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Z战舰介绍】往日之星----亚历山大级

提坦斯为了强调自己和一般联邦军的差别所在,刻意采用了和联邦军不同的武装,例如提坦斯独自建造的亚历山大级巡洋舰便是基于这种原因,而且这种战舰不仅可以充当旗舰也可以作为舰队的战力核心。
提坦斯为了彰显出自身的精英地位,因此需要符合这种地位的旗舰,无论是亚历山大级还是之后更强大的多戈斯·基亚级都有着这样的象征意义。

而且对于地球联邦军来说,在一年战争中遇见了MS运用体系的军队自然也不会停下脚步。在战后一方面对既有舰体进行改造使其拥有MS运用能力,许多萨拉米斯改的出现也莫过于此。另一方也着手设计建造以MS运用为前提的主力舰。而亚历山大级也是最早一批真正拥有MS运用能力的主力舰之一。

作为最初类型的第二代舰,亚历山大级是作为宇宙专用MS母舰为前提制造的。和之后服役但却在联邦军中占据绝对数量且拥有一定MS运用能力的萨拉米斯改而言,该级再指挥通信能力、火力、防御力以及MS搭载数上均有着大幅度的领先。虽然根据优先MS搭载能力的设计变更等问题影响了整体舰艇性能的平衡,导致机动性变差,但是由于主要使用势力提坦斯更注重火力和MS运用,因此这点小瑕疵实在无伤大雅。不过这种性能倾向也是导致亚历山大级被分类为重巡洋舰的原因之一。
亚历山大级巡洋舰的首舰亚历山大号于UC 0083年正式竣工,竣工时期恰逢提坦斯成立。再加上首舰亚历山大号在格里普斯战争中活跃的身影,可以说该级战舰和历史有着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亚历山大号在格里普斯战争中作为提坦斯舰队战力的核心,参加了阿波罗作战以及格林纳达攻略战等主要作战行动,并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高超的作战执行能力。
不过虽然该舰始终作为提坦斯各舰队的旗舰,或是用作单独行动的独立战舰,更是提坦斯宇宙战力的核心,但是亚历山大级也可以看作是镇压宇宙居民的力量象征。

亚历山大级的构造以姆赛级巡洋舰为蓝本,采用了用桅杆样结构连接主舰体、舰桥和引擎的特殊结构。这种设计构造让有着推进引擎、武装和散热板的引擎区可以和姆赛级一样任意拆卸,还能减轻因该区块诱爆而对舰体造成的伤害。而且左右的引擎区也像姆赛级一样呈现着向左右伸展的形状。

而且提坦斯的强势极权态度,其实正好能凸显出地球联邦军内部的丑陋心态。当巴斯克上校指着宇宙居民,将其称之为“宇宙殖民地的原住民”时,就能看出提坦斯是一个极度蔑视宇宙居民、尊崇自身优越性的组织。
而亚历山大级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显露出地球联邦军保守的巨舰大炮主义意识形态。整艘舰艇装备了6门MEGA粒子炮,其中4门主炮2门副炮。还有8座防空机枪,在火力层面可以说是相当充实。而且正是依靠比萨拉米斯级大上一圈的大型舰体才能拥有足够的空间去搭载如此丰富的武装。而且其主要武器大多配置在舰首区域,采取火力击中朝向前方的设计。

但是就算如此,亚历山大级在保留其充沛火力的同时,还难为可贵的拥有了充分的MS运用能力,这也是活跃在格林普斯战争期间舰艇的必备机能。但是这种MS运用机能配备过度的火炮武装,在火炮配置和MS运用设备两方面难以同时取得平衡,因此以至于机动性有所影响。
而在运用MS上,亚历山大级也做出了非常有意思的功能。不仅备有充分的MS运用设备,主舰体的前半部分几乎全都是MS机库和弹射器甲板。而且活用了宇宙舰不受方向上下限制的特点,在舰体上下两面均有着MS操作设备。舰体上下两部分共设置了加速距离较长的4部弹射器。

这种上下方并列着四具弹射器的设置,使得本舰拥有了高度的MS运用能力。而且这种宽阔的甲板也可以被用于各种作业。虽然亚历山大级在火炮的配置方面还是无法跳脱出传统思想,但终究是善用了宇宙舰艇有限的空间,看得出在设计方面的进步。

再怎么说,亚历山大级的特征便是追求作为MS运用母舰。MS甲板设置在舰首区域的后部,而且在弹射器后方还特别分割为停机区和MS甲板。和最初作为MS运用母舰的飞马级那样把弹射器和MS甲板一体化不同,亚历山大级将区域按照MS的运用顺序进行划分,考虑到了作业的效率性。在弹射器的后部紧邻着的是停机区,MS将在这里待机,也是从这里登上弹射器弹射出发。而且这种设置也方便整备人员对待机的MS进行修理调整等。而且这里宽阔的甲板设置了并列式的衍射其,使得迅速弹射大量舰载MS。另外还可以用来弹射SFS或是MA这样的特殊机体。

在停机区之后才是MS甲板,MS甲板不仅停放着各种MS,也是维修整备MS的主要场所。而且正是在这里才有连通上下两层MS甲板的舱门。而且在MS格纳库内部自然也配备了MS整备床台,这种通用规格的MS整备床台也被奥古和联邦军使用。虽然这里的MS维修主要是在整备床台上进行,但是在战斗部署中也有维修人员直接在站立姿态的机体上进行整备的情况。

作为一艘巨大的舰艇,亚历山大级可以搭载12台MS,并且随着战况的推移还可以搭载各种各样的MS以及可变MA等。而在提坦斯成立初期配备的阿尔-吉萨号上,还搭载了作为维持治安用而开发的主力MS机型:RGM-79Q镇暴型吉姆。
在左右两舷和舰体中央部位都设有各自独立的推进引擎,使得亚历山大级拥有总计6座推进引擎。另外位于推进引擎两舷侧部的翼状构造物其实是散热板。

最特殊的当属舰桥了,亚历山大级的舰桥设立在上层结构的最前方,由于没有采用独立结构的舰桥设计,因此内部的配置相当宽敞。虽然舰桥构造在格里普斯战争期间时很正规的设计,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和亚伽玛级巡洋舰的舰桥拥有收纳功能相比还是有些不足。不过早在UC 0083年就已经竣工的亚历山大级没有采用如此先进的设计也情有可原。但是总的来说,在统一的地球联邦军主力舰艇中还是属于特殊的一类。
在舰桥内部,中心抬高的座位便是舰长席,前方是舵手和领航员的座席,右侧是通讯士座席,在正面的中央上方还设置有主屏幕。

虽然整体看下来,在舰桥和简报室等军用设备构成和当时的一般舰艇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在亚历山大级上依旧随处可见留有余地的设计,这点上也能看出对居住性上的考虑。其中和一个例子便是配有单独淋浴间的宽敞士官单间。此外,闻名于世的飞马级以及亚伽玛级均是以高适居性而闻名。

除此之外,亚历山大级在格里普斯战争中还有着两种有些些许不同的战舰。
一艘是哈里奥号,该舰是亚历山大级的同型舰,由泰德-亚契少校担任舰长。该舰原本属于地球联邦军,后来则被编入提坦斯阵营。舰桥周围的构造和首舰亚历山大号有着差异。这是上层区块的差异也让该舰的外观印象和亚历山大级有所不同,同时上部的两门炮塔也非常显眼。而且散热板被拆除,武装也有着一定变更。除此之外的设计大致相同。其能力和亚历山大号和阿斯旺号不相上下。该舰后来曾和木星归来的希洛克汇合,追击准备从卫星轨道空降攻略贾布罗的奥古舰队。不过哈里奥号搭载的MS是以MS-06K扎古加农等旧式MS为主,因此也遭到希罗克嘲讽。

另一艘则是伦巴第号,也就是伦巴第级宇宙战舰(也被成为重巡洋舰、试作宇宙战舰),该舰是一艘加入以多戈斯·基亚号为核心的提坦斯主力舰队的联邦军战舰。据说是以亚历山大级为基础改良而成,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全新设计的舰艇。不过作为亚历山大级的衍生型,也被称作发展改良型宇宙战舰,加强了其战舰的MS运用能力。而且在舰首的弹射器配置上和亚历山大级一致。但是整体看来该舰装备有2部MS弹射器和6门MEGA粒子炮,虽说更像是巡洋舰,但以为MS母舰特化的设计导致火炮等武装被大幅削弱。可能是为了下一代战舰的设计,只建造了一艘。详细的资讯尚且未知,除了被投入到格林普斯战争末期对SIDE2的G3瓦斯攻击作战外,还被用作加米托夫和哈曼会面的场所。

而除了这些外,还有着一些可以说道说道的同型舰,比如阿尔-吉萨号和T3部队的旗舰阿斯旺号等。还有着格里普斯战争中出现过的贝尔格勒号、坎达哈号,或是特拉维夫分遣舰队的旗舰特拉维夫号等。另外即使到了UC 0150年代的赞斯卡亚战争时期,也有高兰德这种经过大规模整修的亚历山大级被投入战斗。
不过当首舰亚历山大号服役时,这艘阿尔-吉萨号依旧在船坞中舾装。同时该舰除了有着原阿鲁比昂人员的参与外,该舰还搭载了RGM-79Q镇暴型吉姆以及孟夏等一批老鸟机师。不过该舰以及船员机师们的最终命运还是尚且不得而知。

至于坎达哈号和贝尔格勒号则双双在格林普斯战争中战沉。前者被一艘改装过的帕普亚级用数门MEGA粒子炮偷袭直击沉没,而后者则在和奥古的两艘爱尔兰级进行反复交火,并最终被己方的MA大鬼连同敌方MS一同击沉。
至于亚历山大级阿斯旺号则是作为提坦斯中主要在L5宙域活动的T3部队专用舰以及母舰。亚历山大级作为一艘拥有很高MS搭载能力的舰船,其宽大的MS甲板足以装下原本和陆续搬入作为测试部队的新型MS。至于阿斯旺号的舰长自然也是兼任T3部队司令官的奥托-贝德尔森上校。当然阿斯旺号也做出了一些修改,比如扩展了MS甲板以确保充分的机体存储空间,在舰桥舰体后部增设了实验用的机库还有后部用来帮助牵引的起重机等。而且MS机库的舱门也进行了修改,改为了垂直型,比亚历山大号更接近于阿尔-吉萨。

在格里普斯战争末期时,还曾有计划将其作为TR-6的专用战舰进行改装。计划将舰首和MS甲板部分进行大幅度改装,前部被改装成长脖子一样的MS格纳库,可以嵌入3台机体。而且改进了通信机能加强通信管制功能。最底端的组件样式和伦巴第级上的部分舰体一致。



至于高兰德这艘舰船的命运就有些唏嘘了。虽然亚历山大级在格里普斯战争中叱诧风云,但随着提坦斯的失势自然也被打入冷宫排除在主流联邦军势力之外。但还是有着少许本级舰船在历年战争中平安幸存下来,并被重新编入联邦宇宙军的基层单位。高兰德无疑就是这样的例子。虽然此时的分类依旧是亚历山大级,但该舰也已经按照UC 0150年代的性能标准进行升级,除去安装光束盾牌外,舰身各区域也实现了一体化。虽然和原先的造型外观大相径庭,但也依旧无法改变这是一艘服役了近60多年的老旧舰艇。虽然大幅强化了火力,但整体而言依旧和新式舰艇有着差距。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对于严重缺乏舰艇和各类战力的神圣军事联盟来说,高兰德的支援无疑是雪中送炭。不仅送来了急需的舰艇,还有着附赠的人员和MS等。之后高兰德也被用作诱饵舰充当盾牌吸引火力,为神圣军事联盟的作战胜利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而除了该艘舰高兰德外,在赞斯卡亚战争中神圣军事联盟不知道从哪又薅了两艘同级舰,当林贺斯Jr和联邦精锐舰队穆克拉巴舰队一同和赞斯卡亚在天使之轮攻防战中打的火热的同时,这两艘舰船也前来助阵帮助消灭“天使的呼唤”这一可怖的异星细菌。不过最终的结局不怎么好,还没怎么秀上两手就被直接物理击沉了。

总的来说,亚历山大级以优异的舰体设计,经过多年战火历练来说也验证了本身的优秀。可惜即使是在辉煌的提坦斯时期,亚历山大级稀少的生产数量导致根本无法替代萨拉米斯改,再加上之后提坦斯的失势以及奥古的上位,导致该级的后续之路干脆消失。
这也导致虽然是极为优秀的舰体,但不及萨拉米斯级和后来的克拉普级,始终未能成为地球联邦军的主流舰艇。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