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苹果正式进入Apple Silicon时代,M1系列设备大盘点和选购建议

2022-03-20 14:33 作者:数码橘星人  | 我要投稿

真正会被苹果吸引到的只有两种用户:对数码科技完全没兴趣,只想使用方便的主流用户,以及最硬核的科技迷。

因为前者来讲,不需要探索什么“科技知识”就可以感受到苹果的美妙体验;后者呢,则是会在深入研究后被苹果的技术理念和探索所吸引。

现在Apple Silicon的两年过渡期已经快到了,等Mac Pro正式发布就是苹果全面转向Apple Silicon的时代了。这两年里苹果的M1已经发展到M1Ultra这个巨无霸,那么现在也可以聊一聊Apple Silicon的各个产品,以及适合新手的选购问题了。

本篇内容主要是面向想要尝试或升级Apple Silicon的朋友的,如果你已经是十分熟悉Mac平台的硬核科技迷,那么就当盘点来一起回顾一下这两年来Apple Silicon的发展吧。

首先是一切的开端:M1处理器

率先搭载M1处理器的Mac产品有三大类,Mac mini,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几个月后苹果又发布了iMac24。这样M1处理器就是囊括了苹果的全部的入门和主流级产品线了。从这里其实可以看出来一个特点:几乎每个价位上都有Mac台式机和MacBook那笔记本可以选择,配置还都差不太多。。。似乎苹果就是在让用户来纠结到底是选择台式机的Mac还是移动端的MacBook一样。

所以这里也不在制造焦虑了,直接先说结论:对于第一次接触Mac的用户来讲,不建议选择性价比应该是最高的Mac mini

Mac mini

Mac mini是Mac阵营中一直非常受欢迎的产品,M1加持的Mac mini更是直接解决了功耗和发热的问题,现在的Mac mini体积轻巧,性能强大,搭配灵活,价格也十分具有性价比。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Mac mini是非常适合用来体验macOS的入门产品。

但实际上苹果的Mac系统,不单单只是macOS,或者M1的硬件,而是包含了显示系统,键盘,妙控鼠标,触控板,音响系统,摄像头等等的一个综合的整体。对于普通人来讲,使用 Mac并不需要去了解硬件知识,电脑术语,硬盘分区等无聊的问题,电脑也是拿来开机就直接用就好了,甚至小孩子也可以拿来就用。

但Mac mini需要你自己去购买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自己去连接,安装和配置。这对于Mac老用户来讲搭配灵活性价比高,使用起来随心所欲。但对于想体验macOS的新用户来讲,Mac mini却只是在卖硬件了。如果外围配件没有购买到合适的,那么Mac系统的显示,触控,音响等优势,以及即开即用全盘兼容的体验是根本体验不到的。其中比较关键的显示器更是一个大问题,好的显示器太贵,普通的显示器又无法体验到Mac的显示优势。

当然这些可以通过购买全套苹果自家配件来解决,也就是“氪金”,比如搭配购买妙控键盘,妙控板和Studio Display显示器,但这样整体价格会比较“离谱”,一个显示器就已经能买两个Mac mini了。

所以对于想尝试Mac系统的用户来讲,如果你想买台式机Mac,那么请选择iMac24。Mac mini还是留给更专业一些的玩家吧。实际上在苹果官网Mac mini的介绍页面上也可以看出,Mac mini虽然是“mini”,但定位却很“Profession”,搭配的显示器也是专业级的Studio Display,甚至多台显示器。使用场景也是描述为“办公桌化身强大的工作站”的家庭办公室以及音乐创作,数字艺术和标牌等应用场景。

选购方面,首先Intel芯片版本虽然还没有下架但完全没有购买意义了。推荐选择的配置为最低配8+256版本以及16+512的高配版本。Mac mini作为台式机可以比较方便的外接移动硬盘所以就没有特意推荐更大容量硬盘的版本了

既然是由台式机开始,那么就继续聊iMac24吧。

和Mac mini的页面着重表达专业性能不同,苹果对于iMac24的定义,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了:与你的生活如此相融。强调多彩设计,简洁外观和即插即用。iMac24的使用场景也是家庭日用,办公,甚至适合孩童使用。

Mac mini强调了M1在生产力应用的强大性能,而iMac24则展示这个效果无比出色的4.5K屏幕以及支持杜比全景声和空间音频的6扬声器系统,高清的摄像头和录音棚级别的麦克风。这都是说明iMac24是适合主流用户的一部台式机Mac。如果你想买一部Mac台式机入门,那么iMac24才是更合适的选择。尤其考虑到这块显示器的效果和同等级显示器的价格因素,iMac系列其实一直都有“买显示器送电脑”的美誉的。

iMac24发售其实也有快一年了,屏幕效果以及实际使用的口碑都相当不错,适合所有普通用户。选购方面,如果准备选择iMac24作为你的唯一的电脑或者主力机,那么这里更推荐直接上16G内存。毕竟这是一部并不是太方便单独作为显示器使用,但屏幕效果却非常优秀的一体机。笔记本和Mac mini如果性能不足还可以作为便携或mini设备用作专用,但一体机如果性能不足就有些难办了。。。更大的内存有助于让这部iMac24可以更“耐用”一些。

推荐还是要么最低配置并升级为带有Touch ID的妙控键盘,有网线连接的话就升级带网口的电源适配器;然后其他配置直接上完整版M1,更推荐16+512版本,iMac24搭配扩展坞也不算太好看,所以16+1T,16+2T也都是可以选择的。并且全部配置都建议选配妙控板,没有妙控板的Mac真的是不完整的。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Mac系统的SSD性能非常强,并且大容量的硬盘空间对Mac系统的使用来讲会非常舒适,而如果硬盘不足即使使用外接硬盘也会非常影响使用体验,外接硬盘其实更多是权宜之举。所以如果有更大的硬盘的需求那么可以适当增加硬盘容量的选择。

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 13

M1芯片最成功,也最受好评的应该就是这两款MacBook了,其中MacBook Air的好评度还要更高。

作为两款“旧瓶装新酒”的典型产品,能获得这么多美誉完全是靠着M1的硬实力赢来的,也是将M1芯片的优势发挥到最完美的产品。估计在M1之前,没有任何人会相信现在就有笔记本可以实现18-20小时的不虚标的实实在在的续航能力吧!然后这台笔记本还拥有5800U/11370H+MX450的性能,并且在电池续航时性能毫无劣化,还保持了轻薄本的体积大小,同时还能做到几乎无噪音,甚至无风扇的设计吧!最离谱的是这样的电脑并不昂贵,入门版本甚至只要6000~7000元,却有着远超这个价位任何电脑的精湛做工和效果极为优秀的屏幕表现。

尤其是MacBook Air,从出道就是巅峰,直到现在都是一款现象级的笔记本,颠覆了几乎所有人对笔记本电脑的固有印象。

直接说选择建议吧,选购的纠结一般在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 13选哪一款上面。两者的区别主要是MacBook Pro 13拥有一个风扇,在持续高性能的应用时可以有更好的性能表现。这也是等于人为给Pro产品更高的性能等级了,但相对来说,MacBook Air则可以完全无风扇运行,是另一种绝佳的体验。

至于其他的,MacBook Pro 13会多2小时续航,但Air续航已经有18小时了,无伤大雅。再有就是屏幕亮度MacBook Pro 13为500nit,Air为400nit;以及让人又爱又恨的Touch Bar了。这些对体验并不会有决定性影响,更多是提高Pro13的附加价值了。具体选择方面非常容易:如果你看不懂这些参数,请直接选择MacBook Air。如果你看得懂“持续高性能应用”,那么请酌情考虑MacBook Pro 13———或者更简单点,你要想要16G内存就买MacBook Pro 13.

配置方面MacBook Air建议标配的8G内存版本,256G硬盘虽然不大但对于Air的应用范围来讲也勉强够用。需要512G版本则可以直接选择8核心GPU的标配版本,不是说差别很大,而只是因为和7核心GPU版本差价只有300不升级白不升级(笑),就没必要特意定制了,直接买有现货的标配即可。

至于16G内存的MacBook Air则没有太大必要,因为真能用满8G内存的应用,大多数也都是“持续高性能应用”,本来也不算很适合MacBook Air的使用场景的。

MacBook Pro 13的配置建议刚好相反,如果你觉得8G内存也够用了就没必要买MacBook Pro 13(强烈不建议为了Touch Bar去买Pro)。所以Pro 13的配置就是16+512,仅此一款。

原因很简单,8G没必要买Pro,256G硬盘也没必要上16G内存,然后16+1T的价格已经几乎和MacBook Pro 14入门版一样了,而两者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太明显了。

M1Pro和M1Max

然后就是让顶配MacBook Pro 13变得毫无购买意义的产品了:M1Pro和M1Max这两个性能猛兽。搭载在MacBook Pro 14和MacBook Pro 16上。

其中MacBook Pro 14也是个人使用的产品,如果说MacBook Air颠覆了人们对轻薄型笔记本的固有认知,那么M1Pro和M1Max的MacBook Pro 14/16则是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于轻薄全能型笔记本的任何固有印象:

以往我们以为的全能本:2cm左右厚度,1.8~2.2Kg重量,一个SDR屏幕,拥有90W到180W左右的散热能力和与之相衬的硬件性能;用电池供电时性能明显下降;电池=UPS,续航等于没有;因为体积较小,发热和噪音十分明显,满载噪音更是起飞。简单来说就是一部带UPS不间断电源的,带有一个SDR屏幕的,发热和噪音都十分明显的小型ITX系统,随时需要插电源算什么移动端。

那么MBP24/16又是什么样?1.6cm左右的厚度,1.6~2.1kg重量,可能要领先业界到2年以后的miniLED,完美回放HDR的原生10bit屏幕,40W~70W左右的功耗但却是拥有顶级平台的性能,电池供电性能完全不变,17~21小时的续航能力,发热和噪音微乎其微。简单来说就是,这才叫笔记本电脑。

具体的性能如何其实并不需要多说什么了,反正日常做什么风扇都不热,给人感觉就是机器做什么都不费劲。。。和M1相比的话就是CPU性能翻倍,内存速率翻好几倍,GPU提高了2~4倍。而且MBPP14/16的miniLED屏幕极为出色并且还有高刷新率,播放HDR内容时的真实感和通透感是SDR内容很难相比的。因为有如此明显的性能和配置差距,所以MBP13如果定制高配后价格接近MBP14就已经没必要继续选择MBP13了。

至于这么强的处理器都能做什么?为了避免争议还是这样说吧:只能剪视频(手动滑稽)

  • 照片编辑:Adobe Photoshop、Affinity Photo、Capture One、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等。

  • 平面设计:Affinity Designer、Sketch、Vectorworks、Adobe Illustrator、Pixelmator Pro 等。

  • 三维渲染:Octane X26、Maxon Cinema 4D、Redshift、Blender 等。

  • 音频制作:Logic Pro、Ableton Live 11、Adobe Audition、FL Studio 等。

  • 视频剪辑:Adobe Premiere Pro、Blackmagic Design DaVinci Resolve、Final Cut Pro、Motion、Compressor、Adobe Media Encoder、Blackmagic Fusion Studio、Adobe After Effects27 等。

  • 软件开发:Xcode、Unity Editor27、Create ML、TensorFlow、Visual Studio Code、NAG Fortran Compiler 等。

  • STEM 教育:Wolfram Mathematica、OsiriX MD、Shapr3D、CrystalMaker® 等。

那么游戏呢?众所周知,Mac是没有游戏的(认真)

好了,接下来是配置建议:MBP14/16因为配置可以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主要纠结在尺寸的选择上,这点笔者也无法提供有效的建议,毕竟每个人对笔记本的尺寸和便携,重量要求都不相同,关于尺寸这点建议亲自去店里实际体验一下,选择自己更能接受的尺寸即可。

配置方面,MBP14入门版即可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了。如果对硬盘容量和CPU性能有更高的要求,选择标配的满血M1Pro,16+1T即可。在往上就是按需定制了,能买这个级别的电脑的都是老极客了并不需要别人来科普(笑),这里只是提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 从大量测试可以看出MBP14的散热能力极限在于M1Max24核心GPU版本,32核心GPU的版本会存在长时间满载后降频问题,因此除非十分明确使用需求,否则一般情况下14寸建议最高定制到M1Max 24核心GPU版本。

  • 如果需要32G内存,建议可以考虑直接升级为M1Max,差价相对售价来讲可以接受,性能提升则更加明显。

  • M1Max版本轻度使用时因为更多的内存控制器等因素,续航会比M1Pro稍差一点点,但也已经足够强了。这只是提醒一下明确自己的需求,不知道32G内存能不能用到的话那就是用不到,选择M1Pro版本还能有更好的续航水平。

Mac Studio M1Max版

这个版本的studio算是Mac mini的老大哥了,其实更多时替代Mac mini高配的感觉,产品本身也是拥有Mac mini的一大要素:超高的性价比。

14999的价格就能买到M1Max处理器的电脑,这个性价比真的是没谁了,并且对于绝大多数专业用户来讲M1Max也已经是强的有些过分了,这个版本的Mac Studio适合几乎一切想要高性能Mac的用户了!如果是预算充裕的用户想体验一步到位的Mac,比如想找一款Apple Silicon时代的iMac27的话,那么选择Mac Studio M1Max版配Studio Display也是一个完整的Mac系统了。(别忘了选配妙控键盘和妙控板)

配置方面,都这个级别了,按需选择好了(笑)。

苹果的“巨无霸”:M1Ultra

29999起价的超级工作站,其实再说性能已经没什么意义,反正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完整发挥出这套系统的性能吧。。。这里也就是夸一句苹果的双路方案,相比传统的“胶水”多路CPU系统来讲,苹果的可以说是“激光焊接技术”了。

这套系统适合什么用户?适合正在使用Mac Pro的用户。。。不过苹果已经在发布会留彩蛋了,Apple Silicon的Mac Pro很快也会来的,到时候还会有比M1Ultra更劲爆的性能怪兽吧!

M1Ultra的购买建议就是。。。普通用户别买,不知道这套能做什么的就别买,这套系统能用得上的大佬会第一时间入手的。。。如果普通用户实在预算太多,买M1Max版本的一套,然后把Studio Display显示器换成Pro Display XDR不香么?哦对了,就是M1Ultra最合适搭配的显示器也是Pro Display XDR,怎么说呢,这么强的系统,当然也要有完整的HDR制作能力才说的过去吧,这需要XDR显示器。

尾巴

从M1到M1Ultra,如果你正在使用Apple Silicon平台的Mac,你的体验如何?如果有发现一些优缺点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那么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次再见!


苹果正式进入Apple Silicon时代,M1系列设备大盘点和选购建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