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金石教育摄影技能干货分享||光影艺术与建筑艺术结合之美
在繁华的城市中,矗立着无数精美的建筑,它们或老旧或新奇,各自散发着不同的魅力。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最能彰显文化特色的载体。
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时代孕养着不同的文化,正是不同的文化,影响着建筑的形态与气质。自古以来建筑都是人类艺术发展的结晶,是无数艺术家们集大成之所作。
所以关于古今建筑的摄影创作一直是摄影界重要的题材。
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下光影艺术与建筑艺术的结合,会带来怎样的震撼。
相机选择
在选择相机时,建议备好广角镜头。城市风光拍大场景较多,广角镜头利用率90%以上,比如18mm、16-35、14-24,18mm定焦的优势在于畸变小,大光圈也能拍摄星空银河,最近我的作品是用的松下18mm 1.8。

松下S5 + 18mm 1.8

松下S5 + 18mm 1.8
也可以用长焦镜头拍摄单体建筑,比如拍摄楼房、桥梁等,85定或70-200比较常用,极少情况会用400mm。
这张中国樽是爬楼拍摄的,带的是85mm镜头,因为轻便、大光圈也能兼顾夜景人像,如果85mm焦段不够,我会带70-200,像100-400这种焦段我用的很少,因为画质和光圈确实比70-200有差距。

松下S5 + 85mm 1.8
城市日出日落
拍摄逆光要根据场景考虑光源的方向,也就是日出和日落哪个更合适。如果方向都合适就考虑细节和拍摄是否方便;比如香港太平山顶,机位朝东所以只能拍摄日出的逆光,我拍摄时正好赶上低气压,云就形成了上下分层的景象。广州猎德大桥机位,特点是CBD的玻璃幕墙质感,日落的光线才能直射大楼。

松下S5+18mm 1.8

松下S5 + 18mm 1.8
这张是广州大塘村的早晨,侧逆光拍摄,拍摄时正好有一只小船划过,顺手带入画面之中,整张照片立刻增添了些许人文气息。
城市建筑
建筑题材,要捕捉建筑物细节表达局部有特点的线条和结构利用特殊角度的构图,表达独特视角拍摄时,要考虑环境光的影响和畸变。北京丽泽SOHO它是东西方向镂空的建筑,所以我们要寻找最佳光线角度,我4天在不同时间去了4次,中午房顶有星芒,但色彩一般,下午阳光把室内渲染成暖色,最终我选择下午4点拍摄。

松下S5 + 18mm 1.8

喀什老城的窗户,每条街的窗户形态不同,不仅要挑选样子,也要看好光线,顺光拍摄窗户,会有被照亮的光感,为了减少垂直变形尽量站到马路对面拍摄,用中焦段拉近,后期拉伸变形。

广州大剧院下沉广场从广场的门洞拍摄,框架构图需要曝光合成+景深合成。拍摄时要给四周留下空间,方便后期校正畸变和裁剪,18mm定焦畸变控制要好很多。

广州大剧院地上广场日落拍摄,建筑物有明暗层次突出立体感并和前景形成对比,竖构图仰拍,畸变较大后期用变形工具拉伸畸变。

松下S1H + 24-105f4
此机位拍摄于重庆龙门浩老街,导航“既下山sunyata酒店”门口左手边的台阶上去就是机位,使用景深合成和包围曝光拍摄。

重庆光环购物中心,依靠天花板的线条表达结构,所以选择中午拍摄,光影最明显,后期成单色搭配更突出结构。

松下S1H + 24-105f4
重庆隆鑫花漾四季,外形很像香港的彩虹村,但我认为比彩虹村更有立体感,线条看似无序,其实内含规律,机位在九龙坡区经纬大道1399号,在天桥上用中长焦拍摄。
夜景车轨
车轨不是主体,只是前景,我们要寻找有特点的主体,拍车轨不需要减光镜,夜景中曝光时间本来就长。快门时间根据绿灯时间决定,要比绿灯的时间短一点,因为匀速行驶时车轨才顺滑,所以去掉起步和停车的时间,要拍摄车的尾灯,色彩更好。

广州猎德大桥航拍,大桥的车轨作为引导线。

北京银河SOHO爬楼机位,两侧的车轨作为框架包围主体。
黑金、蓝调城市
黑金不是真的黑,绝不是降低饱和度到黑白,而是低纯度的蓝灰色,也就是“金属灰“。黑金照片建议拍摄局部建筑,因为大场景灰色太多会压抑,选择玻璃幕墙建筑更好,容易体现金属质感,上图拍摄于天津信达广场楼顶,用中长焦拍摄,车轨作为前景引导线;

所以城市风光摄影对器材要求不高,也不涉及很难的拍摄手法和画质问题,非常适合初学者通过城市风光来入门,主要就是找到吸引人的主体,可能是一片建筑,也可能是局部细节,然后在最佳时间去拍摄即可。简单的题材想要表达出新意,也考验摄影师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