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劲
理论上或许我应该塞知乎,但是好久没去了,还是塞b站吧。
这破寸劲,不知道到底是指哪种,咏春那个,和李小龙打出来的,完全不一样,所以许多人在网上谈“寸劲”,我都得想半天是哪个。
李小龙的寸劲是高级货,咏春的寸劲接近于惊炸,李小龙是吗?明显不太一样。
他表演的截拳道的直拳,是有暗劲的,是拧撑的,是强大的桥功,加上完美的动力链,形成的力量。
说句简单点,李小龙的直拳,更接近拳击的发力+南拳的桥功。
李小龙传闻疯狂苦练握力,这就是桥功的一个锻炼的地方,白鹤和洪拳,都有爪扣练习小臂的动作,这样桥功才有力到小臂,而不是只是三角肌。
要练李小龙的寸劲,得先学拳击动力链,或者,咏春高级习练者也会,力从地起,依次传递。
有人认为咏春只是会日字冲拳那种寸劲,那是不可能的,偏马的时候你不可能还用最常见的冲拳。
但是也不知道是叶问电影还是怎么回事,现在讲咏春寸劲,说的都是短距离一个弹抖的发力,说李小龙的截拳道寸劲,都是背后发力,这种说法很神奇。
弹抖那个是打快的,还有打狠的呢,其实发力和拳击差不多。
李的寸劲是以拳带身,所以拳速很快,但是节奏很不人性,所以学起来很困难。
怎么做呢?
八极拳虎膀,就是这种寸劲的做法。
出拳的时候,拳头先起,奔向目标,在手臂几乎要伸直的时候,身体一个转身发力,手臂用桥功变得坚硬,就能很好的传导转身的力道去拳头上。
为何不容易?因为这个动作是两个节奏,拳头抬起奔现对手是肌肉放松的,快中的时候才全身一紧转身发力,这个非常考验对节奏的把握,练习的时间要很长。
具体就是看李小龙留下的那个在空手道大会上的影像,手臂出去了,身体是不动的,到最后快中的时候,身体才前压转身,传力出去,把人击飞。
现代搏击有没有这种?没有。为何?性价比低。
辛辛苦苦学发力,会浪费选手很多时间,更何况这是巧劲,有时候功大欺理会更简单些。
难掌握的在哪,在拳头快中时候,转身的时机。
传武很多这些技巧,但是对节奏把握要求太高,古人有什么好办法呢?
他们有一种危险的办法——呼吸法。
八极有虎豹雷音,洪拳有哈气啥的,除了强身健体,换气以外,利用呼吸作为记忆节奏的方法,也是一大特色。
一呼为一拳,或者说一个动作,然后速度和节奏可以自己设计,这样下次形成了呼吸记忆,一呼吸拳法就能直接打出去了。
问题?所谓最大的问题就是你不是按照你自然呼吸来配合的,你是用呼吸来配合你的拳法,那久而久之,你一打拳,呼吸节奏就会被拳法节奏影响,而混乱不堪,这就是呼吸法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心急”。
心急呼吸就急,你练拳的时候按照急迫的呼吸节奏来记忆,和人动手的时候还没打就心烦意乱了,还打个蛋啊。
所以没啥事还是苦练吧,别用呼吸法,因为效果其实并不会相差太多。
拳击泰拳踢拳都有对应的呼吸法,和跑步一样的,是有规定节奏,而且千锤百炼训练好的,就算不心烦意乱,岔气也是要命的,所以学习呼吸的时候最好有人监控你的节奏,还有,慢慢来。
但我还是不建议学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