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竟然是红楼梦爱好者 揭露女王泡面红楼梦是禁书谣言
近年由于泡面女王和鬼本团伙的炒作,很多不了解情况的文史小白竟然都以为《红楼梦》在清朝是禁书,因为主题反清复明被满人禁,这跟清朝历史背道而驰,相反清朝满人是《红楼梦》阅读传播的主要群体。红楼梦在清朝广泛传播,并没有一起文字狱涉及红楼梦。
造成这种谣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近年来对清朝的妖魔化,对文字狱的夸大。反清复明民族情绪高涨等等。文字狱,在中国古而有之,例如周厉王“防民之口”,秦始皇“焚书坑儒”,东汉“党锢之祸”,北魏“国史之狱”、北宋“乌台诗案”等。不过,中国的文字狱的顶峰还是在明清时期,尤其是在明朝最为严重。这和明清两代的统治有很大关系。明朝的文字狱多是禁锢自由、“异端”思想,而清朝的文字狱主要是打击反清言论,和打击朋党。
朱元璋开了个文字狱的坏头,明朝的文字狱集中发生于洪武年间,此后是断断续续发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号召天下儒生为新生王朝服务,然而一些儒生竟然怀念元朝。针对这种现象,朱元璋就采取杀害、抄家的办法,逼迫他们效忠。
而朱元璋试图拉拢儒生,又遭到了武将的不满,武将们便暗中挑拨、讥讽、污蔑,最终导致文字狱的发生。明朝初期投靠朱元璋的文人,几乎都死于朱元璋之手,例如当时鼎鼎有名的“吴中四杰”“明初三大家”都基本遭到了朱元璋的迫害。
高启是“明代最伟大的诗人”“明初诗人之冠”,此人孤高耿介,厌倦朝政,不羡功名利禄。他写的诗豪放奔腾,具有浪漫主义气息。他曾经是张士诚的幕僚文人,自然也遭到朱元璋的猜忌。他辞官之后,居住在江南。后来苏州知府修建府邸,就请高启来写上梁词,高启就写下了一篇《郡治上梁文》。苏州府治原本是张士诚的宫殿遗址,而高启在文中有“龙盘虎踞”一词,朱元璋便以此为借口将高启腰斩,并且牵连了许多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鬼本粉丝最喜欢说的一个论点就是林黛玉薛宝钗合用的判词来自高启的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不知道他们知道高启的下场以后作何感想,还能不能大言不惭的“反清复明”。
朱元璋建立厂卫制度,对文人进行严密的监督。诗人钱宰在家里写下一首诗:“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就是发一点上班早的牢骚,竟然被朱元璋得知。第二摊上朝,朱元璋说“昨夜做的好诗,不过有一个字用得不好,我已经帮你改过了。”吓得钱宰跪地求饶。
朱元璋喜欢捕风捉影,大臣稍微不慎,就可能因为一两个字而被杀。到洪武晚年,稍微有名气的文人都基本被朱元璋诛杀,因此朱元璋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杀文人最多的皇帝。他读到《孟子》,其中有“民贵君轻”之言,结果朱元璋大怒,下令将孟子牌位撤出孔庙,删改《孟子》一书,只留下三分之二。
现在已经无法统计朱元璋到底发动了多少起文字狱,光是《百度百科》统计的就多达20多次。洪武年间,文人朝不保夕,陆续辞官归隐。由于“寰中士夫不为君用”的刑法禁束,隐居的文人也是噤若寒蝉。当时,“吴中三高士”之一的王宾精心研习医学,以逃避征辟为荣,可见当时文人的心态了。

到了清朝,满清入关,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巩固政权,把火力主要集中在有人“反清复明”上。但红楼梦却和反清复明完全不沾边。
红楼梦这本书最先刊刻,补足了后四十回的高鹗是旗人。
最早有阅读记载的人是满人,永忠有《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永忠姓爱新觉罗。
富查明义和袁枚阅读过《红楼梦》,明义说:“曹子雪芹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造,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抄本焉。”明义是满人。嗣后介绍曹雪芹的,主要也是旗人。如西清、裕瑞、梦痴学人、英浩等。
《红楼梦》的传播是以北京为中心的。郝懿行《晒书堂笔录》卷三就说:“余以乾隆嘉庆间入都,见人家案头必有一本《红楼梦》”。毛庆臻也说:“乾隆八旬盛典后,京版《红楼梦》流行江浙”。可见北京在《红楼梦》的传播上居于中心位置。
嘉庆二十二年,得舆的《京都竹枝词》把《红楼梦》之流行视为京城特殊景观:“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做鬼且神仙。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张子秋《续都门竹枝词》曰:“《红楼梦》已续完全,条幅斋纨画蔓延,试看熟车窗子上,湘云犹是酔憨眠”。
乾嘉时代流行《红楼梦》的风气,延续到光绪,读《红楼》谈《红楼》仍是北京特色。徐兆玮《游戏报馆杂咏》:“说部荒唐遣睡魔,黄车掌录恣搜罗。不谈新学谈红学,谁似蜗庐考索多?”自注曰:“都人士喜谈《石头记》,谓之红学。新政风行,谈红学者改谈经济。康梁事败,谈经济者又改谈红学。戊戌报章述之以为笑噱”。李放《八旗画录》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足证《红楼梦》之流行,乃至出现“红学”一词,主要是北京士大夫们提倡出来的。甚至纵观现存的红楼梦抄本,几乎都与旗人有关。包括蒙古王府本,亦是蒙旗所传。
徐珂的《清稗类抄·著述类》还提到一个故事:
其书每页之上均有细字朱批,知出于孝钦之手。盖孝钦最喜阅《红楼梦》也。孝钦就是慈禧太后,直到最后,清朝统治者仍然在阅读《红楼梦》,它根本就没有被怎么禁过,相反,它一直被或者隐秘或者公开的追捧着。
有人说今天女王泡面等人搞出来那么多“反清复明”的诗句,“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怎么清朝统治者不去抓曹雪芹,不去抓高鹗,程伟元。答案只有一个,首先满清统治者不是白痴,他有脑子。朱楼本来就是个诗歌意象,唐代诗人就写过金玉朱楼水岸。难道唐代人就能穿越时空反清复明吗?
早春桂林殿应诏
唐·陈叔达
金铺照春色,
玉律动年华。
朱楼云似盖,
丹桂雪如花。
水岸衔阶转,
风条出柳斜。
轻舆临太液,
湛露酌流霞。
其次清代文字狱的主要查经史子集四大类,也就是正统文学,清朝红楼梦的地位跟三国水浒差不多,就是个通俗读物,小说的地位是非常低的,我们今天说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说历朝历代的代表文学,实际上明清时期小说的地位是很低的,到了民国时期,梁启超先生最早发现红楼梦小说的价值,鲁迅胡适等人肯定了小说红楼梦的价值,才有今天红楼梦的地位。由于红楼梦在清朝的社会地位低下,他甚至都不配成为文字狱审查的对象,清王朝的几起有名文字狱牵扯的都是名人大官,涉及政治斗争,根本不是曹雪芹一介平民就配参与的。
总而言之,红楼梦有今天的乱七八糟的解说局面,完全和钱脱不了关系,从最初的程高本发行是为了卖书,到今天什么女王泡面,大车轱辘,榴莲菌,何莉莉等等一干人等,都是为了出名牟利,你以为他们是爱红楼梦吗?他们更爱红楼梦视频给他们带来的热度和视频流量换来的金钱。我并不否认他们通过视频来赚钱的行为,我只是觉得不耻他们为了博取眼球,昧着良心说话,歪曲抹黑曹雪芹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