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数字化转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E3n_vXobyryzKBkzIdKtg?pwd=qlhe
提取码:qlhe

编辑推荐
找到数字世界的生存方式,重塑企业增长的关键能力。陈春花管理经典2023年新作。
当数字化转型成为共识,究竟如何突破困局?从改变企业的认知、战略、组织、文化等6个方面寻找答案!
l 一幅数字化转型的全景图,重塑企业增长的关键能力。
l 当数字化转型成为共识,到底如何突破转型困局?知名管理学者陈春花指出,从组织层面找答案!
l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全方位的重塑,必须改变企业的认知、战略、组织、文化,乃至每个组织成员的行为,最终引发更深层次的企业变革,才能形成全新的组织思维与组织价值。
l 极具实操性,拒绝“纸上谈兵”。作者结合多年观察与调研,萃取不同行业多家杰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战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组织在数字化转型中所遇到的挑战与问题,走出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内容简介
数字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数字化转型也已经成为企业家与管理者的共识,但他们所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
知名管理学者陈春花,经过多年观察与调研,从组织层面描绘了一幅数字化转型的全景图,并指出构建组织数字化转型的三维空间型是企业全方面的业务重塑,必须改变企业的认知、战略、组织、文化,乃至每个组织成员的行为,最终引发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变革,才能形成全新的组织思维与组织价值。
书中通过企业微信、波司登、首钢股份、东鹏饮料、大童保险等多家企业的实战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组织在数字化转型中所遇到的挑战、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无论组织规模大小、所处行业和发展阶段,以及采用的数字技术工具有什么不同,都能从这些企业的实践中得到启发,从而走出自己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数字化转型要取得成效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作出努力:
重新定义战略
重构组织价值
重塑人力资源管理
打造数字工作方式
构建数字领导力
组织数字化转型的三维空间
作者简介
陈春花
管理学者,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
出版《领先之道》《管理的常识》《经营的本质》《协同共生论》等著作三十多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出版人》年度作者奖、《财富》“中国*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称号。
目录
前 言
第1章 数字化生存与数字化转型 001
数字化成为企业的基本生存方式 002
数字化及新产业时代 006
数字化转型是必然选择 011
关于本书 016
第2章 重新定义战略 019
战略认知框架与底层逻辑 020
超越行业 030
共生战略 037
第3章 重构组织价值 043
重构管理模式 045
重构流程系统 052
重构组织结构 064
刷新组织文化 071
第4章 重塑人力资源管理 075
新挑战 077
三大变化 079
重塑方向 083
第5章 打造数字工作方式 095
取得成效的方式 097
工作者认知框架更新 099
数字工作方式的四个要件 104
第6章 构建数字领导力 111
理解数字领导力 112
更新思维方式 117
领导者的新角色 125
第7章 组织数字化转型的三维空间 129
顾客价值创造与实现场景 130
新三维空间 133
海尔的实践 139
智盛永道的实践 141
第8章 企业微信赋能B端企业数字化转型 155
数字技术驱动组织与产业价值增值 156
AIRS价值增值环模式 158
企业微信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159
企业数字化成长的展望 172
第9章 云上的波司登 173
波司登的数字化基因 175
三大核心做法 176
连接共生智能生态 184
波司登数字化转型成果 185
第10章 数字化转型塑造首钢股份发展新格局 189
构建产销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 191
打造全价值链运营数字孪生系统 194
从自动化控制到智能制造 196
多元化培养数字化人才 200
六个“赋能”重塑未来发展格局 201
第11章 东鹏饮料的数字化营销 205
数字化营销成果和认识 207
数字化营销实施历程 209
数字化建设成功因素 217
第12章 大童的数字化重构 223
数字化转型的起点 225
产业逻辑比数字逻辑更重要 226
数字化转型路径 231
组织保障与协同的关键行动 239
后记 管理层的挑战 249
致谢 254
查看全部↓
精彩书摘
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赋能员工、顾客和伙伴,这必然要求组织原则从管控转向赋能。
从管控到赋能的组织价值改变,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组织如何实现赋能,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课题。虽然几乎每个人都身处组织之中,也常常被称为“组织人”,但是,大多数在组织中工作的人并不理解什么是组织,也不清楚组织是如何运行的。换句话说,每个人都身在组织中,却不能清晰地理解组织如何运行才有效。
组织最令人着迷之处,就是能够让人变得有成效、有价值,让看起来很平凡的人也能创造出非凡的工作成效。探讨组织的问题,一定会关注“人”,关注人与人之间围绕目标的互动中相关要素的流动与变化,关注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而“强个体”的出现,使“人”对组织的影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个体与数字技术结合时,“个体价值崛起”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数字技术从三个方面赋能个体,使个体成为“强个体”。第一,数字技术使个体更易于获得广泛信息,信息对称让个体获得了与外界平等对话的可能性。第二,数字技术提供了众多低成本甚至免费的数字工具,这些工具能有效帮助个体解决问题,使个体获得更多资源和机会。第三,利用数字技术,个体可以重构和创造以往根本无法实现的价值。这一切又带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变化,就是个体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的强化。今天的个体更追求自主性和自我体验感,在他们看来,驱动工作的力量不再来自劳动报酬,他们更在意成就感以及与社会的关联,包括个体对社会价值的贡献。
今天的个体具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当一个人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时,他可以排除外在因素的阻碍,想办法达成期望。
强个体的出现,改变了个体与组织的关系,也改变了组织管理的模式。“数字化带来的最大变化,可以说是人变了。不仅仅是用户变,每一个人都在变,包括我们的员工。人变了,管理模式、组织模式、业务模式等也都随之发生改变:第一个是工作场景改变;第二个是组织形式改变;第三个是业务和信息传递的方式改变;第四个是评价工作绩效的模式改变。”这意味着企业需要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组织管理模式,我称之为“激活-赋能式”。
查看全部↓
前言/序言
被数字技术改变的世界
1989年,接触互联网技术的用户不过400余人;到2021年,根据“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发布的《2021年全球数字报告》,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突破40亿大关,这充分说明,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数字世界中。
数字世界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并存且融合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的到来,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21年被定义为“元宇宙元年”,人类开始进入全新的未知世界,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字节跳动的创立者张一鸣以及腾讯的掌舵者马化腾等纷纷展现出对元宇宙赛道的投资热情。2022年,越来越多的付费乘客开启太空旅行,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以及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都把探索飞行器作为新的方向。数字替身之旅、火星太空之旅、虚拟三维空间和真实太空空间……人们开启了对脱胎于现实世界的未知世界的探索。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与生命科学技术带来的全新想象,从不同维度颠覆着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数字货币、云原生平台、自治系统、加密成长(Crypto grows up)、超级智能化、分布式企业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技术创新带来了无限的可拓展性和可成长性。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说“一切事物都处在流变之中”,这句话用来诠释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最恰当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