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2课时)
导入:听众可以是爸爸妈妈,你来读给听众们听。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的景物特征,把握作者的感情,明确朗读的感情基调。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景物的画面美,读出画面感。

【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确定感情基调
1.我感受到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的,老舍对济南的冬天持有——的感情, 所以我想用——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全文。
2.体会感情基调,确定第一段的朗读重音。
3.借助重音,关注感情基调的呈现。
【注重首段】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结论:温和、闲适的感情基调
【体会感情基调】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借助重音,关注感情基调的呈现】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注意:重读的词语只是稍微多用一点力气;停顿要自然;语速要适中

【学习任务二】品读景物,读出画面感
1.文章描绘了济南冬天里的哪几幅美丽图景?朗读时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能给这些图景命名吗?
山:2、3、4、5段
水:6段
小山图——小雪图——冬水图
阳光朗照图——小雪覆盖图——冬水绿藻图
【小山摇篮图】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小雪初晴图】秀美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空灵水晶图】生动、清澈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结论】根据内容感知图景、根据景物特点感知图景
2.品读图景,设计朗读方案。
欣赏小山摇篮图的第一部分,并标出重音和停连。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轻柔舒缓,独处想象的意味)
欣赏小山摇篮图的第二部分,说说你对朗读方案的理解。


小山摇篮图的朗读方案标注

【学习任务三】揣摩风格,读出独特的交流感
(一)你觉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哪些方面,让读者有一种交流感?
景物形象:冬天的济南是一个小孩
作者视角:全方位可以感知
蕴含感情:呵护、欣赏、喜爱
(二)作者将哪些形象人格化了?与交流感有何关系?
1.将下列语句进行对比,说说拟人修辞如何体现出了亲切的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比较:蓝天下一个有山有水的老城,在春天到来前,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有一种温柔不忍打扰的味道,是一种理想境界。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亲切的感觉。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 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比较: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没有使用修辞的句子,只是单纯的介绍,少了韵味和美感。像人一样有爱心,让人觉得被安慰和安抚,有一种亲切之感。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比较: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点儿粉色。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比做害羞的面色,含羞的状态引人注目。
2.请你为刚才三个拟人修辞句写写简单的朗读脚本,并试着朗读出来。

朗读脚本,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是比较适合初中生使用的。
3.除了这三个拟人句,你还对文中哪些修辞句印象深刻?选 1—2 句,试着分析,并依据 分析说说你想怎么读这些句子。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把雪景比作水墨画
(三)体会景物描写中的交流感
1.下面是以文中的景物为形象写的简短对话,你能仿照这样的对话感觉,再写一组对话 吗? 示例: 垂柳对冬水说:“别冻上啊,我还要照照影儿,看我的枝条有多长呢!” 冬水说:“那绿藻飘来荡去的挠我痒痒儿,好玩极了,我才不冻上呢。”

2.说说你是怎样写出这些对话的。
运用想象,置身其中
揣摩景物特征,说符合景物形象的话
有说话的对象意识
3.口语化的语言风格
老舍的京味儿,“吧”“了”等等。
(四)体现口语化的文字,应该怎样读?
对于景物描写的散文,都可以用这一套教学设计。我读《济南的冬天》给你听。
情感基调——品味景物——揣摩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