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影视导演基础》【书评】
一名导演,有他运镜,剪辑,设计,语言等技术性的方法。
也有个人思想的理解阐释,情绪的表达叙述。
不过,无论是小说,散文,诗歌的文字体验,亦或是电影,电视剧的视觉体验,它们的理论家都会强调一件事,即故事。
进一步说,让故事所承载的感情引起人的共鸣。能引起多数人感情共鸣的作品,才能被人记住。
作者在书中介绍各种拍摄技法的时候,总会强调一个原则:技巧为故事服务。
的确,对于普罗大众,人们记住的往往是一些动人的情节,而不会是某个拍摄的技巧。即使对技巧有印象,也是因为这个技巧将一种情感更好地展现出来。
看到过很多影视或者动漫的快速混剪,创作者使用炫酷的转场、特效等手法让弹幕直呼“过瘾”。
他们的剪辑都很厉害,然而所有的混剪视频,时长很少有超过十分钟,毕竟再炫再牛的手法看多了必定会审美疲劳。
当观众感受到“疲劳”的那一刻,后面的视频已然没有太大意义,没有悬念,没有冲突,没有起伏,最重要的是没有故事,没有感情。
关于影视作品表达的感情,书中也表达了对当今影视业的一些不满,在资本逐利的天性下,很多电影以赚钱为目的,整出了很多没有营养的“快餐电影”,堂而皇之地收割观众的钱包,还美其名曰:大众喜欢,实在是讽刺。
时常怀疑如今大多数的投资方和导演,是为了收割某些“特定人群”的钱包而投资制作一些作品,他们面对这些买单的群体,就是看中粉丝对外貌的喜爱。
只要“爱豆”出现在荧幕上,会动会说话,还会笑,就足够了。
至于剧情、服化道、人物塑造之类,太麻烦了,还会花掉不少的资金和精力,能赚快钱,费这劲干什么。
毕竟,只是导演专业的教材都能有厚厚一叠,诞生以来的各种作品岂止千万,想做出来优秀的作品,除了天才,那就只能靠一步一个脚印了。
这么一想,原来大家都是想躺平的。
书中提到了很多电影大师和经典作品,希区柯克、黑泽明、张艺谋,看得出来王老很喜欢希区柯克,很多章节都拿希区柯克作例,许是对希区柯克的理念相当认同。
可惜的是自己没有观看过希区柯克的电影,无法更进一步体会当中的奥妙。
反倒是提到的《巫山云雨》《罗生门》《芙蓉镇》《城南旧事》引起了强烈的观看欲望,甚至打算买一本《城南旧事》来看。
看完一本《影视导演基础》只能说对导演有所了解,远远不到可以上手做的地步,何况导演是一门专业,仅是理论入门就需要三四年的专业学习训练。
不一定是要成为导演,至少在观赏电影时会多一些和以往不同的体验,也算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