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那些冠绝古今、一眼万年的绝美诗词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翻译: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黄庭坚《杂诗七首·其一》
这世上究竟有几个人最后真正得到了鹿呢?殊不知,大多数人整天做着一个鱼的梦罢了。
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
——张炎《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汤恢《八声甘州》
我常常羡慕青山安详宁静,好象在凝神沉思似的;也羡慕以前的隐士们以鹤、梅为伴,因忘记了人世的权谋机变,而能时刻保持着一颗恬然自得的心。
“寄隐孤山之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菲。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这几句写词人性格中恬淡隐退的一面。“苔扉”化用唐刘禹锡《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及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的意蕴,极写隐居处的清幽和主人的高雅。“孤山”、“白鹤”显然是参照隐居孤山、终生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和靖来说的,他是宋代隐士的楷模,其故事则被传为佳话。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枕苍龙云卧品清箫,跨白鹿春酣醉碧桃,唤青猿夜拆烧丹灶。
——乔吉《水仙子·乐清箫台》
头枕苍的青松高卧云间吹奏清箫,跨白鹿游阳春沉醉在碧桃花下,呼唤青在夜间拆除烧丹的炉灶。
苍龙:指青松。云卧:卧于云间。品:吹奏。白鹿:古人以鹿为长寿,满五百风即全身变白,称白鹿。烧丹灶:炼丹的炉灶。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苏轼《点绛唇》
解释:和哪个一同倚坐?不过明月、清风,还有我。
赏析:词人自述游山玩水的寂静心态,人格化、自然化和谐统一,突现了词人那种身心幽闲、旷然天真、潇洒自然的风姿。
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
——王守仁《因雨和杜韵》
“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的意思:漂泊江河茫茫万里,我都生了白发,世上有几人如此灯下对坐在黄昏?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
喝醉以后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清朗的梦中,我好似卧在璀璨的星河中。
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
——刘禹锡《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韦应物《简卢陟》
灵峰霞洞,四序不知秋,松为伴,竹为邻,闲唱无生曲。
——刘处玄《蓦山溪》
何时仗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查冬荣《无题》
原诗是咏的罗浮藤杖,看得出来作者很喜欢这支藤杖。如果放在原诗的意境里去理解的话,它大概是这样:“什么时候能拄着你看一场南方的雪呢?(那时候)大抵我的头发也要同梅花一齐被雪染白吧。”
这里梅花同雪都拟了清幽高洁,算是作者借物言志吧。但一支藤杖而已,用了“何时”却又有些悲凉有些企盼。
但是这句诗被单独摘出来很久了,在它流通许久之后,大抵也该有了更多的衍生意义。现时不同古,这个年头南雪大概很稀薄了。而“杖”又可以迁移出一个新含义,即“以……为杖”,再引申的话可以说倚靠,那么大约可以这样理解了——“什么时候能够倚靠着你看一场南雪呢?(那时候)我的头发应该会同梅花一样被雪染白。”这是一个很浪漫的意境,牵扯到爱情上也是毫无问题的——这句诗广为传颂的原因应该是诗意被牵扯到爱情上了。而且这句诗普适性很高,因为白头可以是真白头,也可以是被雪染白,所以老少皆宜。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我要和你一同老去。”考虑到南雪的稀缺,又可以引出爱而不得。当然,单看“何时”一词,也有对爱情的企盼。
这句诗用到情爱当中也算是万金油了。在原诗当中的解读范围很有限,但若是牵扯出来引用的话,又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了。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李贺《梦天》
在月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那一汪海水清浅像是从杯中倾泻。唐代李贺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写梦游月宫的情景。诗人的用意,主要不在于对月宫仙境的神往,而在于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温暖的花丛中卧着青牛,高高的松枝上停着白鹤正在休息入眠。
颈联“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