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留学之妹妹篇:我和姐姐去哥大

背景介绍 ✦
美本:Emory University
专业:Quantitative Science with Computing Informatics Track major, environmental science minor
录取院校:JHU DS, Dartmouth QBS, NYU DS, CMU BIDA (40% tuition scholarship), GA tech Analytics, Columbia MSBA
最终去向:Columbia MSBA
选校
选校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确定申请master的专业方向了:不仅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 也要考虑未来找到自己青睐工作发展方向。基于我本科专业,我选择往data analytics/science 和 business analytics发展。一开始, 我在网上做了很多 research,然后根据世毕盟提供的详细项目list,选了排名比较靠前的十几个项目。后来在 mentor(毕业于哈佛大学Data Science项目) 和培训师姐姐的指导下,敲定了 10 个项目 (以DS 为主 还有两三个BA的 program),同时合理分配了项目难易度的梯队,包括冲刺段,中间段,和保底段。
申请季
GPA是申请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好的 GPA让你有更多选校的机会。大三、大四的专业课肯定会更难,意味着优异成绩也更难得到。所以,低年级阶段必须拿到较高的 GPA,方便整个四年保持良好的数值。申请的项目可能会对指定专业课成绩很看重,所以也要留意这部分课程成绩。
因为疫情,很多学校的 GRE 成绩都是 optional 的,当然最好还是交一下,可以让你在 applicants pool 里面显得更 competitive。320 的GRE成绩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指标,如果能冲 325 或者 330 肯定是更有利的。GRE也建议越早考出来越好,可以在申请季留出精力和时间专心申请。
文书方面,我在世毕盟的mentor 给了我挺大的帮助。在我写好的每篇文书中,他都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供我修改。前前后后历经自己多次修改润色,直到基本完备,然后再由 世毕盟native expert帮忙语言润色,他们有时候也会提供一些建议,以突显申请者的特征和长处。
大学通常会要求提交 3 封推荐信。我的选择是找了两个学校的教授(都是 major 的老师)和一个实习阶段的 supervisor。我的建议是上课的时候尽量多和老师交流,他们记住、了解你后才能写出有血有肉形象的强推。
网申阶段,很多学校的网申系统可能会有一些特别,会遇到网申填写和选项不确定的地方,这个时候能及时询问世毕盟的培训师,得到实用的建议,能让网申过程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Timeline 方面,我开始申请比较早。因为提早半年毕业,我21 年9月份就先交了一个 JHU DS的春季入学申请(春季入学可选项极少),十一月份就收到offer 了。所以我感觉比较 chill (已经有保底了)。在和朋友、父母、培训师姐姐诶商量后,我打算 defer 这个 offer半年,继续申请 fall 入学的 programs。后面的申请,我是在二月初就交完了所有的application。因为有些学校是 rolling basis的,所以建议是越早交申请越好,递交越晚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或竞争更多。如果申请的学校有 early round的话,就尽量选择在这个时候交申请。也谢谢培训师能在选校后就能double check好每个项目的deadline, 并且能在每个项目截止临近前及时提醒,让时间把控得不慌不忙。
敲定学校
谁的梦想不是offer 收到手软呢?申请季最纠结的时候就是选择自己的最终去向啦。在我的offer 中,最终我在 NYU DS 和 Columbia MSBA 这两个 program 里面选择。NYU DS是老牌 tier1 的项目,课程设置的很完善也很硬核,看记录毕业后很多人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Columbia MSBA 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设置在哥大工学院下,也有商学院的课,而且还有藤校加持。在咨询了很多学长学姐后,最终的决定是哥大 MSBA了。
结语
在我的研究生申请季中,非常感谢我的家人,朋友,还有世毕盟,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让我获得了自己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