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养一头牛营收破百亿,击败伊利逆袭翻盘

同样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你说为啥刘强东就能和原京东二号人物徐雷惺惺相惜,而牛根生却被伊利董事长郑俊怀扫地出门呢?要说清这件事,我们还得从20年前说起。
当时的郑俊怀还是伊利的董事长兼总裁,最得力的手下就是牛根生。牛根生不仅能力出众,控制着公司八成多的营业额,同时在团队中的公信力还比厂长高出一大截。很快功高盖主,危机感剧增的郑俊怀开始对牛根生的权力慢慢收回,直至架空。
1998年,牛根生被扫地出门,没想到自己的手下也望风而来,劝牛根生从头开始。1999年,他和手下共同筹资100万,在呼和浩特市注册了蒙牛品牌。至此,蒙牛伊利的拉锯战,开始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伊利再怎么说也是当时的奶制品一哥,市场和技术都很成熟。可当时的蒙牛呢?论名气比不过伊利,论规模比不过光明乳业。凭什么这样一个小透明可以快速崛起呢?
3分钟,帮你盘清蒙牛背后的发家致富经。
当伊利和光明乳业还在疯狂内卷时,牛根生便大张旗鼓地打出了“向伊利学习,争做内蒙奶制品第二”的口号,借力打力,蹭上伊利热度的蒙牛,随即走红。
之后牛根生开始了铺天盖地的营销宣传,还去找了中科院一起研发产品。品牌力和市场的信任度也直线上升。
当铺天盖地的订单飞到蒙牛面前的时候,牛根生立马甩了一招反认知的连接思维,不再多花一分钱,便成功解决了奶源、运输、加工厂三大难题:
首先,不养一头牛,连接上游养牛户。
它找到了当地的养牛户们,承诺产出的所有牛奶都包销,亏损蒙牛来承担。包产包销的承诺一出,农民们个个都来了劲,即使借钱也要买牛供奶。靠着这招,蒙牛自己不养一头牛,却从来不缺奶源。
其次,不建一座厂,连接代工厂,借鸡下蛋。
蒙牛不自建工厂,而是选择以订单入股的形式找到其他加工厂:我给你长期稳定的订单,在你厂里占股份。就这样达成了长期合作。
接着,不买一辆车,连接货车司机,全国配送。
为了让生产出的产品可以更快地送到消费者手里,蒙牛向社会上的货车司机发送了邀请:愿意加入蒙牛做配送的,总部会给你长期稳定的订单,并且保证你每单都能赚到钱。如果你没车,我还能给你开通一个金融借贷渠道,买上车后再接单很快就能回本。就这样,凭着一纸协议,蒙牛又不掏一分钱地拥有了300多辆运输车。
所以你发现没,蒙牛之所以能从巨头嘴里抢到肉吃,8年逆袭成行业老大,核心打法就一招:连接。这个时代,你能连接起来多少的人、钱和资源,你企业的盘子就能够干多大。
可以说,抛开时代来搞商业都是耍流氓。传统生意放到现在这个时代为什么越来越难做,都是因为踩中了时代的两大坑:
1、重资产投入:先前赚得钱全部投到下一家店里面,地产、人力成本越来越重,老总越背越累。一旦遇到大环境不好或者员工离职,一朝回到解放前;
2、现金流弱:上游拿钱、下游垫货,自己就像个夹心饼干一样,生意越大手里越没钱。
所以创业者们千万不要再按照老路子走了。或许,学着把团队做小,把平台做大,把资产做轻,才是我们传统企业未来发展更好的活路。
如果你还不知道怎么转型,那我强烈推荐你来学习一下我的《互联式盈利思维》,包含了传统企业创新转型的108大盈利秘诀以及各种商业干货案例。比如,百果园如何通过私域社群营销,锁定了百万流量?海澜之家如何通过轻资产赋能模式,疯狂裂变近万家门店?等等。
今日学习,我还会给你1套超实用教材,88节强化大课,5小时答疑直播。查看下方详情,一起苦练半年,优雅赚大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