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解读《杨森传》之四:谁跟孙潇做交易

2023-04-06 00:08 作者:36岁退休的拦马书生  | 我要投稿

抖音评论区另外一个高概率的问题是问:在毕业实验之前,暗地里跟孙潇交易,想扶孙潇上位的那个老人到底是谁?为什么没给正脸?最后也没揭晓。

 

B站评论区也有人问:那个人为什么帮助孙潇上位呢?

 

咱就说,无论是谁,但凡心里不瞎,也都知道他孙潇是个什么层次,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扶这个孙潇呢,这不是自讨苦吃自掘坟墓吗?如果仅仅就是孙潇声称可以帮助找出黑衣人原型,就他孙潇那个水准,也不值得相信吧,怎么就促成了这么一桩交易呢?利益点在哪里?

 

这人到底是谁,可以通过视频原文对话找线索:

 

线索一,杨森是隔门偷听到了这次对话的,原文道,他蹑手蹑脚地来到走廊尽头的那个办公室里,可见,对话当时发生并不是在校长办公室,因为校长办公室在顶层走廊正中,即便是见不得人的交易,校长也没必要去别人办公室谈话,大可以大大方方在自己的地盘,所以先排除鮑书堂;

 

线索二,原文说办公桌后面是一张老年人面孔,那就排除了承建、崔木兰这两个年轻人;

 

线索三,原文说那个老人在一张硕大的、两米多宽的办公桌后面,可见这人的职位并不是普通教师,应该是在师资力量里规格很高的人;

 

线索四,原文说,内定孙潇可以做毕业试验主席,是老人本身的主观愿望,是他先找到的孙潇,而非孙潇先找到他,那么,能有这个信息渠道而且这么快就下手的人,一定是校园之内的人,不可能是监委会五人组里二号三号四号那老三位外聘的人。这样一排除就知道是谁了吧;

 

线索五,老人说了,我当时就看好你孙潇这股冲劲儿,当时是什么时候,必然是在这之前,那在这之前体验过孙潇的冲劲儿的,是什么场合?最有嫌疑的就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辩论会。这五个线索叠加在一起,可以推断出那老人是谁了吧?

 

那么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内定孙潇这么个货色,内定杨森不香吗?内定罗晓丹和疯八以及司马兰兰也都没问题吧?可内定的选项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孙潇?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得理解这片土地上的老年人、或者说长辈们的一贯心理:我们多多少少都有体验,长辈们、父母们、师长们、领导们,最最喜欢的是什么样的孩子?听话的、可控的、令行禁止的、让干嘛就干嘛让不干嘛就不干嘛的,可控的孩子让长辈更省心,而且,更容易被长辈利用,因为成本低啊,可以四两拨千斤啊。

 

而杨森也好,疯八也罢,以及罗晓丹和司马,虽然都是很出色的学生,但也都是明显有反骨的人,反骨都长在脸上了,都支出来了,所以这些角色肯定不是长辈能喜欢的,最起码不是毕业实验这种场合能喜欢的。那么日常里谁表现最突出地乖呢?

 

那自然是孙潇啊,给你个舞台,都不用鼓动你怂恿你,他蹦着高要当炮灰,一次又一次主动投身于伟大的炮灰事业,上了沙滩自觉扑倒,给后面的新浪踩着肩膀上去。所以明眼人也都看得清孙潇的这种炮灰宿命和炮灰体质,现在又需要有人当炮灰了,千年炮灰你就上吧,这是你的天职啊。

 

为什么要安插一个可控的炮灰呢,这个不难理解,因为毕业实验是个反天的存在,是推翻了过去很多既有规则的,这是长辈们最害怕的东西,都稳定了那么多年的东西被外力推翻了,他们肯定要努力维持回原状,始终让自己处在最稳定、最可控、最熟悉最亲切的环境里,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最最害怕的就是改变。现在的年轻人都如此,何况老年人群体。所以为了能尽快恢复原有生态,安插一个最可控的炮灰是最佳选择,能控一个是一个。

 

包括毕业试验总控安插白冰,也是这个道理,因为白冰都听话四年了,老好孩子老炮灰了,不用你用谁呢。

 

看完了孙潇的悲剧,回头再去品品水浒传里的铁牛,就知道为啥宋江喜欢铁牛了吧,可控,让干嘛就干嘛,不想留你了,让你喝毒酒,自觉就把毒酒给干了。听话的孩子最省心。

 

平行道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要以为长辈喜欢你,是因为你出色,只不过是因为你可控、你老实,你好欺负,你就是个从内到外如假包换的软柿子,你很容易就会被向下兼容,而已。

 

回到毕业实验里,有了一新一老俩炮灰,首先就稳了。

 

其他不可控的地方就只能哪里鼓包敲哪里了,其他老几位领导都是锤子,留着玩打地鼠的,自己不好出手的,还有校外的人出手,所以明面上各个都是老师,其实各个都是锤子,是为了对付学生,而不是为了成全学生的。

 

事实证明,准备一堆锤子很有必要,无论上层对于不可控的学生还是对于黑衣人的担忧,其实都是有道理的,对吧,他毛根雷和杨森,俩人,最后把校园闹得是天翻地覆不亦乐乎,反骨和反骨的双重登台是老前辈们最害怕看到的一幕。

 

但,必然就是必然。谁让你们的炮灰都折了呢,一阴一阳之谓道,炮灰不中用,炮弹打没了,轮也轮到反骨仔上台了。

 

所以有点猜到为什么毕业试验被提前关闭了吧,其他试点院校的内定炮灰也都被用完了,场面纷纷失控了,只能强制关机,再演化下去就是全面系统崩溃。当然最后还是全面崩溃了,上面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不过这也是常态,就像马书生说的,你再牛再有实力,你做不到我们需要你的时候一打电话你就能瞬间出现,更多时候需要的是自强,是自救。

 

那么,话说到这里,也就捎带脚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校方为什么非要找到黑衣人不可?

其实不是因为要挖出黑衣人干掉黑衣人,正相反,他们太需要在毕业实验这种东西里让黑衣人替自己去干脏活儿了,我们做长辈的不方便出手的时候,可以指派黑衣人去干。所以某些制度,看似是层层选拔人才、挖掘人才,其实在层层选拔什么、挖掘什么,我就不明侃了吧。

 

醒醒吧。


解读《杨森传》之四:谁跟孙潇做交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