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性?中医观察,自然界凡潮湿发热的地方,就发霉,就张出
中医为什么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性?中医观察,自然界凡潮湿发热的地方,就发霉,就张出不好的东西来,就腐败发臭。那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难道就不会潮湿发热吗?身体某个部分,既有湿气,又有热气,那就是湿热。自然界的湿热,滋生腐败。人体内的湿热,当然也就要导致疾病。所以说,体内湿热严重的人,嘴巴是臭臭的,皮毛是油腻而且长疙瘩的,舌苔是厚腻发黄的,身体就容易有炎症,甚至生癌症。最典型的,就是现代医学语境下的前列腺炎。它很多时候就是湿热所致,患者感受就是局部的坠胀、隐痛、尿频尿急,并且在喝酒之后容易发作。因为酒就是湿热之物啊。
再比如说,中医观察到,自然界的火都是向上窜的,火苗呼呼地往上走。这就意味着,人体的火也会往上走。所以说,人的上火症状,集中体现在头部。比如说头晕脑胀,比如说口腔溃疡,比如说耳鸣眩晕等等。那怎么才能去火啊?古人发现,一小堆火点燃,想要灭火,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大石块一压,火就烧不起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金石之物重坠,能震摄敛压浮越的阳气。所以,中医学才考虑到用磁石清肾火,用朱砂来清心火。事实证明,这都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你看,这就是中医的思维,它是从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的,把人严格地作为自然界的一份子。这样的思维,是谦卑的,是谨慎的,因此也是接近科学的。
什么是科学?从某种程度来说,所谓科学,就是合乎规律。合乎规律的东西,就是科学的东西。中医学合乎规律吗?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医学中的症候学。比如说,中医常说的心血虚症候。心血虚证,主证就是心悸、失眠、面色口唇发淡,展开来说,就是心悸怔忡、头晕多梦、失眠健忘、面色淡白或者萎黄,口唇淡白,舌色发淡,脉象细弱。告诉您,这就是规律。现代医学中很多心律失常、贫血以及神经衰弱的患者,证属心血虚的,几乎无一例外地体现为上述现象。中医学把这一症候特点归纳提炼出来,就相当于总结了其规律,并且总结了调治方法(当归、熟地、川芎、芍药)。遇到这样的症候,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调治,就用这样的思维来认识。这就是科学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