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

2023-06-22 16:04 作者:依亦已意  | 我要投稿

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我见过了太多的眼泪。病痛的冷酷无情,人性的脆弱而坚韧,这一切都在我的眼前上演。我每天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急需帮助的患者,他们可能因为疾病、意外或其他紧急情况而需要我的援助。在繁忙的急诊室里,我努力平衡着时间和资源,尽力为每个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和关怀。然而,有时候,我不得不面对一些令人心碎的情况。我见过儿童因为严重疾病失去生命的,见过家庭因为意外事故而破碎的,见过年轻人因为自残而受伤的。然而,在所有的病人中,我特别记得一个名叫小研的女孩。 初次见到小研是在一个周末的晚上。她被送进急诊室,面色苍白,身体瘦弱,一双大眼睛里充满了疼痛和恐惧。检查结果证实:这个年仅十岁的小女孩患上了白血病。小研的父母坐在走廊里,一言不发,眼神空洞。她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则透露着无助和恐惧,却没有丝毫的绝望。她看着我,微微地笑了笑,那笑容中似乎有一些坚定和勇气,仿佛在告诉我她会坚持下去。 第二次见到她,是在骨髓移植的专用移植仓。移植仓很小,是一间约五平方米的小房间。和曾经的公共病房不同,这里干净得仿佛找不出一丝污垢。雪白的墙,洁白的床,莹白的光,就连空气都没了以往的混杂气味。举起被扎满针孔的双臂,长长的输液管连着颜色各异的药水袋,整个房间就像母体内部温热的子宫,寂静,孤独,透不进一丝阳光。这里是被病患们称之为“希望”的地方,能进入这里的病患理论上已经获得了一半的生存概率。然而在白血病的世界里,希望只有百分之百和零。与此同时,小研的爸爸和妈妈就住在那间每月六百元的出租房里,源源不断地向每日需要万元的移植仓里输送着能量。 二十六天后,小丹顺利出仓了。出仓那天,正逢北京下雨,妈妈替小丹戴上帽子。她脑袋光秃秃的,摸上去还有许多硬邦邦的小尖,像极了父亲下巴上发青的胡楂。一家四口挤在一张简易的小方桌旁,小研拿着白纸和彩笔,一笔一画地书写: “多走路,不骨质疏松。 “多喝水,排毒。 “多微笑,好看。” 写完拿胶带粘在墙上,好像一夜回到了姐妹两人在家里贴奖状的小时候。贴“奖状”的时候,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的打在她的脸上,小丹戴着帽子,却依旧被外面的太阳闪了个猝不及防,但下一刻她就笑了,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笑,是抑制不住的笑。她曾经为了防晒涂涂抹抹,此刻却恨不得一头扎进阳光的怀抱,尽情感受那种热烈、蓬勃的能量。 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我见过了太多的眼泪,但我也见证了太多的奇迹。小研的治疗过程虽然艰难,但她从未放弃过。每一次化疗,每一次手术,每一次的痛苦,都没有打败她。她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终,她成功地走出了病房,迎接了新的生活。 此时,正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公园里的花开了,娇艳又飘香。人工湖旁有大叔在垂钓,红色塑料桶里一尾鱼虾也没有。人行道两侧的长椅上坐了几对情侣,不顾旁人卿卿我我。头顶上是白得耀眼的云,和蓝得澄净的天空。

我是一名急诊科医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