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高澄 字子惠

高澄 字子惠

高澄(521年--549年),字子惠,小字阿惠。高欢长子,祖籍渤海蓨县,出生在怀朔镇。高澄为高欢正妻娄氏所生,自幼聪明过人,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十五岁入朝辅政,通过改革官员选举制度,惩治贪贿,整顿吏治,制定法律等手段,迅速确立了权威。兴和三年(541年),高澄在麟趾阁和群臣修纂议定了一部变乱为治时期的律法,名为《麟趾格》,并颁布天下。《麟趾格》是《北齐律》的蓝本,也是隋唐律法的直接渊源,它的影响一直波及后代。武定五年(547年),高欢去世,高澄采取秘不发丧的手段,迅速掌控了东魏政权。在侯景举起叛旗后,高澄遵从父亲生前的指示,重用名将慕容绍宗,很快地击败了侯景和南梁大军。。武定六年(548年),高澄亲自领兵南下虎牢、洛阳,于新城擒西魏大将裴宽。其后他用计扰乱南梁政权,开拓两淮之地,并收复河南。在短短的统治时间内,高澄巩固了高氏在东魏的地位,为北齐的建立做足充分的准备,可惜在受禅前夕,高澄离奇地被厨子兰京所刺杀,时年二十九岁。隔年,二弟高洋代魏建齐,追谥高澄为世宗文襄皇帝。
统帅 C
(文襄伐叛柔远,赖猛士推锋。其为帅临兵,惟败裴宽、擒王思政有载。)
武力 C-
(文襄长于鲜卑,便弓马。其斗李昌仪,战柔然公主,亦有勇壮之名。惜临难之际,以二会七,众寡不敌也。)
军谋 C
(文襄鲜有临阵,是以驱驾群雄,谋臣献画。)
智略 A
(文襄性聪警,多筹策,当朝作相,听断如流,神武以军国万机皆预之。及运策破侯、梁,海内嗟异。然祸生非虑,雄才祚短,英峙不得长伸矣。)
内政 A+
(文襄机略严明,朝野振肃。其厘改前式,才士咸被荐擢;纠劾权豪,于是私枉路绝;至于革币值,定新律,隋、唐受益。吕思勉赞曰:“北齐基业,虽创自神武,而其能整顿内治,则颇由于文襄。”)
魅力 A
(文襄美姿容,善言笑,谈谑之际,从容弘雅。爱士好贤,待之以礼,有神武之风。然情欲奢淫,动乖制度,兰京之祸,盖有由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