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努力,为什么没考上情校河北经贸大学?
夏夏 夏夏读万卷书 2023-07-25 17:30 发表于上海
高中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高中三年的我很拼,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因为我的大学梦是河北经贸大学,对象已就读的大学。
摄于2019年运动会高(二)十五班
ps:看我们的班班笑得多开心
高三是辛苦但也充实美好的一年,每天早上很多时候都是我开的教室门,这样可以比别人多一会儿晨读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早读前喊激励口号,我也上过一次讲台,当时班主任吕老师让我们可以自愿上台带口号,那次上讲台是唯一一次我不感觉害怕的上台。
高中语文老师是遂川中学的才子,我上他的课时常瞌睡,老师讲课很精彩,内容很丰富,只是我太疲倦了。于是上他的课我时常站起来听课。
中午午餐时间,避免食堂人多需要等,我总是会先写半个小时作业,才和闺蜜婷相约去吃饭,也是那时候落下了胃病,太饿了突然吃多相当于暴饮暴食了。
高三的我,是痛苦并快乐着,真的用劲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每次考试结果平平,付出好像没有拿到想要的结果。 包括高考成绩也是平平,没有发挥失常也没有发挥超常。 我时常为此感到苦恼。
因为我的情校要我上一本线才能上,我时常绞尽脑汁,在哪个科目上要提多少分,我才能够上那个学校,才能追上对象的脚步。
记得有一次晚间新闻,新闻播报河北省柳絮纷飞,闪过了河北经贸大学的大学校门,班友纷纷扭头看向我。 是的,大家都知道我的情校。
后来的我,实在没有勇气复读一年,所以选择了离河北对外经贸大学比较近的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工学院,缩小了和对象的异地距离。
上了大学,大一迷惘,大二努力追赶,大三考研,大四准备毕业。 经历的考研,让我充满了无力感。 首先是考研不再有老师会带领学习,全程只有自己准备,包括考研资料,备考计划等等,刚开始我给自己拟定了一个大概的计划,边准备边改进自我感觉还不错。 直到三级笔译考试考下来54分,我的心真的刺痛,因为我自我感觉准备还不错,却比身边朋友都低。 枉费我练习了那么多翻译啊!
深究原因,当时我只知道自己练习了很多英译汉新闻,跟着友邻的新闻学习然后翻译,自我感觉很不错,可是三笔的成绩,让我自我怀疑了。 是我不合适做翻译吗?
后来反思练习翻译的过程,首先改翻译是根据错误来去扣分的,所以英译汉如果出现语法错误这些肯定会扣很多分,而我翻译速度一加速,会出现较多错译,其次,自己汉译英方面只是学了很多翻译方法,并没有多练习,方法没有用于指导实践。这些是自己当时反思的结果。
再往后考研成绩出来了,比初试分数线低7分,又是当头一棒,和高考还有三笔考试一样,为什么我努力了,却总是没有结果呢?
直到我读了《自我关怀的力量》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如果你想在马拉松比赛中获胜是为了良好的自我感觉,你对跑步本身的热爱会变成什么样呢?你并不是因为热爱这项运动而参加比赛,而是为了获得高成绩,低于A,而经常得D的学生一旦获得C便会十分高兴。爬得越高,就会摔得越狠。
珍妮喜欢古典钢琴曲,并于四岁开始学习。钢琴是她生活中最大的乐趣,带给她无尽的安宁与美好。然而,当她还仅十几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开始让她参加各种钢琴比赛。突然间,弹钢琴变得与音乐无关了。能否在比赛中拿到第一、第二、第三名,才是她弹钢琴的动力所在。如果没有获得好的名次,她就会体验一种无价值感。她越努力练琴,比赛结果反而越不好,因为她过于关注比赛而非音乐本身了。当她进入大学后,珍妮放弃了钢琴,因为钢琴不能再给她带来快乐了。这样的例子在艺术家和运动员身上时有发生。一旦我们将自尊完全建立在结果上时,原本的快乐就变成了痛苦。
你看,在书里我找到了自己多年不解之谜。我学习太在意结果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毫无快乐感。因为我想考上大学,这样可以得到家人的肯定和赞美(我太渴望家人的认可了),可以去对象的大学,但是过程中的备考学习自己却很少有学习的享受过程,如果我学习的动机变成了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结果也许会完全不一样。
幸好,现在的我揭露了自己的秘密,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请反思自己的行为动机,动机是正向为了自己,结果自然而然会让你满意。
假如你学习的动机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好奇,而不是一个分数结果,老师家长认可,你收获的结果一定不错;假如你减肥是为了身体健康,而不是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减肥一定更容易坚持;假如你意识到工作可以带来自身价值,不单单是为了赚钱,你会工作更有快乐感。(隔壁室友妈妈退休了,我问她上班好还是退休好,她告诉我那肯定上班好啊,不然就感觉脱离社会了。)你看赋予工作更多意义,工作也可以是充实快乐的。
如果你和曾经的我一样,时常感觉付出和结果不成正比,请反观自己的动机!希望我们的付出都会有相应的成果。为此我准备备考英语三级口译,不过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是去发现对英语的热爱和好奇,我们再来看看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