半吊子轨道交通迷,今天的第一站要去久负盛名的李子坝轻轨穿楼地。十分喜欢列车从隧道行驶出地上的感觉,昏暗的空间突然被亮光照入,两旁的景色被绿荫、建筑覆盖,充满生机,变化无穷。好比桃花源记中的“行于狭道之中,而豁然开朗”。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建在渝中半岛北部,沿着嘉陵江岸的山地,蜿蜒前进。一路中,车窗拂过密林,俯视高楼,江面平稳,景色多样。不过多久,便到了李子坝站。要想到达轻轨穿楼的观景台,需沿一条狭窄且坡度大的路下山。

重庆单轨二号线早在2004年就开通,是西部地区最早开通的轨道交通线路。由于重庆地形特殊,加之当时施工技术限制。这条线路采用了跨座式单轨设计,转弯半径小,对坡度的要求不苛刻,十分适合山区修建。由于轻轨二号线元老级别的地位,重庆人把轨道交通都叫作轻轨。哪怕是后来修建的线路都是符合地铁的标准,可是天王老子来了,它也叫轻轨。看2号线的各种蛇皮走位,就能看出修建这条线路绝非易事,需要克服种种困难。也许这座建在居民楼里的车站当初也只是为了克服工程困难所做的妥协,可如今却成为远近闻名的景点。超级工程造就超级风景,人们总是能给冰冷物件赋予人文含义,满含浪漫。

佛图关轻轨站某个不起眼的出口
重庆单轨二号线

其实除了江边的观景台外,还有其他角度观赏列车穿过。或许可以从轨道下方看列车凌空飞过,或许可以与列车齐头并进。有很多角度可以挖掘,只是路确实有点难走。从李子坝轻轨站继续下到江边,藏着一处公园。这里名为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从这里看出这个地方的特殊之处。李子坝临近重庆老城 又有特殊的高差和奇特的地形,成为一处静谧的场所 抗战期间可以躲避日军的轰炸,于是国民政府将很多重要机关迁至此处,其中就包括交通银行,连金库这样重要的地方也搬了过来,可见当年的陪都真乃五脏俱全。

重庆单轨二号线
重庆单轨二号线

公园就在江边,从公园出来后就是一段沿江步道,可欣赏江景。可惜附近施工,步道上不仅布满灰尘,还被截断了。时光穿越回八十年前,李子坝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重庆城。从李子坝一路向东走正是过去进城的方向,沿着眼前的路往前走就到了七星岗,也就是重庆老城西边的通远门。重庆老城建在渝中半岛之上 ,三面靠江,一面接大陆,坐船的人由东进入朝天门进城,从西边走陆路则多是从通远门入城。穿过了这座城门就算是进入重庆城。此处正在施工,无法上到城门顶上观瞧,上方有几口大水缸,旧时在上方存水防止攻城军队火攻。水缸排列按北斗七星的样式,七星岗因此得名。

重庆2020年洪水纪念
民国交通银行金库——李子坝公园

进城以后在渝中老城中迷了路,又开始在小巷子中闲逛,走到路上肚子饿了,便随便找了家面馆吃饭。一个人在重庆旅行实在不值当去饭馆。于是就变着花样吃小面,主打随性二字。吃完饭后准备出发去重庆博物馆,坐地铁过程中在地图上发现了一处奇景。这眼前如此长的换乘通道究竟为何方神圣,这样的一条换乘通道究竟要走多久?不如来测一测。还没开始测呢,就在地铁站中迷了路

此行到曾家岩的目的是重庆博物馆,走出换乘通道,才发现博物馆门口挤满了人,这座城市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人气。见到这样的场景,瞬间的想法就是去一个清净的地方。于是就决定去爬山吧,可以俯瞰一下重庆的全景。随即前往上新街,换乘公交,向南山出发。其中的路途可谓过山车,一辆庞然大物在曲折的山路上行驶,看着司机精准地操作方向,面对复杂的车流丝毫不慌。

在黄桷垭下车,附近就是重庆邮电大学。作为一个前邮电科学生,很想进去看看。可惜自疫情过后,很多大学都大门紧闭。附近有一处景点,名为黄桷垭老街。此时人不是很多,倒也是典型的古镇风格装修,两旁的老房子很有特色,古色古香。走进古镇不多久以后就走到了上山的路。这条路历史上是黄葛古道,一路上有不少人文景点,比如文峰塔,三毛曾经出生的地方,比如德国大使馆等等。能看出来道路经过了整修,换上了规整的石板,可是一路上阶梯居多,对体力是个挑战。山腰处视野很好,可以俯瞰渝中半岛,可是天气很不好,想起来重庆除了赛博都市以外,还有一个更加为人熟知的昵称—雾都。继续在原始森林中穿行 沿着陡峭的石梯上山,经过德国大使馆,继续往山顶爬,目的是文峰塔。

终于登顶,沉淀在时间里的历史古建与这古道一起低调地耸立在幽静的山中,鲜有人到访。如今我很幸运成为其中之一,愿在此多停留一段时间,恢复体力。慢慢看着太阳变为血红色,消失在雾都的视线中。

天黑之际,迈上了下山的路,也许是方向没有选对,下山的路更加狭窄荒凉,彷佛这里真的是被世界遗弃的角落。好不容易走回文明社会,眼前的也只是一条荒凉昏暗的小路。只有零星的汽车经过,路上除了我,没有其他行人。看着街角零星的灯光,确实还有一些阴森。

南山之行结束后,我再次辗转回到渝中老城 ,想去打卡一个地点,作为今日最后一站 ,那里是新中国铁路的起点。正逢重庆火车站关闭翻修,这里少了人头攒动,正好适合前来留恋。解放初期,西南大省四川的两个主要城市成都和重庆居然竟然还没有铁路 ,于是成渝铁路便成为建国后的重要工程 。这条铁路民国初期就开始规划,其中由于辛亥革命保路运动,抗日战争等问题几度搁置。到了1949年,居然还是只停留在图纸上 。和平年代终于到来之际,新政权团结各界力量。几年时间就建成通车,书写了一段值得赞颂的故事。眼前的重庆火车站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菜园坝火车站,这是国内少有的尽头式火车站。由于没有高铁连接,在这个时代显得有些颓唐。翻修也是对这些老物件最大的尊重吧。几年以后,我们便能迎接崭新的重庆火车站。

关闭中的重庆博物馆

昨天没去成重庆博物馆,今天一定要去。早早的我就起来了,早上径直前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下虽然还是有游客,但不至于拥挤。

不知重庆博物馆为何还要冠以三峡的名号。或许是因为重庆直辖与三峡工程的紧密联系,2000年为承担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大量珍贵文物抢救,展示和研究工作。馆内主要展示古巴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展示古代重庆历史的部分有我最喜欢的沙盘。重庆的腾飞始于近代,抗战时期民国政府迁都于此,为这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力。

重庆三峡博物馆

庆幸,这次的旅途不再是全程一个人。今天接下来的旅途就是被好朋友安排的一天。两天来一直吃小面,这下终于也吃上了重庆火锅。在大学城闲逛一阵,打卡了观音桥商圈。对比全是奢侈品的解放碑,这里更加接地气一点,可以看到人气也更足。不够终归是火遍全国的商圈,依然是在人群中寻求生存的空间。

到了晚上,准备去传说中的洪崖洞朝拜,到了桥边就看到满是人潮。这是在重庆第几次因为人潮被劝退了呢?我一直不敢相信当天是工作日。总之已经在地铁上欣赏过洪崖洞的灯光,实在没有勇气踏上那座大桥,害怕进去了就很难出来了。


沙坪坝一带的一家重庆火锅
观音桥商圈
大学城川美美术馆

不行,洪崖洞我非不可,晚上挤满人,我就白天来。我可能是极少数大清早来洪崖洞的人,清晨的洪崖洞附近犹如鬼城,店铺大多紧闭。内部除了工作人员之外也没有别人,我踩着黏糊糊的地面,走马观花般的看了洪崖洞内部,确定这只是一个除了消费没有其他意思的景点。不到二十分钟,就从下方离开。沿着江边往朝天门方向走,一路上都是宏伟壮丽的风景,江边清凉的风让游客禁不住久留。

洪崖洞悬崖之下地标

走到千厮门大桥下方,见此地在施工,人造建筑被拆除 ,露出江边崖壁原有的模样以及古城墙的遗址。前几日看到通远门的城砖也是这种淡红色,也许重庆的土质就是如此 洪崖洞也因此得名。数百年前,当这里还没有高楼之时,崖壁上通体暗红。远处看去 岸边至重庆城之间是一段红色的悬崖,故称洪崖 。如此壮观的景象已经被人在元素掩盖,如今只能在转角间以细心的目光得以察觉。不过,每个时代都有专属的印记,改造以后的洪崖洞,成就了商业奇迹。这是21世纪专属的辉煌。

大剧院
来福士大楼
来福士大楼
千厮门大桥

今天是在重庆的最后一天,剩下的时间只得在城内漫无目的地游览。最后来到了鹅岭公园,看得出来这里是市民平时常多休闲的场所,内部也的确幽静,没想到的是这样一处看起来不起眼的地方,都藏有大使馆旧址。重庆城在近代的辉煌真让人称赞,鹅岭公园最有意思的是瞰胜楼。这座塔建在海拔380米的地方,是重庆城内的高点,可俯瞰重庆两江之景。每上一层,视野都会有所变化。今天的天气也许有了一些阳光,而雾都终归不会给你太好的视线。然而,登上高处,所见之景仍然十分震撼。

高楼星列,冠耸云中。

江水似玉,桥路重重,新旧交错。

建筑林中有树林,高楼错落之间可见山峦错落。

此等天际线是绝对少有的。可以说,随机挑的鹅岭公园确实不白来。可惜由于2022年的干旱,江水不够磅礴。若是丰水期的话 可能壮丽百倍,鹅岭一带还有一处网红景点,那就是鹅岭二厂,我一听到网红二字就联想到人潮,果然不令人失望,门口挤满了人。我还要着急赶火车,就不想凑这个热闹了。

鹅岭公园最顶端
鹅岭公园顶端
鹅岭公园顶端
鹅岭公园顶端

回程的路上感觉这次的旅途比较平淡。确实,此次旅途并没有所谓的大场面。正如一开始所说,这次旅行更像是一年半没有远程旅行的一次心灵释放。为何来重庆呢?也许就是因为离得近吧。这里的一切,鳞次栉比的高楼、赛博朋克般的夜景、大江、大桥、老市区的小巷子、重庆话,这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在网络上已经看的不厌其烦。当亲自感受时,却还能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旅行给我的收获吧。

重庆西站


【重庆旅行记录】2023年初,我一个人去了趟重庆|赛博之城的表面下,这座城市拥有无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