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知道便便的成语故事吗?

2020-03-13 18:48 作者:biokiwi  | 我要投稿

本文作者:🐱🐱🐱 | 公众号:biokiwi

本文关键词:便便 动物 翔 shi 

还记得之前的搞笑诺贝尔奖

里面的物理学奖是

为什么袋熊的便便是方形的?



这真的是个很深刻而有内涵的问题

因此

我们决定结合中华传统成语,和便便的话题

出了一期动物便便新成语图鉴

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便便的相关知识

(亲,这边建议在吃饭的话不要再往下翻了哦)

(图下文字这边也标注了便便的产生原因呢)



鸟类没有膀胱,肛门和输尿管都开口于泄殖腔,保留着似爬行类的特征。由于高度的消化力和能量消耗,鸟类食量大,进食频繁。加上为了适应飞行尽可能的减轻体重,鸟类直肠极短,可吸收水分但不贮存粪便,尿同粪便会随时排出体外。


海星的口后为短的食道,之后是宽大充满体盘(星星中央)的胃,胃后有很短的肠,肠的末端开口为肛门,但肛门已无排遗功能,不能消化的食物通常仍由口吐出。至于它这么做的原因没有找到确切答案,作者猜测或许是因为海星的肠太短,胃是主要的消化器官,经由口吐出再次经过胃可以增加消化效力。若有读者查询到相关文章欢迎留言补充。


2019年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奖颁发给了Patricia J. Yang等人,他们分析了袋熊为何产生方形的粪便。他们对此的解释是袋熊的肠道弹性不均一,四角弹性较小,在干燥环境中,粪便中的水分被充分吸收,使得粪便被塑形成类似立方体的样子。袋熊这一特点的生物性原因目前是认为袋熊产生方形粪便更好堆积不易滚落,“方便”标记领地。


熊猫粪便颜色类似青团,据说有竹子清香,甚至还可以制茶。粪便味道源于肠道细菌分解食物时产生的气味分子。熊猫的消化道和食肉动物相似,所以熊猫单纯吃竹子时由于不易消化纤维素,粪便在肠道中的时间很短,和其他动物比较没有太大的味道,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可以被国宝滤镜过滤掉),然而熊猫偶尔吃其他食物的时候,就和其他食肉类动物一样会产生气味比较大的粪便,比如熊猫幼崽喝奶,人工喂养补充精饲料的情况。


三趾树懒是很“讲究”的动物,虽然它们行动缓慢但7-10天一次的排便日还是会辛苦的下树,拒绝高空抛物。这对于它们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在树上它们有保护色,天敌几乎没有,而树下却会将自己暴露在大型猫科捕猎者面前。它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征婚”,告知同类自身的情况来求交友。


其实粪便是动物传达信息的方式之一,从这个角度很好理解猫咪埋屎的行为。比如很多动物利用尿液的气味标记领地,发情期利用排泄物气味“通知”异性。而掩盖意味着“不想交流”,即隐藏自己的行踪,家猫驯化前的物种野猫体型较小,独居生活,警惕性强,掩盖自己的粪便可以躲避捕食者的追踪。而家猫驯化后,一些猫逐渐适应群居,在猫群中地位较高有“小弟”善后,或者因生活安逸警惕程度下降,幼小和母亲分离没有教导过也会变得不埋屎,可以适当引导它。


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所以可以想像它在排泄时也是非常壮观的。虽然感到恶心,鲸鱼的粪便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有很重要的作用。鲸鱼在食物充足的地方觅食但它也会去一些营养匮乏的地区,通过粪便把营养物质带到营养匮乏的地区。同时在高度上,鲸鱼在深海觅食后也可以通过粪便将营养带到上层,是一位“海洋施肥者”。


除了我们印象中圆圆的兔子粪便,兔子实际上还会有一种不规则的软便。兔子会吃掉这种软便,因为软便中含有营养物质以及帮助它消化纤维素的共生菌群。其实很多动物都会为了更好吸收营养和得到肠道菌群去吃自己粪便,或者幼崽吃母亲的粪便,大多数是植食性但没有反刍这一解决方案的动物。



莫非作者也会飞沙转shi?


你知道便便的成语故事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