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城市印象2:先来谈谈我大东北三省(下)

2020-05-12 08:02 作者:镊子啊镊子  | 我要投稿


接上一篇!主要是把没说完的一些碎碎念说完!这篇比上一篇更随意一点,都是一些细碎的印象啦!(假装很厉害地写一些废话,隔了整么久终于来填坑了~)啊对了对了,这两篇小碎碎念可以搭配矶村由纪子的《风居住的街道》来看!我觉得很配嘿嘿~特别好听~我特别喜欢音乐up@BIBIPIANO弹的,有感动人心的力量啊❤有一天晚上听就莫名想到一些事情就给感动哭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什么情况怎么这么情绪化。得了得了废话太多了,进入主题!

上篇主要是掏心窝子地表白了承载我最多回忆但提起东北很少有人了解的宝藏长春,以及一笔带过了那个我一直心心念念但还没来得及好好了解的哈尔滨,那么这次就来谈谈辽宁省!

辽宁省啊,是我印象中最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痕迹的。我爷爷奶奶家是本溪的,我在5岁左右回去过几次,后来长大了点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再回去看过,所以那个城市啊,就成了永远留在我记忆中一个朦朦胧胧的影子。快十年过去了,那里应该早就物是人非了吧……后来,便是从和我们一起搬来北京的奶奶和她昔日老友们电话里的了解到那里的情况了。

再后来,就是我看到《撒野》里描述的那个钢厂。我不知道作者巫哲是不是真的有过去东北长待的经历,但我真的被她笔下的故事背景所打动了。灰暗的街道,有些颓废的气氛,曾经辉煌一时但渐渐没落的老旧重工业厂子,冬天昏暗的路灯,有点儿年代感的老楼,有点儿土有点村儿的小店,安于现状混日子的大多数,拼命闯去大城市远走高飞了的少数......一切都太真实而又熟悉了。我在看的过程中感觉好像尘封在记忆中的那个有点破旧但又带着点颓唐的小城市慢慢在我脑海里复苏了。狗蛋儿老师(巫哲)写的每个场景在我的脑海中好像都能浮现出画面来。有很多读者都说钢厂可能是鞍山,但我觉得从钢厂上能看到很多小城市的影子,从《撒野》里各种各样的小城人民的身上能看到一个小地方一个时代的人们的一些共性。《撒野》的每一样都很好,但单纯故事背景这一点就足够让我着迷。(啊!!!再次感慨真是太爱撒野了,丞哥和大飞那种浓烈的感情和那种互相救赎挣扎着走出)

记得小时候回去爷爷奶奶家,总是要几经周转。坐着卧铺火车睡一宿,天蒙蒙亮就到了沈阳。再坐一段城际大巴,回到那个属于我们的小地方。看撒野里丞哥回去是在冷风凛冽,灰暗的冬天,但在我的记忆里,回本溪却是带着点独属于夏天的美好的事。手中是爷爷给买的沁人心脾的冰棒,身旁是拎着大包小包却仍不忘给我摇着扇子的奶奶,眼前是带着点灰暗的小楼不起眼的小街道。眼前的景色也许有点破旧,大巴车上也许人声嘈杂而又拥挤,但在小小的我的眼里却是像带着点属于旧时光的老胶片,安静,美好,又不失人间烟火气。好像至今仍能透过回忆感受到那个夏天空气里翻滚的热浪,和那份带着爷爷奶奶宠爱与关怀的清甜。

小时候啊,我在爷爷奶奶身边待过一段时间。记忆里总是夏夜,睡前我们在小小的屋子里,我盘腿儿坐在床沿儿上,爷爷摇着蒲扇,奶奶拿着稀释过的花露水往墙上喷洒,房子里所有的窗户都大开着,我们感受着夏夜过堂风的凉爽。我总是喜欢缠着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从太子河里捉鱼钓蝲蛄(就是小龙虾,我们这边的方言叫la gu),到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中间有几件事件关乎历史没被过审。。。概括来说就是爷爷奶奶奋斗了一辈子,几经辗转,最终让儿子有了很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去大城市上学!)从他们口中最朴素的一件件小事中,慢慢拼凑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的那个年代,明明离现在不过几十年,中国好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也许放在现在就觉得匪夷所思。

有时候跟他们回本溪,也能听到一些老家的亲戚啊邻居啊的故事,有时候就感觉在那个有点衰败有点昏暗的街上,每个人都不缺故事。爷爷奶奶云淡风轻一笔带过的一些小事,仔细想想都觉得充满了奋斗的气息。有时候真的挺佩服他们的。他们乐观,就算下岗了也依然有重头再来的勇气;他们不放过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他们肯钻研有拼劲儿,完全靠着自己摸索把做家具和缝纫机打毛衣做出了一番名堂。小地方的人有太多到了中年到了晚年就放弃了努力失去了追求了,所以那些生生徒手撕开灰暗与死气沉沉,闯出去,去大城市打拼扎根了的少数就格外显得难得。可能这就是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狗蛋儿老师的文儿了,太现实了,好像就是小城里大家身边的谁谁。这两天和奶奶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谈起老家的情况,感觉就像是巫哲老师的故事一样,突然莫名心底生出了一丝感慨。就真的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呐~之前在B站有关撒野的视频底下看到了一个评论我觉得说的特别好:“巫哲的文源于生活,却又比生活多了些味道。”是的啊,就是这种感觉。(啊我又愉快地夹带私货了哈哈哈哈哈哈大家没被我说烦吧)

《撒野》里似乎烙下了东北老城的印记,是有点破败的独特美感。不知道怎么说,但每次看,脑子里都会有这样一个画面:危楼钢架的缝隙里透进来一抹残阳,血红的光,点燃了希望。使我对撒野里那个钢厂的印象,也是我对家乡的重工业老城的印象。

图片来自LOFTER@阿佟木FoPoTo!这位神仙摄影师算是拍出了我心中的辽宁啦!

嗯嗯有点跑题了一定是因为我太爱狗蛋儿老师了。。。说回来,我们老家那边很多人都喜欢夏天喝羊汤,似乎是很享受炎炎夏日里一碗滋补又热气腾腾的羊汤的酣畅淋漓。印象里小时候回本溪,大家都会找一天时间,凑齐一大家子各种亲戚,一起去喝羊汤。我小的时候有些人家里才刚动迁搬到楼房,还没有买冰箱,做东的那一家就早早去菜市场买来整个的羊肚羊肺什么的,拿大盆冰水泡好保鲜,等人来齐了煮一大锅羊汤,盛出来一人一碗,香浓还带点膻味的羊汤,上面漂着一点油星儿与绿油油的香菜葱花儿,不得不说,对于我们那样重口味的人来说,是真的非常香。就是真的很怕第二天上火流鼻血什么的了。。。哈哈哈哈哈。

其实小城是更能感受到物是人非的感觉的。有一首之前挺火的歌叫《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就是这个背景,大家可以去听听。曾经工人是铁饭碗,很多人的一辈子都离不开厂子,从托儿所到食堂到宿舍,身边的同事也是朋友,整个厂子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曾经东北的老工业基地辉煌过,但也慢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慢慢地落魄了,慢慢地人去楼空。考出去的少年们,动迁了从平房变成城市楼房搬到城市里了的中年们,听说本溪在慢慢地变成“空城”。有点感慨,这几十年中国发展的太快了,那些故事,那段历史,那一代人的回忆,也就好像被永远尘封在了记忆中。所幸,我还能听老一辈人讲起,我还能记录下寥寥几笔。不管怎样,心中还是期待那里能慢慢地恢复生机与热闹啊。尽管希望微弱,依旧心怀一份期待啊。

这张图来自LOFTER@阿讯SEAN!

关于辽宁的回忆嘛,可能暂时有代表性的就是这些啦!以后一定会想要再重新回去看看的,再有什么想起来的也还会再写的!

最后的最后,想来说几句关于东北的整体印象!

首先,东北菜是真的很绝!是我认为家常菜里最好吃的!!(当然也有我的私心在啦哈哈哈哈哈)东北菜其实最好的不是去哪家餐馆去吃,而是在过年期间去东北朋友家里蹭饭!这期间你可以一次性吃遍东北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哈哈哈哈哈哈!东北最好吃的饭永远在家里!锅包肉溜肉段雪衣豆沙什么的精致菜系可以去餐馆吃,锅包肉新做出来的是真的很好吃,酸酸甜甜还酥脆!同时拥有酥脆的口感和浓郁的酱汁!是真的很厉害很好吃啊!而饺子啦,小鸡炖蘑菇啦,酸菜炖粉条啦,粘豆包啦什么的家常菜,家里边做的比外边的好吃不知道多少倍。尤其是粘豆包啧啧啧,我们家有一个亲戚很会做,每年过年都冻好一大包互相送~软软糯糯又细嫩Q弹的口感,加上粘苞米的香气,再加上干爽沙面的豆馅,啊!现在想起来还是要流口水的额!

其次啊,东北话这种东西,我感觉不像是其它方言那样,有个开关可以切换普通话与方言,东北话这种东西,它基本和普通话没什么太大区别,但在一些小的细节上,一些上拐的音啊之类的,又会让你一听就知道是东北话~也会有一点点特殊的东北方言词语啥的!(想听东北话推荐去看《茶啊二中》,B站有)总之东北话是真的说起来很爽!很有传染性哈哈哈哈哈听多了还有点蜜汁性感与亲切?反正我很喜欢哈哈哈哈哈哈!

最后呢,说说东北人,大家不要有太多固有见啦!我们不粗俗但我们幽默,我们不可怕不是黑社会也有很多不暴躁的佛系小可爱文化人呐,我们不都彪悍但我们直爽。东北人说话办事确实大多是很直爽哈哈哈哈哈!可能说话会有点直有点冲有点不那么好听戳人痛处但是!这么说话是因为大家都挺自来熟的,都当成自家人所以才会说话不顾及啦!(不过这一点确实应该改一改,应该说话稍微顺耳一点啦哈哈哈哈哈不然真的有丢丢烦人)东北有很多可爱的人的!

好啦,不知不觉终于把东北的系列上下自己慢悠悠敲完啦!写这个真的好开心,就那种慢慢回忆的感觉!希望我之后还继续开下一个城市的!感谢每一位看完的小可爱们!See you in the next city!(我觉得没语法问题你说呢?有问题记得告诉我(狗头))

城市印象2:先来谈谈我大东北三省(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