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
20年七月,我回外婆家时,一天中午,日影刚过坎下,有一老奶奶来,杵着一根竹竿,另一手中拿着一点东西。外公即说,你来就来了,还拿什么东西。老奶奶上不了坎子,我扶了她上来。老人即坐在堂屋前,穿着一件蓝布衫,几处已经破了,像是很久没有换,上面全是灰尘。老人即说园子里摘了一个茄子并一些辣椒送来。外公不要,说我们有的。老人说你家的还未好,外公又说已好了,昨天就已经摘了许多。
为老人端了一杯茶,即很快地吃了,第二杯也吃了。即拉住我手,问外公这是你家儿?外公说这是我家孙。外公又对我说这是老祖,比我大十多岁。老人说她眼看不明,不知道是谁。外公说是,,家的。老人也不知,问我小的多大。我不知其义。外公说还在读书,还没结婚。老人似乎没有听懂,说孙儿你孝敬好,你小的也会对你好。外公即说她耳朵不好。我即大声说我尚未讨媳妇,还没有小的。老人终于侧耳听明白了,说孙儿你好呀,我活得太长了,怎么也死不了。你要比我活得长,你要活三百岁。我便问老人是否吃饭了,老人说吃了,然而还是给老人拿即食的粥,老人很快吃了。又复拉我手说,孙儿你好呀,你孝敬好,要活三百岁。我说孝敬老人是应该的。老人即叹息说不是我装着看不到你,我眼睛已经看不明了。便拿我手去摸她的眼窝,说这是砍柴的时候被木片打瞎了。
老人忽然对外公说,我这日子怎么过呀,要死死不了,要是有个石头绊倒,要是有人买包药在我枕头下,那就好了。你以为我没有见到么?我见到的太多了。我看到儿子结媳妇,媳妇的儿子又结媳妇,看到孙子,又看见曾孙。四代人我都看尽了。老人又拿手比一高度。我们这么小的时候,还没有你们大,就给地主家帮工。生的儿非要你背着才肯睡觉,放到床上,抱在怀里,怎么都不睡。只好背着儿,侧躺在地主家的床上睡觉。,,,年轻的时候那大的碗,吃三次也不饱,现在一小搓搓米,却吃一天。总是没有精神。,,,你们都晓得,我十年没有去赶场了,十年我没有上街了,说出来逗人笑话。但你手中没得,站在街上有谁会拿给你么?我耳朵一天到晚闹哄哄的,里面像打鼓放炮一样,,,
老人絮叨了一阵,还说了做的梦以及昨日去园子里干活,忽然听见极大的雷声。
不久老人就倚靠在竹竿上睡着了,便要回去休息。我便要扶她上去,外婆说她可以自己去。我有点想看看老人住的地方,还是扶着去了。有几人在树下乘凉,说不用扶她。老人又重复对我说,孙儿你好呀,你孝敬好,,,,
老人走一会便要歇一下,要挣扎下身体,她用竹竿探路,好像找不到回去的路的样子。我心里有些后悔搀扶她,万一摔了我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惹麻烦,只希望赶紧送到。想到老人的生计艰难,身上也只有一张毛爷爷的现金,就给她吧。
我便拿出钱来,问老人识得么,老人似乎很容易就识得了,我把钱放在老人口袋。老人似乎又说我孝敬好,,,
终于到了老人家,地上有晒着药草包谷,旁边应是老人的儿子,在家的。然而老人生活在另一边,屋里有炉子,只有两个椅子。炉子没有盖上,冷的,看得出里面烧过柴。碗厨似乎也有的,有些乱。老人又复拉我的手,说孙儿你孝敬好,要活三百岁,我有时候真想拿刀往脖子勒一下,又怕死不去。我劝说要好好活着。老人又很留我,(我心里想赶紧回去),终于说先回去,然后快步穿过院子回来了。
向晚外婆和外公说老人。逢人就抱怨,有苦跟你家。,,,说,跟我们说有什么用。人前装得要死了,人后还不是精神得很。又怨外公说,喊你不要拿她的东西,不要有人说又送什么东西给我们了。外公即说,只一个茄子几个辣椒,我不要她非要给。,,,
下午的饭我吃得很少,总觉得有点恶心。今天不该搀那老人吧,他们都说她可以自己回去的。
晚上,树下乘凉的人都散了,只有蝉鸣和山下哄哄的水声,对面人家的灯光还没有熄。原是他家老人上午喝酒多了,躺在床上不醒,只呼呼地出气。儿子们立马赶来等待,似乎不久就有一场丧事。
第二天早上,不知道喝酒的老人醒了没有。或许那个瞎眼老人的眼睛还能看清些,或许她自己也能上坎子,或许我心太善良,或许我也没有那么高尚。车还是小时候那个,还是在那个路口乘坐。车上有一老奶奶带着一孙儿,孙儿似乎很调皮,老妪大声地呵责他,不要把手伸到窗外去。
老妪续(2022年1月)
今天腊月,我终于回家来。就听闻母亲说那位老祖去世了。她已经九十多,或许也不再留恋人间。
据说她几天没有开门,于是家人奇怪之下,发现老人已经逝世了。当然,此处按照农村的原话会很直白地说,老人已经死在床上了。因此,无人知道她去世的时间,更别说死因为何,大抵是寿终正寝。或许有多事的人会再说一句,还差几年就是百岁圆满了。
老人已经死去多日,先生看的好期辰比较晚。我仿佛已经站在山腰上,看见那个院子里搭起棚子,唢呐和哀乐,已经人们的说话声,好不热闹。
又不禁怀念起老人一再对我说,孙儿你要活三百岁。想起老人空空的屋子和没有生火的炉子,想起老人和所有家乡人都会说的那样,你多玩一会吧。不同的是,那次这话绝对不是客套,可是我还是迅疾地离开了,因为我觉着干预别人的家务事不好。
根据知道的人所说,老人五十多的时候,老伴就去世了。她种地砍柴地过了三十多年,甚至九十多岁时还能去种菜。(一般这里应该称赞老人身体硬朗,但是我疏忽了。)她砍的柴如山似海那样多,堆满房前屋后。当她不再有气力,堆的柴也渐渐烧尽了(也有可能由于被木片打伤眼睛的缘故)。依稀记得外公说老人不时抽别人家的柴,外公因而劝说她不要这么做,免得被埋怨。
据说老人还去采药草晒来买,好像直到去年仍是这样。在老人死后,家人在她床下的谷草中找到了六百元钱,应是卖药草所得。
老人还记得许多过去的事,曾经我有点后悔没有好好向老人问问过去的事情,学一学生动的历史。只记得老人说她年轻时候,给地主家干活,非常累而要休息时,只能背着孩子侧着睡觉。(解了背带孩子会哭闹,上篇说过,作者确实啰嗦了)
后来作者释然了,历史就是用来遗忘的。我们但行一点善事,左手做的,右手也不要知道。行在暗里,看在明里。愿上天赐福给义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