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为好优姐姐,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温度是什么?

2023-07-12 17:31 作者:为好优姐姐-说  | 我要投稿

我从几年前,就说出了,“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这样的slogen。

我自己在今年之前,没有怀疑过这句话。

我最开始是这样论证的。

第一,能操作,这个比较好论证。因为我每一次课程,以及每一个建议,力求是可以执行的,而且有技巧和攻略感。我自己霍兰德测试,R字母很高,也一直有工科气质;E字母很高,是我目标感一直很强。比如关于同事矛盾,我从来不会说出各打五十大板的话,也不会说出你别往心里去这种貌似正确实则屁用没有的建议,我更多的时候都是直接表达我的判断,然后给出接下来社交的具体建议。能操作也是因为我不论是讲课还是个案,足够下切——即了解完来龙去脉后,才反馈。

第二、有温度,我之前的自信,来自于很朴素的理由,我怀抱善意,并且有人文关怀。一是,我追求正义和个人的平等机会,这是我刻进骨子里的价值观(PS我大学的院长说,性别不平等,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不平等。在那一刻我开始成为女性主义,也因此接受了,追求正义就是我的价值观,哪怕到老了都让人觉得有些中二和羞耻)。而正义中最关键的要素是善意。每一位来找我个案辅导的同学,你讲述的冲突我会信,你受到的苦我也跟着有压力,你的喜怒哀乐也会牵动我。二是和前面能操作中的下切一脉相承,我希望先了解你这个人的过往,以及试图理解你;所以我认为自己的方法,也是有善意的。因为这样朴素的理由,我一直还算自信,我的辅导是有温度的。

然而这两年,我遭遇了内外多重挑战。

首先,这半年,有个案在第一通60分钟的电话后,不再理我。后来我微信上问候,询问进展,也直接闭麦那种。虽然这种情况,我能理解,这几位朋友可能是计划改变了。大部分是体制内问题,比如询问我要考公还是求职,或者在体制内想出来跳槽,或者已经在体制内,但是想要调岗的。也许Ta身边有巨大的、强硬的不允许置喙怀疑的机制,让TA回归沉默了也许Ta在我推荐的行动计划面前发现,原来自己没那么想改变(不管理由是什么)。我对别人的选择觉得都能接受,同时会用旁观者的身份帮助梳理思路。所以对于这种更重要的问题,我会推荐邮件沟通。但是有时候我一封800字起步的邮件后,基本上没有回音。我有很深的遗憾感。

有朋友给我留言,你在个案辅导中,会提出大量的问题。这一系列追问,刨根究底、釜底抽薪,解决对方内心深处的认知、理清自我,也许是有效的,但是在有温度这个维度是缺乏的,因为就连心理学也未必能短时间解决,何况是非专业咨询的几次通话。

以上反馈,成为了我的心事。

我也想过几条辩解。

一条是,不再联系的朋友,可能我的反馈已经发挥了价值,毕竟我这个案很多,因此我对市场是有感知和经验的,我可以给出一些市场环境、行业的信息。

还有,我一直不是心理学视角,这一点我从一开始就声明过。下图是我1V1辅导表单的内容截图。我更接近于现代咨询管理行业的项目式咨询,我认为自己的专业的。所以你可以说,我不是专业心理咨询,但是不要说我是非专业的。

以及,每次个案辅导,我都会声明,我会站在傍观者角度提问,有的问题会很挑战,你要是不想回答,就直接告诉我,咱们就放下这个问题往下走。


但是上面的辩解,我总觉得差点意思,自己也、不满意。这件事就一直萦绕心头,迟迟找不到更好的回答。而且我在个案辅导中,也有畏首畏尾的时候。比如一位同学说,这个OFFER好嫌弃,要拒绝。我心里的分析可能是:基于你的竞争力,你不接受这个恐怕不会有更好的。但是一来,市场的事情本就说不准,有运气成分所以我不那么确定,二来,这样说是不是没温度?而在我还在纠结迟疑时,对方就已经告诉我:已经拒绝了,我还是决定考公了。

直到有天早上,我听网课,旅日作家李长声讲解渡边淳一的言情小说《死在阿寒》,忽然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死在阿寒》是渡边淳一早期代表作,也是他的亲身经历。故事梗概是:一位天才少女画家,叫纯子,非常美丽,不遵守记录,主动追求渡边纯一,但是也和几位艺术老男人不清不楚,而有一天这位天才少女失踪了,之后发现在阿寒湖边自杀了。这本书第一句是“怎么死,脸才最好看呢?”。

渡边淳一在小说中,展示了少女纯子给他的情书,描述少女在他窗边放的康乃馨,也描述与少女如何与其他男人有纠葛。以及看到如此美丽死去的女孩,几位男士是如何悲伤绝望。在这份描述中,少女是那么自由主动,轻松挑动男人的欲望,又果决的转身离开。

到这里,这本小说,就是个绮丽,也可以说猎艳的爱情小说。

然而李长声作为点评和讲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他询问渡边淳一和少女,有没有其他真相?

第一:纯子给淳一写的情诗展示在文学馆里。实物证明着初恋的真实,但渡边常谈他的高中恋情,往事不仅没有随时间风化,反而越讲越清晰,简直像炫耀,令人怀疑是不是他写了小说之后生出的幻影。在这一层观点下,李长声先生引用了日本编辑的话:女编辑们都知道,晚上是不能和渡边单独相处的,而在酒桌上,坐在渡边身边,一定会被摸大腿。

第二:纯子去死,并非看透了这个世界,恰恰没看透。一具艳尸,也许是用以表示她拥有人生选择的自由,同时也报复那些用所谓爱猎取她的人,即便他们的失落和绝望不过是一时的。在这一层观点下,李长声先生说:渡边用唯美的语言,刻画了少女纯子为自己选择了最美丽的死法,却可能掩盖了少女所处世界的真实迫害。按照故事背景,少女年纪轻轻得到绘画大奖,一下子被拉入老男人艺术圈,是有惶恐迷惑的,那么这中间有没有诱骗和控制呢?


这是网课的图文介绍

扯回有温度这个问题。我在听这段网课的时候,很激动。什么是温度?这就是一种答案。

李长声先生就是有温度的,不把这本小说赏析成艳情小说,而是提出上述两层问题,在我看来就是有温度的。哪怕持有这个温度,需要对抗世俗。

我也将李长声先生解读中的价值观,等同于我说的心怀善意,尊重且朴素的善意。而对抗世俗的过程中,会生出更多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本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心理学概念,是社会学或者有些靠近政治学的。维基百科人文关怀的定义:指对于人性的的关注和理解,从人的自身需求出发,满足人的需求,维护人的利益,从而达到对人权的基本尊重。

我也联想到孔子说的“君子不器”,不把人当成工具,而是独立的的个体。

我知道自己还没有李长声先生这样深刻的思想和见识,但是我向往这样的温度,在扑朔谜题的问题中,深入的挖掘真相,然后将人文关怀细致无声地传递。

至此,我还不能完全回答,“为好优姐姐的温度”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自己向往什么了,我会为之努力。细节上,我会提升自己的提问和建议的思路,时刻鞭策自己,尊重我辅导的同学。

最后,我是为好优姐姐,提供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


关于为好优姐姐,有温度能操作的职业辅导,温度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