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家资本社会化

2021-06-15 17:27 作者:霞屿之困  | 我要投稿

         既然在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家资本的部门垄断或称部门资本,以及全民所有制演化为产权关系极度模糊的单位所有制,具有苏联、东欧诸国,以及中国城市体制的本质性弊端,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国家资本社会化”,即通过明晰国有企业产权,还原劳动者付出的剩余价值,据以建立劳动者资产份额,并以此作为劳动者资本再积累基础的经济机制,以此改造国家垄断资本和官僚政体,发展由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当然不是私有化,而是真正按马克思原意走向社会主义的必要的一步。

        

         国家资本社会化再分配

        

       城市国有资产民营化已经普遍,国家资本社会化再分配也已经有很多经验可循。从改革试验区的操作经验来看,界定企业产权,划分劳动者资本份额是第一步前提,正如股份只是企业资产的一种形式一样,劳动者资本份额也可以表现为股份。可参照的模型和公式如下。

        模型: ∑=(C-I-GF)/En

        公式:LC=[(C-I-GF)/En×AW-H]×P

                 LC=劳动者资本份额( Labor's' Capital)

                 C=企业账面资产(Captial)

                 I=银行借贷投资( Investment from Bank Loan)

                 F=政府财政优惠(Government Financial)

                 En=企业职工总数( Employee Number)

                AW=企业年平均利润率与个别职工劳动工龄构成的系数( Coeffeciancy of Average Interest by Different Working Ages)

                 H=企业提供给个别职工的福利或住房( Social Welfare or Worker's House Distributed by Enterprise)

                 P=职务权重(Wighting of Position)

        即使参照上述公式划分了股份,也只是一种表面化的“骗局”,因为迫使劳动者资本份额成为民间资本再积累的基础,大幅度促进劳动替代资本投入,以高积累率加快经济发展才是第二步要实现的目标。其中的原则是:不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再积累的人,其份额和股份永不兑现。可参考的做法如下。

        第一,由政府财政、税务、工商管理、劳动人事和国有资产管理局等部门合组一个权威性办公室,为国家资本再分配确定劳动者资本份额做登记。

        第二,在原企业中工作的职工可依据经过登记的劳动者资本份额作股,并享受股息红利。被原企业解聘或自愿辞职的职工,可凭份额申领私营、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上述联合办公室通过减免税的办法逐年冲抵该职工份额,同时将冲抵数转账,使之成为政府股份;政府可通过股票市场出售收回的股票。

        第三,被解聘职工若被其他企业雇用,其在原单位资本份额即从账面转入新单位。此时,政府可通过逐年增加原单位税费同时减免新单位税费的办法来转移此类职工的资本份额。

        以上公式和操作步骤尚待更多的实证检验。


作者温铁军,节选,1993


国家资本社会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