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湘精神科医生|关于抑郁症,你需要知道这些
刘菊湘
40余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刘菊湘,中共党员,深圳优眠临床部主任,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病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40余年,曾多次在北京医科大学、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天津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多次受邀赴国内外学习交流与研讨,就临床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擅长领域
擅长情感性情绪障碍、心因性情绪障碍、癔症性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恐惧症、强迫症儿童期情绪与行为障碍、适应性障碍、老年期情绪及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进行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使众多患者获得康复,深受同行和广大患者认可好评。
行医格言:我要求自己对患者倾听、倾听再倾听,细心、细心再细心,作为医生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位患者。
抑郁症很多人都听过,但很多人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并不正确,觉得抑郁症其实就是一种性格缺陷,实际上抑郁症不是性格懦弱,而是一种病,且严重到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你身边是否有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或者认识的人?关于抑郁症,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抑郁症离我们很远么?
抑郁症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其实每时每刻它就隐藏在我们身边。
你是否有一刻想要逃离这个世界,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
你是否经常一个人在夜里偷偷地哭泣?
你是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你可能是人群中亮眼的存在,是朋友圈里欢乐代言人,是工作中让人信任的搭档,是家庭成员依赖的依靠。
可是你依然被抑郁围绕,独自一人承受痛苦……
2、抑郁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抑郁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绪障碍,主要症状有:

如果以上问题大部分出现并且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那么很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是一种疾病,虽然有些抑郁症患者靠自身意志力能够抵御,但是更多的人一旦患有抑郁症,自身的情绪调节机制会减弱乃至丧失,所以如果怀疑自己有可能患病,一定要尽早去正规医院寻求医生帮助,科学治疗。
3、抑郁症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抑郁症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精神心理疾病,犹如感冒发烧一样普遍,任何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它又被称之为:心灵感冒。
所谓的心灵感冒,并非感冒那么简单,这样描述它,只是告诉你抑郁症是一种很普遍的疾病。
4、抑郁症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抑郁症不等于软弱,有些人可能笑着却想着自杀。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如同高血压、心脏病是因为血管、心脏出了毛病,抑郁症是大脑情绪调节出了问题,多种因素参与了疾病的形成,并不是“性格软弱” “想不开” “抗压能力差”等。
抑郁症并不可怕,是可以治疗的,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5、心情不好,不等于抑郁症
大部分人在遇到困难、挫折后,会出现难过、悲伤的情绪,但这种情绪一般是短暂的,多数人很快就能走出重围,重新拥抱生活的美好。
然而,有些人似乎找不到出路,持续地感到悲伤、低落、消沉,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精力体力下降,丧失生活的动力,无法学习,不想工作,不愿社交,甚至无数次想到离开这个世界,这可能就是抑郁症的表现。

需要注意,抑郁症它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并不能依据单纯的个别症状或简单的筛查量表就判断自己得了抑郁症。
6、抑郁症患者都是郁郁寡欢的么?
真正的抑郁症应该是郁郁寡欢、疲于交际、不善言辞的......么?
对于抑郁症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以为抑郁症患者“应该是……的”,抑郁症这种疾病有共性之处,但是抑郁症患者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
他们看上去可能是郁郁寡欢的,也有可能是阳光活泼的。
我们没有办法通过外在表现去准确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所以抑郁症患者没有所谓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切忌因为一个人的表象去质疑他是否患有抑郁症,是否真的痛苦。
7、抑郁症患者一定会伴有自杀行为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伴有自杀行为。
虽然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但抑郁症只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生命的情绪障碍,它不像是某些癌症,并不会直接导致人的死亡,而是很多间接的危险因素在增加轻生的风险。
例如突发的应激事件、抑郁症引发的剧烈躯体反应(头痛、失眠)、缺乏稳定的支持系统、丧失价值感等。
所以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医院相关单位的支持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这种支持不是说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呵护抑郁症患者,或者想方设法的理解他们,只需端正自己的态度,科学的认识抑郁症,不嘲讽、不贬低、不质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心陪伴就好。
另外,70%—80%的抑郁症是可以改善或治愈的,像是对待生理疾病一样对待抑郁症,去除病耻感,积极就医寻求帮助,是降低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有效途径。
8、怀疑自己或家人患上了抑郁症,我们该怎么办?

究竟是抑郁症,还是不良情绪,甚至是其他严重的精神疾病,都需要由专业医生,通过大量临床量表和诊疗手段,判断患者的精神和心境状态,抑郁程度等等,并经过规范、系统、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最终痊愈。
当你觉得情绪不佳,难以从低落的心绪中自我解脱,不妨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的帮助,尽快摆脱心理困境。
医生提醒:在此,呼吁各位朋友,正确认识抑郁症,它是一种疾病,兼具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抑郁症患者某些非常规行为应该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包容,因为这就像感冒了会打喷嚏,高血压犯了会头晕头痛一样。很多患者出现前期症状时,会选择靠意志力坚持抵抗,但如果能够认识到可能患上了抑郁症,还是建议能够放下心理包袱,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得到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