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曼松都叫“王子山”!曼松的真正名山只有一个“王子山”!

关于曼松的历史以及王子山的由来相信有许多茶友不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曼松在明成化年间就进贡给皇室,被指定曼松为皇家贡茶,一直延续到清朝,曼松一直都是皇家专用的贡茶。但被加冕“贡茶”并没有给当地农民带来好运,在清代末期,曼松茶农需上贡约300担(皇室的100担,和其它各级官吏追加索要的200担),由于贡茶任务太紧,茶农们无法完成任务,便把大多数茶树砍掉、烧掉,试图以此来掩盖皇室的怪罪,有的家族就此逃难,再也没有回到曼松村。

经过此次事件之后曼松并没有迎来好的转机,在1942年,攸乐山为反抗国民党和傣族土司的压榨,在攸乐的基诺族带领下,率领其他民族一起发起了起义,战火牵连甚广,其中倚邦便是包含在内,大火将倚邦烧了几天几夜才停息,许多精美的建筑还有古镇全部消失殆尽,山里的茶树也再次遭劫被烧毁,这场劫难使得倚邦收到了重创,几百户农民迁移他乡,而没有人烟的倚邦在大山深处也逐渐被人遗忘。曾经傲视群雄的曼松贡茶,也就此沉寂。

而关于曼松王子山的名字,却也有着传说。
相传在明朝末年,有一位王子逃难到曼松老寨,并在此隐姓埋名,之后投靠于领头人,成为领头人的干儿子。但好景不长,最终王子由于水土不服因疾而亡。在王子死后,领头人将王子的身份公开(明朝的王子),公布之后将王子埋葬于曼松老寨周边山坡,后人为祭奠王子,便将此处名为王子山。

曼松的故事就到此了,如今曼松茶区主要分为三部分王子山、背阴山、傣寨茶园。而在曼松皇家茶园中王子山才是曼松茶的核心产区。

因为土壤被认为是塑造曼松茶品质的重要因素,王子山的土壤有“遇水成泥,遇风成石”的特性,并且土壤通气性好,为透水性和保水性良好的酸性红壤土,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因此让曼松王子山的茶有了一种特有的鲜甜。

正是因为王子山口感的独特,是其他片区不能够比拟的,导致曼松被世人争相追捧,但整个王子山古树茶的产量,不超过 100公斤。其曼松独特的土壤环境,使得茶树生长非常非常缓慢,最终导致一种现象“曼松贡茶,一泡难求”。
这便是曼松王子山古树茶贵的原因。

茶友们觉得曼松茶如何?
欢迎大家评论区交流、共同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