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UNNY 大学课堂】进入交大一年的学长带你总结他大学生活的第一年

2019-09-10 00:59 作者:紫山狐兔  | 我要投稿

         首先声明,这份经验总结,并不是一篇硬核的对于参加比赛的知识总结。坦白来讲,第一,这些东西并不是从被动的吸收来的,而是靠自己摸索探寻得到的。第二,我这一年的比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但是这也给了我更多的可以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大家。从更大的意义上,这是一份对于我这一年对大学的学习生活的总结。

       自打算写下这个总结已经过去了几个月,而自己现在才开始动笔。首先的感觉是很羞愧,但是也并不是出乎我的意料。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一件事:拖延。我选修课不止一次探讨过这个问题,通过调研,这绝对是难到大部分大学生的问题。新生机械赛也是如此,在活动正式开始准备的阶段,从小组建立开始我们只开了一次探讨会,然后就拖到了开始的前一星期才开工,导致准备不充分,这注定了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到了大学,人们总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直到临近deadline的时候大家才会激发出来动力。然而在临近截止日期使你感到真正的压迫的时候,也正是来不及准备的时候。(况且有的任务都没有deadline,正如这个拖了几个月的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我认为其实有两种。第一,找到伙伴相互监督,比如一起去约图书馆。这在自制能力低的时候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方法。第二,自己主动规划时间表,这是我们最终要锻炼的能力。就像我一样,明知道我有拖延症,主动想要改正,一时半会解决不了,这需要一点一点地努力。

        其实,拖到来不及才开始准备,有一部分是团队的原因。还是机械赛,在组织开了第一次会议之后,组长没有干任何事情,直到最后把组长过渡给我,直接退出。而另外两个组员没有全力配合我们准备比赛。这就牵涉到了大学另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团队协作。到了大学以后,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完成一个项目会越来越少。不管是课程上,还是社团或者比赛都需要一个团队。有的时候,团队是可以自己组建的,一群相互熟悉的人,大家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共同完成目标。在这个团队里,大家都动力十足,只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可以了。但是这样理想的团队可遇而不可求。【但是SUNNY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团体,大家充满活力,也都很有想法和创意,你总是觉得这不是一个社团,这是离家千里的另一个家 (home far away home)】想要构建好这样的团队,就需要自己大量的人脉关系,这是学习生活中要积累的。然而更多的时候,你的团队都是第一次见面的生人。如果你处于这种更不可控的团队里,要想真正做成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是作为组长主动推动团队进度。就算不是组长也要做一个推动者。明确发布时间节点,明确分工落实到人,明确想要达到的效果。做到这三点,大家都会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项目。不要以为组长会很累,其实只用分工和落实进度而已。这样反倒不会最后把所有的活压到你的身上。

       最后我想总结的,做一个比赛,做一个项目,并不是我会才去做,而是我做了才会。不管是机械赛、还是以后可能会参加的数学建模、物理竞赛,抑或是辩论赛、社团公益活动。学好大学的所有课程已经具有挑战性了,再去主动学习一些东西,而且恰巧是比赛需要的东西就更加的困难。往往是当你报名了,时间表有了,你学习的动力也就有了。大一想要好好学习各种工程需要的软件,结果还是等到了机械赛才真正大量学习运用,到最后熟练设计制造装配,这都是一次比赛对学习的促进。一次比赛的结果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或者,如果你想学习什么,那就去报名一个考试、报名一个比赛。口才不好,尝试一下辩论赛?英语不好,试一下上海市高级口译?社会实践能力不好,为什么不参加公益活动呢?要勇于从中学习你需要的能力。

       在文章最后,容我跑一下题。大学阶段,上一个课程所学的知识,可能仅仅对接下来的几年或者仅仅是接下来的考试有用。但是多留意书本上没有,而课堂上往往会出现的其他内容。带时间流逝带走你课堂上所学的浅表知识,留下来的,才是你获益最深的东西,而这也是大学教育的意义。

      关注 SK SUNNY ,更多干货分享等着你呀~

     欢迎评论区提问

【SUNNY 大学课堂】进入交大一年的学长带你总结他大学生活的第一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