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读2021 | 行业年度大事记盘点来啦!你还没看吗?

2022-01-04 10:31 作者:爱数据分析社区  | 我要投稿

哈喽,小伙伴们!

一年到头,我们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复盘复盘今年都做了什么,以及明年要做什么,也就是总结与计划。今天,小编也以数据记录的方式为大家总结了一份2021年各行业的大事记,无论是想找工作的应届生还是转行的朋友,希望可以给到参考与帮助!


一、互联网

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十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其中,互联网基础资源加速建设,为网民增长夯实基础;数字应用基础服务日益丰富,带动更多网民使用;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用户习惯加速形成。


6G数据传输速率是5G的50倍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标准。6G的数据传输速率可能达到5G的50倍,在峰值速率、时延、流量密度、连接数密度、移动性、频谱效率、定位能力等方面远优于5G。


2021年11月16日,工信部发布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将开展6G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发列为移动通信核心技术演进和产业推进工程。


买卖个人信息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

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带来便捷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日益凸显。《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为数字时代的个人信息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法律专家岳屾山分析:买卖个人信息,最高可处7年有期徒刑。公民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住址、生物识别信息以及行踪轨迹等。


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取消996
出于呼吁或是响应号召或是精细化运营等各方考量,2021年,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取消996、大小周,我们先来整体回顾一下时间线:


腾讯光子工作室:6月开始强制下班

快手:7月1日起,取消大小周

美团优选:7月17日,实行双休

字节跳动:8月1日起,取消大小周

BOSS直聘:9月1日起,取消大小周

vivo:取消大小周,按需自主安排加班


二、电商

我国现存“电商”相关企业超过571万家

促销常态化,“尾款人剁手难”。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电商”相关企业超过571万家,今年三季度,电商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为89.1万家,同比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率达32.1%。


我国目前“快递物流”相关企业超120万家
快递物流提速,迈向“中国速度”。我国目前共有“快递物流”相关企业超120万家,2021年前三季度共注册相关企业13.3万家。


我国目前“直播”相关企业39.3万家
直播企业指数级增长。我国目前共有“直播”相关企业39.3万家,2019年前三季度新增6千多家,2020年前三季度新增2.49万家,2021年前三季度新增26.4万家,两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30.4%。


2021年“母婴电商”相关企业新增4.5万家
企查查数据显示,受三孩政策驱动,今年前三季度“母婴电商”相关企业新增4.5万家,两年平均增长率达31.4%。现存“服饰电商”相关企业10.5万家,两年平均增长率为-12.7%,近三年企业规模增长陷入停滞状态。现存“生鲜电商”相关企业3786家,2021年同期共注册量锐减,共1439家,近两年平均增长率为-15.6%。


我国共有跨境电商相关企业3.2万家
我国共有跨境电商相关企业3.2万家,三年来注册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21年前三季度共注册跨境电商相关企业7943家,两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0.6%。国货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不仅体现出中国制造的工艺提升,更展现出带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商品被世界更多的消费者认可,是软硬综合实力的体现。


亚马逊平台超过5万中国商家店铺被封
亚马逊封号风波仍在持续,深圳跨境电商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到7月,亚马逊平台有超过5万中国商家店铺被封遭受经济损失预计超千亿元。除了深陷封号风波之外,全球性原材料价格上涨,也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卖家的成本压力。数据显示,35%的跨境卖家面临负增长,有36%的跨境电商企业处于增长不足20%的低速增长状态,仅有9%的企业处于高速增长区,整体增速超过50%。


三、金融

北交所开市首批81家公司亮相
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公司亮相,阵容创下了中国资本市场历史记录。首日开盘,北交所10只新股全线上涨,N同心、N大地、N晶赛、N汉鑫、N广道、N恒合等全部触发临停。


北交所的设立,是对“专精特新”企业在直接融资渠道上的重要支持。随着政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未来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央行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2.2万亿
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12月6日,央行再次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先后两次降准,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我国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累计开立1.4亿个
数字人民币自2020年揭开神秘面纱以来,2021年相关试点工作持续加速推进,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已累计开立1.4亿个,交易额近620亿元,覆盖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交通、政务缴费、税收征缴、补贴发放等领域。


随着数字人民币技术更加成熟,应用场景会更加广泛,而这个必定也会让数字人民币使用更方便,更便捷,有利于助力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


5万“中介费”掀开了A股伪市值管理的内幕
2021年5月9日,因讨要5万元“中介费”未果,叶飞转而公开举报上市公司中源家居联合盘方进行“市值管理”,除了中源家居,叶飞还在爆料中提到了维信诺、昊志机电、隆基机械、东方时尚等上市公司,自此掀开了A股伪市值管理的内幕。


投资者不要轻信所谓机构“带你赚钱”“稳赚不赔”等说法,切记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合理的资产配置,切忌抱有“赌博”的心态,不要计较某个单一投资品种的“盈亏”,保证资产规模总体稳定增值才是目的。


四、银行

2021年银行净值型产品规模占比达86.56%
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根据监管要求,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这意味着资产管理行业净值化转型进入最后阶段。


2021以来,银行加速压降不符合新规的“老产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2021年三季度理财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净值型产品规模稳步上升,占比达86.56%,较去年同期提高26.08个百分点。


养老理财产品单家试点机构资金募集总规模需在100亿元内
银保监会2021年9月10日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指出,选择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四家机构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根据《通知》,试点期限暂定一年。试点阶段,单家试点机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限制在100亿元以内。


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与12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2月10日,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与中国农业银行等12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与12家商业银行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在企业培育、信贷支持、投贷联动、股权投资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普惠金融的新路径、新方案。


19家银行被评估认定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
2021年10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基于2020年数据,评估认定了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


具体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


银行第三方存单质押承兑汇票金额超过30亿元
今年10月和11月,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和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分别与企业客户因存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生纠纷,并分别向公安机关报案,涉及金额超过30亿元。


两家企业客户均称,存于上述两家银行的存款是在不知情情况下被质押。对此,12月7日,银保监会称,对于个别商业银行第三方存单质押承兑汇票案件,前期已第一时间派驻监管工作组开展现场调查和督导,并要求涉事银行总行同步进驻相关分支机构,对相关票据业务开展全面风险排查。


五、房地产

房地产企业“3道红线”
国家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又划下了“三道红线”,要进一步给房企去杠杆。而这套政策在去年下半年刚提出的时候,就已经是业内的一记重磅炸弹。彼时政策敏锐度高的规模房企,早早就开始做降档工作。而这也成为所有房企接下来一整年的重点任务,即使到政策实施的一年后,仍有不少房企在为降档奋战。

相较于去年,今年年中已有3家典型房企加入绿档阵营,而留在红档的房企也有所减少。各大房企在财务管控方面的工作,已经见到一些成效。


全国22个城市发布了“集中供地”相关文件
2021年2月,天津率先发布了“集中供地”新政,随后22个城市先后发布相关文件,范围涵盖了4个一线城市和18个热点二三线城市。


这是年初在地产行业内炸开的另一记重磅炸弹。各地土地集中出让,会对房企资金产生分流,能一定程度上控制土拍市场的热度,达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的。


全国超17个城市开展整治学区房的相关行动
2021年4月30日,中央会议强调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目前已经有超过17个城市开展了整治学区房的相关行动,包括实施多校划片、教师轮岗等举措。经过大半年整顿,各地学区房炒作势头明显下降。

这次针对学区房概念的集中整顿,并不仅仅是一次为恢复健康房产交易秩序,而展开的管控。它更多地是属于国家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而开展的系列行动之一。在这个发展目标下,地产与教培都不能成为拦路石,“学区房”这个概念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


2021年预估超过20家大型房企“暴雷”
2021年多家房企经营形势急转直下,大量债务违约、理财无法兑付、拖欠款项、裁员降薪的新闻,每天不间断地被曝出。目前在暴雷之列的大型房企估摸着已经超过20家,危机传导的范围相当广泛。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恒大,这家地产航母翻车让许多地产人从“大而不倒”的神话中惊醒。

这一系列的行业动荡,让从业者与衍生服务行业人人自危。虽然房企积极自救,年底市场也有所回暖,看似震荡已暂告一段落,但大家仍心有余悸。


六、就业形式

2022年全国高效毕业生预计1076万
根据国家教育部、人社部发布的消息获悉,2022年6月,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076万人。

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了909万人,比2020年净增长35万人。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预计将达到了1076万人,比2021年净增长167万人。

由此可以看出,现在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
毕业生们压力山大,选择考研等新出路的人,就会大大增加。

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增加36万,增幅10.6%,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2021年毕业生税前平均月薪8720元
近日,58同城发布了《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通过对2021届毕业生进行调查发现,已有34%的毕业生已经找到工作,毕业生平均税前月薪8720元;一线城市中,上海人才吸引力更强;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最受毕业生青睐。从不同年龄段来看,90-94年毕业生基本是研究生学历,近一半已找到工作;95后毕业生超8成是本科学历,3成已找到工作,折射出学历越高,就业率也会相对较高。


毕业生最想从事的岗位TOP10
《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技术、人力资源、财务/审计/税务、行政/后勤/文秘、市场/公关、设计、研发、采购/贸易、运营、自媒体/网络主播,可见技术岗位是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流岗位。

从岗位情况来看,传统职业中,设计、研发、技术岗税前薪资排名前三,分别为9933元、9867元、9845元;作为新兴职业,自媒体/网络主播税前薪资最高,为14682元,超出了毕业生对该岗位的期望薪资。整体来看,技术含量高的岗位薪资普遍较高,而随着直播、短视频的蓬勃发展,新兴职业待遇“水涨船高”。


未来五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超过500万
2021年,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求职热度不减,成为最受毕业生欢迎的行业,占比达到高达19%。根据人社部发布的最新报告,未来5年,我国对新职业人才的需求超过3000万人,其中仅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缺口就将超过500万,就业前景仍然广阔。


71%的毕业生就业“求稳”
2021年,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仍然存在,71%的2021届毕业生倾向选择稳定的工作,生活成本更高的一线毕业生、迟迟未能就业的毕业生则更加“求稳”。在求职时,毕业生择业更看重企业文化与制度,同时希望发展副业以对抗未来的风险。这意味着,在后疫情时代,毕业生在就业地和从业领域方面,趋向于保守。


好了,今天的盘点就到这里了~


另外,新的一年了,爱数据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大礼包,内容如下:

《超全Excel图表模板》+1

《漫画统计学》pdf版+1

《数据分析实战宝典》+1

《行业数据指标体系》+1

《大厂数据分析岗面试题》+1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回复【新年礼包】即可领取

新的一年也要继续学习,继续努力,继续向上前进哦!

希望各位小伙伴在2022年:

对所有的烦恼说Bye~Bye

对所有的快乐说Hi~Hi

数读2021 | 行业年度大事记盘点来啦!你还没看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