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试】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23年教育博士(EdD)“申请-考核”制招生复试通知与名单

2023-05-10 15:58 作者:几深教育史老师  | 我要投稿

教育学院2023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复试通知与名单公示


各位考生:

在考生完成网上报名、材料提交后,经资格审查、材料预审和初审小组评审,学院博士生招生委员会、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现公示我院2023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复试与候补名单(附件1)。

公示期自2023年5月10日至2023年5月12日止。如有异议,请将意见反馈至教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提倡实名反映问题。

联系人:苏老师,0571-88273714,sujieangela@zju.edu.cn

考生资格审查与线下复试拟于2023年5月下旬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进行,具体时间与地点另行通知。

复试考生须以报名手机号码实名注册“钉钉”APP,具体面试时间、场地及其他安排后续将在“钉钉”内具体通知,请及时关注。请仔细查阅《教育学院2023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办法》(附件2),提前做好复试准备。

附件: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23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办法

教育学院 

2023年5月10日


复试名单:


考博兵法(80):考博复试自我介绍最重要的一点

参加考博复试或者面试的同学,不论是线下面试还是线上面试,不论学校的具体要有什么,自我介绍肯定必不可少。


自我介绍环节作为整个复试的开场,是考生完全掌握主动权的一个环节。自我介绍的内容取决你自己,你想展示什么就展示什么,所以说这个环节很自由也很重要。接下来的自由问答环节,大都是基于自我介绍的发问,所以说自我介绍做得好的话,你可以掌控整个复试的节奏。


你的优秀得自己说出来,否则导师们不可能知道,那就对自己很不利。同样,哪怕你不够优秀,没有支撑自己的可视化的学术成果,但是你自我介绍得很棒,也能够达到顺利录取的目的。


每一种面试都有其目的,考博的面试挑选的是适合做学术研究的学生。所以考博的自我介绍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学术”展开,这不同于企业类面试。考博自我介绍也不能偷懒,照搬考研时候的自我介绍远远不够,虽说考研和考博面试都是学术性面试,但是考博面试在深度上要比考研面试深很多。


如果只强调一点的话,考博自我介绍务必突显学术性。


考博面试你面对的都是博导。博导这个群体是人类精英,没有一个博导是吃素的。现在的高校风气很正,博导的压力也很大,混日子混不下去了,各个学校的考核压力都不轻。


年轻一辈的学者,也就是青椒,入职都要签学术成果的任务要求,如果一个聘期达不到要求,下一个聘期就不再聘用。在这种氛围中,年轻学者作为新生力量,如狼似虎地扑向学术,倒逼着这些博导去开疆扩土,在大势之下,由不得博导们不上进。


基本上每一个博导手头都会有纵向和横向课题,这些课题只能是博士生来做。所以说,博士生对于博导来讲很重要。博导一定会选择能做学术的学生,如果说以前的话,还可能选择乱七八糟的学生。但是在如今的形势下,学术能力一定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现在的博士论文也没有以前那么容易通过了,以前的所谓外审,实际上学校自己送外审,严格讲是学院自己送外审,送的专家都是学院自己人,几乎不会出现挂掉的情况。


现在需要往教育部统一送外审,教育部会把你的论文送给行业内的专家审阅,这就很容易挂掉。而且,即使你当时通过了,三年内还有抽查,抽查比例很高,一旦出问题,校长要被约谈,学院要缩减博士生指标,导师要掉帽子。


也就是说单单从你能写出一个不把导师拉下水的论文的角度,博导在招生的时候,也不可能放水。

所以说,考博的自我介绍最重要的就是洋溢着学术的味道,导师们最喜欢这个味儿。



首先,学术性体现在学术成果。

学术成果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文章、课题、专利、艺术作品、领导批示等都可以。但是最常见的是文章,文章可以是公开发表的,也可以是质量很高但是没有来得及发表的。


对于这些文章,提前准备这几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怎么进行地谋篇布局?使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得出了什么结论?存在哪些不足?这五个问题一般就足以应对导师们的提问,也把文章介绍清楚了。但是防止有些导师问的很细,还要把你的引用文献看一下,顺带着应对导师可能问到的关联问题。


如果你的学术成果很过的话,考虑到时间限制,可以挑代表作详细介绍,也可以都粗略地介绍。


除了文章之外,也可以介绍一下参与的课题。课题最好是国家级的重大课题,这个主要取决于你的硕导,还真不是每一个导师都能有。没有的话,也可以是一般性的课题。


当然,你也可以借用一下别的导师的课题,但是一定要熟悉一下课题的内容。以往很多学生在这一块出现失误,导师们追问课题的设计和内容,结果一问三不知。所以说,课题可以讲,但是一定要知晓相关的情况,实在不行,就提前看几篇和课题相关的高质量文章。


其次,学术性体现在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在大家提交申请材料的时候已经提交过了,如果你不满意的话,还可以继续修改完善。即凡能够进入面试环节,材料审核一定通过了,说明你的研究计划还是不错的。但是导师们此时早就忘记,需要你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把研究计划的精华部分再次呈现以下。


这一块必须要讲,你不讲导师们也会问,还不如自己先讲出来。因为导师自己问的话,你不确定他会问什么,可能无法充分展现研究计划的水准和质量。


研究计划写得好不如讲得好,具体的讲解方式就像写一个博士论文的摘要,你要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预期结论到研究意义完整地表述出来。注意控制一下时间,不要讲意义不大的话,自我介绍不要自己浪费宝贵的每一秒的时间。


再次,学术性体现在学术语言。

你的整个自我介绍,看上去是现场发挥,实际上是提前精心准备。为了看上去能够像临场发挥,就连停顿和嗯嗯啊啊的语气词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在前期的写稿过程中,就要注意语言的凝练度。多使用专业术语,少使用口语化表达。又不能全篇都是专业术语,所以说自己要把握好度。


最后,学术性体现在你看过的文章和书目。

有些同学其实学术成果并不突出,除了在研究计划上下功夫之外,就要在读过的文章和书目上下足功夫。注意,是真的下功夫,要经得起导师的考验。没有现成的学术成果,还不在这一块下死功夫,想考上就是痴人说梦,天下没有免费的博士生。


比如,告诉老师,我追踪了本学科国内外三本核心期刊的近十年的所有文章,我发现什么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什么,我学到了什么什么。


    综上,一定要想法设法的在自我介绍中体现你的学术性,并且要在自我介绍中预设好问题,这样的话你就最大化了自我介绍的价值,也尽可能地控制了面试的全流程。


【考试】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023年教育博士(EdD)“申请-考核”制招生复试通知与名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