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与伤痛激励了我
生活,是制造失败与伤痛的渊源,人人都想摆脱,却又离不开。生活常常压迫我,力量来自臭名昭著的失败与伤痛。
想追忆往事,可时光荏苒,早已将往事渲染得模糊不清,只有最刻骨铭心的还留在心底。六年级是小升初考试的紧要关头,我却肆无忌惮地玩乐,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奶奶一个劲儿地催促我学习,我便烦了、恼了,反驳几句,出门玩去了,谁都劝不住。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模拟考中,不知是运气好还是我翻书复习过的缘故,我的分数竟十分可观!我不由得有些得瑟了。这之后,更是把家人的苦口婆心当成了耳边风。这下可好了,真正到了小升初大考时,我就一下子泄了气——基本没复习的结果就是落了个悲怆的结局。
这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我从未遭受过如此巨大的打击。听到分数后,我脸上的笑一下子变得苍白无力,内心早已哭得天昏地暗。
失败等于伤痛,但不全等。
上了初中,我就融进了一个更大、更优秀的集体中。当然,好消息、坏消息也随之增多了。我有个特征:一听到大消息,不论好坏,总是面无表情,而内心会一直狂喜或神伤。我几乎没有在大家面前哭过,因为我是个乐天派,希望大家都可以像我一样,每时每刻都拥有一个好心情,快乐地生活。然而,我积压的不良情绪如恐惧、嫉妒、悲伤等常常在夜里突然爆发——我会在被窝里闷头哭泣。最厉害的一次,我哭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彻夜难眠。这种情况仿佛是我身上一道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痕,不时令我剧痛。
后来,我逐渐地明白,只是被刺伤对我来说是没有用的。于是,我慢慢学会了克制不良情绪,学会了复习,学会了心理暗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我能适应失败与伤痛所带来的打击,以接受明天的挑战。
失败,是为我点亮成功的灯。伤痛,是我会蜕化再生的证。
二者皆负,吾常受之。他们给我走向未来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让我更精彩地活下去。
信仰是什么?他是黑夜里一盏路灯,指引你前进的道路;信仰是什么?是你无助迷茫时的一句警示语,唤醒你前进的动力;信仰是什么?是你颓废不前时的一双翅膀,带你想前进的方向飞去。
每个人都应当有信仰,如果没有信仰,那么生活则是一片黯淡平常。抗日战争的时候,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其实,哪有一个人是不怕死的呢?可那又是因为什么让那些人们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呢?是信仰,是信仰使他们坚强勇敢,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一心只为国家,为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祖国的人民有一个安定的环境生活,这就是他们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取得战争的胜利!
信仰是愚昧的天敌。智慧的生命选择红色的信仰,经典的人生扬起崇高的信仰。信仰是一种进步的理想,信仰是将人类带进无畏、高尚与幸福的领航。
屈原有信仰,社稷、苍生化作汨罗江边的千古绝唱;岳飞有信仰,“精忠报国”的信念深深刻进历史的肩膀;司马迁有信仰,将屈辱的泪水融进笔端,书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的信仰,是匕首投枪的攻击,讽刺揭露的唤起,显示着洞察万物的理智;刘胡兰的信仰,是孱弱的身体里坚毅的鲜血,面对敌人的铡刀也不改颜色;李大钊的信仰,是身处逆境顽强的抗争;杨靖宇的信仰,是为镰刀锤头的事业书写壮丽的乐章!
信仰跨越时间、年龄的界限,高扬理智、坚毅的大旗,创造生命的奇迹;信仰是富有启发的正义真理的召唤,不屈不挠的抗争能拨开云雾见太阳;信仰是镰刀锤头的指引,是万物灵长的归依!
周恩来为国操劳一生,难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豪情;颠簸的政治列车中,邓小平矢志不渝,写就了民族昌盛的华章;植树老人马永顺,执著地将生命融入绿色,融入了大山深处……
学习不只是学习别人告诉我们的东西,还要在学习中创新,主动地去学习。学习知识无论怎样学都学不到尽头,但我们不能以学无尽头为由而放弃了学习。我们要先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再多多开阔视野。当然,我们应多观察,多思考,哪怕一句话,一个字,也都不能忽略。无论他人是否告诉我们,我们都不能放弃任何知识,不只是学习他人告诉自己的知识,还要在学习中增加自己的想法,在学习中不断创新。
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更是快乐多彩。黑板上的A、B、C、D;使我着迷,老师口中的苏州园林,几何知识令我回味,课本中的鸦片战争让我深思……我深深的爱上了它们,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我如饥似渴的咀嚼着它们。我会为学习之路上的一丝收获而开心,而受鼓舞。即使什么也没有得到,我想拥有这段学习旅程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每天进步一点,就是要付诸行动。光有进步一点的想法,而不行动,那么这种想法只是空想,是永远也不会有进步的。“路行之而成”,路是人走出来的;进步也是人们用行动争取得来的。我们只有马上投入到学习的行动中去,尝试去背一首诗,解一道题,才能够积累知识,发展技能;我们只有每天不断地学习锻炼,才能渐渐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渐渐的接近那根优秀线,最终超越那根优秀线。只有付诸行动,才算是真正懂得了每天都进步一点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