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属性论文向学术研究

借up这个选题谈一下自己的一点理解。
虽然up的分类很全面,应该是囊括了几乎所有种类的人外了,但单纯以人外成分和替换度来分级感觉还是不太合适。就个人感觉而言,up提供的等级中,上到六级中也有可以接受的,低到一级里也有完全不能接受的。所以我按自己的理解,从人与人外要素在个体上的分布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来区分,我用自己的话总结为“中轴对位,宁少勿多,如有例外,灵魂优先”。个人会先具体解释每一条的含义,随后再谈谈这几条的意义和个人对人外娘的理解。
中轴,指人的头胸腹三者为一主轴。需保证此三者相对位置不变,且此主轴的头需要为人类知性的主体。第一条要求的重点是保证主轴整体的人体轮廓和造型,所以并不是说这一部分不可人外化,胸腹等部分完全用机械、骨骼等替换,或者如人鱼肋下有腮口等都可以接受。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残忍的比喻就是,把人和人外娘剁成人棍后,她们的区别不会太大。此条甚至可以适用于五级的一些异形系案例,只要她们依旧有与人相同的头胸腹三段结构(这里需要提一个可能会被反驳的例子,即无头骑士,多数作品中无头骑士都是有一个原装的头的,所以在能安回去的条件下是符合要求的,另外一些长颈的妖怪在娘化后如果可以保持正常的颈部在有需要时才变长,以及一些无定形拟态人外娘也是同理。此外这里只谈到了头的位置,对于头和脸在后文还有其他内容)。而第二条要求的重点又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知性主体,更准确应该是唯一的知性体,她不能是长在蛇头上或是龙嘴里的一部分,不能是鮟鱇灯笼那样的一个饵,这个头胸腹必须是中心和主体,说白了就是,不能再有其他任何看起来像头的东西了(极限一点的例子有《迷宫饭》里的兽化法琳,尽管接在赤龙的身体上但毫无疑问她的部分是知性主体;另外的例子是魔物娘图鉴编号124的沙虫和142的巨蟹,前者的本体在沙虫的口内,后者的造型可以参考阿剌克涅这样的蜘蛛娘,但在螃蟹身体上保留了眼柄。但考虑到这两个头都不足以动摇知性主体的地位,或者另一个角度沙虫和螃蟹都不能算“有头”,所以这两个我给开了绿灯)(另外还有另一个方向上的例子,魔物娘图鉴中的编号048罗帕和编号133寄生史莱姆,它们的本体是寄生物,但在寄生后的女性宿主可以被视为知性主体,只看外表的话是符合条件的)。其二是人类知性,或者说这个主体必须能以人类的方式表达知性,重点就落在脸上。大多数人只能从人脸上才能获取表情,进而实现完整的交流,所以很多人对于人外的接受程度取决于是否有一张好看(五官对位)的人脸。受制于二维的表现力,眼睛的重要性甚至会不如头发(指可以被独眼和昆虫复眼替换),毕竟画出来的眼睛再怎么也不会像真的一样有神,而头发却是补全脸部轮廓的重要部分,至于不参与表情构建的耳朵更是可以随意被兽耳之类的取代。由此,我们得到了以人类造型为主体的头胸腹,并以此锚定了整个人外娘的主体,此即为“中轴对位”。
而“宁少勿多”则有两层解释,稍浅一些的可以总结为,对于人外娘身上的人类要素,可以减少,不要增加,更不要有错位。比如,三眼比起独眼更难以接受,因为独眼尚且可以长在该长眼睛的地方,但三眼就意味着会长在不该长眼睛的地方了。同样,阿剌克涅这种八条蜘蛛腿尚且有些人可以接受,但长了八条人腿的“蜘蛛娘”估计就真没人接受得了了吧,《魔物娘医生》中的四手蜘蛛娘也是同理。其实多手本身并非不可接受(当然多臂可接受的前提是手臂给我接在肩膀上,不要像勇战里的螃蟹娘一样),比如DND中的六臂蛇魔应该也能算人外娘,但考虑到多臂往往是神话造型,确实不太适合在娘化造型上,同理多头多面的人外也存在,但也不适合娘化。所以这里就必须提前提出我的观点,即人外与人外娘并不能等同。
而更深一层的“宁少勿多”则是涉及到了底层的创作逻辑,也是我认为单纯以人外度和替换度分级有不合理之处的原因。即我个人的观点认为,人外娘的创作应该是在人的基础上做减法,添加非人的因素,而不是在非人的基础上做加法,添加人的因素。这两者相当于从进度条的两端相向而行,虽然都能取得同样的人外度和替换度,但这种创作逻辑的不同就决定了接受与否。这两种创作逻辑在具体表现上的区别,就是上人下鱼还是上鱼下人的区别,如果从人的一面出发,剔除人的要素,自然是一点点由外向内切,绝没有先在中间剜一刀的道理,这样创作出来的自然是人鱼;而如果从鱼的一面出发,添加人的要素,胳膊腿,就算是加上脸和头,也很难动到身子上,这样创作出来的就是鱼人或者人头鱼了。而基于从人出发的创作逻辑,所有的人外要素都是从外向内添加的,哪怕进度条真的走到了90%,依然能保证有一个头胸腹和面部的主轴,这就形成了上文所说的“中轴对位”,也是我为什么会用剁人棍来形容的原因。(创作逻辑这里需要单独提一下史莱姆娘,虽然从设定上讲是史莱姆拟态成人形,但从创作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一个女性角色,然后把肉体替换成史莱姆,所以她依旧是从人出发的人外娘)。而如果反过来,从非人的角度出发,反向进度条,哪怕表现出的人外度只有二级,依旧不过是只站起来的猫罢了,哪怕是看起来完全就是个人的拟态系,戳破幻像也还是怪物(这里暂且不考虑怪物的知性和智慧)。
所以对于个人而言,外化为“中轴对位,宁少勿多”的分类角度,其实就是从人出发异化为非人,还是从非人出发去模仿人,两种创作逻辑的区别。前者对我是可接受的,后者则是不可接受的。也是我认为人外娘与人外(特别是furry)应该有所区别的原因所在,“人外”是非人的,但“娘”是人类化的,她们应该是非人化的人,而不是人化的非人(这种只能用它们)。究其本质,我认为人外娘的萌点并不在于她异化非人的部分,而在于尽管有这些异化的、非人的部分,她们依旧是能让人接受、让人包容、让人去爱的姑娘。而这种对等的感情,应该赋予的对象该是对等的“人”,这里就对应上了剩下的部分“如有例外,灵魂优先”。有趣的灵魂可以超越皮囊,同样拥有对等意志的ta们,配得上对等的感情,称得上是对等的“人”,比如残念拉米亚的亚米拉,比如粉红冰箱。其实真要说的话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但ta们一定都是具体的、有故事的角色,而不是单纯的符号组合(相较之下单纯符合外在条件的人外娘反而空洞了)。不过另一方面,灵魂优先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如果真到了例外的这一步,肉体方面还是不要想了。
个人的理解大概就是这些,也没想到能写出这么多。如果真有人肯看完的话实在是感激不尽,也欢迎各位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