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司马懿隐忍半生,70岁高龄才造反,愚蠢?其实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2023-09-02 00:03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成就事业要忍受时间的凌辱。


历史上性格隐忍,目标明确的人最后常常都达成了走向了人生巅峰,蔺相如为了国家社稷为重,无论廉颇如何挑衅,始终忍让,最后廉颇醒悟,越王勾践,韩信胯下受辱等历史故事,在某一方面都表明性格不冲动,隐忍处世的人最后都会完成自己的目标。



司马懿熬死了曹家三代人,等到七十高龄才造反,他的隐忍生涯又在忌惮什么呢?


一、三国鼎立

三国时期,主要政权有曹魏、蜀汉、东吴三家,曹魏是以曹丕为首,定都洛阳,国号为“魏”,蜀汉刘备称帝,定都成都,最后是孙权定都在建邺,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中部地区。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而每个英雄都各有特色,有一代枭雄曹操,尽管在历史上有人认为曹操实属一介小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史实让人颇有微词,但从今天辩证来看,曹操确实是一位具有优秀军事能力的人才,做事果断,能文能武,并不是一介莽夫。

当然还有代表智慧的英雄形象诸葛亮,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国为民的精神,蜀汉的江山离不开诸葛亮的贡献。


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无论是站在谁的立场,其实这些英雄都是效忠于自己的君主,但朝代的更替,历史的转折,王朝终究会灭亡,英雄也有老去的那一天。


新的掌权人也会替代前人,司马懿作为隐忍的英雄形象也就此出现。


二、隐忍半生

司马懿从少年时期就是一个颇有想法的人,性格持重,隐忍内敛,这样的性格其实很容易得到高位的赏识。

建安六年,有人推举司马懿做上计掾,也是从这里开始,曹操听说了司马懿的事迹后,非常欣赏此人,于是想要让司马懿为其所用。


司马懿此人虽然非常不善言辞,但心中却早有了断,他知道东汉政权已经被曹氏控制,如果自己现在投入其麾下必然受制。


于是,司马懿就开始装病,以此婉拒曹操,但曹操此人疑心重,而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最终司马懿还是被强制入职。


曹操此人尽管疑心重,但他看人的眼光确实不差,他在生前向自己的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家族之事”,这句话到后来确实应验了。

司马懿为了消除曹操的疑心,一直都勤勤恳恳做事,可以说,司马懿不敢造访大部分因为曹操的存在,他知道曹操绝不是疑心重而已,无论是曹操手中的军权还是其个人能力都不容小视。


三、伺机而动

曹操死后,由其子曹丕即位,曹丕与司马懿的关系一直要好,曹丕也非常信任司马懿,这个时候,司马懿也升任丞相长史,朝中大小事务基本上都是司马懿在安排。


曹丕在位时,司马懿可以说是一路顺风顺水,没有了曹操这个阻碍,司马懿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实权,但曹丕虽然信任司马懿,也时刻谨记曹操的话,不敢将最重要的军权交予司马懿,之后,司马懿更是被免去督军官职,做了中学仆从,这样的职位虽然极高,但其实并没有实际权力。

司马懿心中也清楚曹丕的用意,并没有任何异象,依旧尽心尽力辅佐曹丕,黄初七年,曹丕病入膏肓,临终时令司马懿为辅佐大臣,太子曹叡即位。


曹叡与自己的爷爷和父亲相比,似乎总是差强人意,但好在底下一帮人等着辅佐,曹叡上位后先是将司马懿封为舞阳侯,司马懿此时还是忠于职守,仍然看不出任何造反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个重要人物登场了,也就是曹魏将军曹爽,与司马懿比起来,曹爽显然比较冲动,并不是能忍一时之人,曹爽想要在朝中树立威名,多次行事不听司马懿劝阻,之后更是将郭太后迁到永宁宫,曹爽和自己的一众心腹趁机掌握朝廷大权,左右其事。

而司马懿并没有公开和曹爽对着干,反而是装生病,连见客都做不到,曹爽不是曹操,在疑心几次过后也便放松了对司马懿的防备。


此时已经是嘉平元年,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曹爽和其兄弟一同前往,司马懿一见人动身后,立马请示郭太后废除曹爽兄弟,但司马懿却对曹爽兄弟说,只是免了官职并没有要置人于死地,只要交出权力保证一生富贵。


曹爽兄弟听信此话,立即启程回去,但司马懿却以谋反的罪名将曹爽一党全部杀尽,史称高平陵之变。


至此,司马懿完完全全掌握了魏室大权,此时的司马懿其实年事已高,但其能力依然令人望其项背,无法得知其城府究竟有多深。

一直到司马懿死后,他的孙子司马炎更是继承了祖上的才能,建国号为晋朝,曹魏当权的时代也正式终结,之后晋国一举消灭吴国,三国纷争就此落幕。


这样的结局似乎听起来是司马家族坐收渔翁之利,但司马懿在曹家手下隐忍了整整三代人,最后在七十高龄举兵造反,换作其他任何人可能完全没有这种耐力。


司马懿的隐忍换来了司马一族的繁荣昌盛,换一种角度来看,其实在忍耐这件事情上司马懿是值得敬佩的。


四、总结

司马懿的一生是隐忍的一生,尽管曹家人都曾怀疑过他,但他选择用行动来打消怀疑,而等到时机成熟后再动身,就如草丛里的毒蛇一样令人防不胜防。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做人做事如果过于冲动,在生活中就很容易犯错,有理想和抱负的人常常是谋定而后动,不会因为当前的处境艰难就选择放弃。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司马懿隐忍半生,70岁高龄才造反,愚蠢?其实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