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心理:如 何 进 行 爱 的 沟 通 , 人类的一切问题及解决方案都来源于爱
我们是否留意到自己,觉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样影响他人的?有的情绪可能跟我们在一起很久,我们太习惯于这个情绪,当孩子在讲某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就会很愤怒,会发火;他人在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开始难受,就开始悲伤;遇到一些未知的选择时,或者有压力时,我们就开始恐惧。恐惧有很多表现,会担心,会焦虑,会犹豫,会没有立场…
“在这时,我们需要心理学引导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今晚盛时光开讲的原因之一,赤橙心理想用心理学影响更多人,带来更多的力量。”在由盛时光书店主办,赤橙心理承办的《如何使用爱的语言——家庭沟通技巧》的沙龙讲座上,主讲人粟俊导师为我们带来了有关爱的分享。
爱的语言与爱的沟通

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一幕,母亲和孩子跌坐在马路中央,母亲不断地孩子哭着诉说自己对孩子的爱,但孩子却和母亲嚎啕控诉:“你知道我多为你着想吗?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不爱我”“你们不知道我有多努力,凭什么你们只看到你们想看到的?”
遇到“爱”这个主题时,多数人第一反应通常都是表达些什么,也就是使用什么爱的语言。在赤橙体系里,我们注重如何使用爱的语言,即我们要如何进行爱的沟通。
回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会和在意的人起冲突,我对陌生人我可以笑一下,我可以脾气很好,我们在外和善但是对内就会变得严格,是我们觉得对方不重要吗?显而易见是否定的。其实,人类的一切问题及解决方案都来源于爱。
最关键的就是我们会对爱的期待太高,因为爱他,所以期待特别高,但这是一种没有告诉他的期待,“你应该是怎么样的,你要对家庭怎么样,你的事业要怎么样”,我们拥有自己的设想,但没有把这个假设交给他,他就会不知道,结果当他的做法稍微不符合期待时,就会有冲突的产生。
冲突是因为我们在意他,对他有所期待,爱他,重视他,就会对他就跟其他人不一样。所以爱的反义词不是恨,恨是爱的特殊表达方式,爱的反义词应该是冷漠。
很多人会觉得,我已经很坚定的表达对他的爱,我对我孩子很好,他知道我爱他,可是他没有改变,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核心在于,可能我们还是更爱自己。看重长辈的身份,看重自己的观点,爱你的情绪,爱面子,更爱的是抒发自己的情绪,但是并没有真正关注到他。
所以说爱的态度这个问题很重要,那么后面部分就是解决方案,真正的把这个事情解决的是,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爱。
——电视剧片段
实例 ——纪录片《在人间2笼中鸟》

“一个年轻女孩独自坐在病房,呆呆地看着窗外。病床柜子上放的是《外国法制史》和《怪物大师》。她是大二法学专业的学生,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时很冲动,抑 郁时却想伤害自己。她的父亲无助、忧愁地走到护士站,手上拿着女儿写的信——《致命的无聊》,信中写道:‘我不想做你的洋娃娃任你打扮,让我回去吧,回去上课,我想开心大笑,想放声大哭,爸爸,带我离开这里吧。’”
女儿对父亲的控诉字字诛心,字字泣血。面对痛苦的女儿,父亲满怀着歉疚却无从诉说,“你听医生的,在这好好的。”其实到这里,不少人觉得女孩是一个正常人,认为把孩子一个人留在精神病院是对孩子的不负责和抛弃,毕竟在女孩看来也是这样。
但事实并非如此,父亲一个人默默孤身从医院回家,“这种病说实在的,主要是我造成的,我和我妻子的关系不是很好,特别是从她两岁开始,我就争争吵吵啊,甚至打架,这样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这个关键点在于女生情绪激动的时候,当她说“我得一个人来呆在医院,我爸爸不要我”时,女孩的感受是真实而且敏感的。父亲他没有表达出来,但这一刻他必须、一定要表达他的爱,让女儿感受到自己的爱,如果这个时候空缺了,就约等于在对女儿说“我没有那么爱你。”
举例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想说明:我们爱着的人,他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是需要陪伴的。比如说一个人他升学,他第一次奖状,他第一次演出,或者他失意的时候,陪伴在他的身边,如果没有这样的时间,我们至少要表达我们是很遗憾或者是我们想陪伴他的情感,他才能够接受到“爱”,这个时候他就感觉到我们的陪伴。
再举个例子,比如对0~3岁的孩子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晚上哄孩子睡觉,全心全意地看着孩子让他入睡。当代家长都很忙,因为要工作、要走市场等等,没有很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父母可以半天一整天都在工作,但是0~3岁的孩子在入睡前,只要把他抱起来,然后抱起来到全神贯注的不要看手机,不要看电视,焦点在自家可爱的宝宝上,父母一直哄到睡着,睡着那一刻把孩子放到床上,这个就是关键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会特别有安全感。
不管是员工管理,还是家庭教育,或者说与客户接触,其实都是在外面开始去做,所以我们用大白话说可以看到自己的为人处事,而心理学是如何让它卸下心防,放下自我保护,故事里的女孩所经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试探,女孩需要得到爸爸的回应:爸爸你是不是爱我?
这个试探的结果被否定了,就会不及格,会被放逐我的心中很远的位置。但你如果能够通过了这个试探,便能得到我坦诚的爱。
心理诊断的三个阶段

如果进入了第三阶段,大脑皮层褶皱的形状和方向就可能发生变化(如图中红色褶皱),由此影响到神经系统。
片中女孩的病情属于精神障碍,需要药物干预才能保证健康的生活,因此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是最佳选择。对于心理疾病的诊断,我们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 学习或者工作中遇到了卡点或困惑,内心处于疑虑、困扰的阶段;②由于阶段一的困难使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受到了影响,例如失眠、不规律饮食等等;③由于长期压抑的心情或者外部原因是的大脑皮层或者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障碍,癫痫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对于大众认知的心理疾病,通常就是第三阶段的精神障碍,此时已经是受损伤极大,难以治愈的疾病,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治疗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但我们需要认识到,身体的健康不意味着心灵的健康,如同故事里的女孩,她既需要懂 父亲爱的传递,也需要心理的疏导。
其实,在最开始我们就 可以为有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支持他们,疗愈他们,这也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之一。人人都需要心理学,我们完全可以学习这些知识,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提升身边人的价值。此刻我们学习所影响的不会局限于孩子,对于家族,我们会影响爱人、会影响父母......在赤橙,疗愈的目的不是疗愈本身,而是更好地去向未来。
赤橙心理也与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交流学习,院方也在号召医护人员要多读多看心理,将心理学与疾病治疗相结合。




有关沟通的技巧
我们在沟通的时候,表达的是我们的情绪,而不是用情绪表达。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我爱你”。
我们需要看到沟通的目的在于建立心灵链接的支持,创造可能性而非要改变的对方的看法,强调我是对的。其次,沟通有两类因素,一种叫语言因素,一种叫非语音因素,上述的这叫非语言因素。
语言因素的技巧很简单——复述,在沟通时,很多语言对客户也是,跟孩子沟通也是,表达:你刚才的意思是-----,对嘛?
对于非语言因素,就有四个需要掌握的要点:情绪、语音语调、肢体语言及表情。
+ + + +
01
第一点,情绪。 情绪其实是我们自我觉察的一个重要途径,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先不要急着做,只有你自己想怎么样,如果要做的话,此时情绪是什么样的? 这个情绪也会影响到对方,那个人的创造的便是什么情 绪。 像照镜子一样看看自己的表现。 我们现在的情绪是冷漠的,那么回应我们的就会是冷漠; 如果我们是积极的,回应我们的就是冷漠。
+ + + +
02
第二点,语音语调。 这里强调的就是表达时的平稳和有力。 当我们的语速越快越着急,越容易附有怨气,而我们语速越慢,便越稳重,如同儒家思想一样。 它就是慢,它也喜欢言简意赅,比如《论语》,他的内容很丰富,但他用的词是很简练的,越这样越长的慢,包括朗诵诵读,就是要慢,才会理解其中的意思。 慢才是重点,所以作为领导或者是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该要重要的话要放在一起,慢慢表达。
+ + + +
03
第三点,肢体语言。类似于我们的手势、身体的动作,比如聆听时身子的表示信任的前倾或者表达防御的抱臂,都是我们表达和传递自己沟通内核的方式。
+ + + +
04
第四点,表情。比如要靠近他,看着他的眼睛,用眼睛看着眼睛去沟通,对方就能感觉到你的情绪。因为当你停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的时候,就会让人感觉到你现在讲这番话是你很想在这里对我说的,它是一种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