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抽丝计划#059 人性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主题

2021-02-25 14:04 作者:_Qin_  | 我要投稿

       人性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主题。

       而故事里的人物,并不是真人,不管我们多么真情实感的移情于角色甚至爱上角色,他们都不是真实的人。

       就像米洛的维纳斯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一样,一个人物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人物是一件艺术品,是对人性的一个比喻。

       因为人物是永恒不变的,而人是多变的,人物在这个故事中的人设是确定的,人物的人设决定了故事的走向,而剧本也固定了人物的人设,一出戏一旦成型,在剧场演出上千场,在影院播放上万场,人物都不会发生变化。而真实的人不是。

       人物真相只能通过两难选择来表达。这个人在压力之下如何选择行动,表明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压力越大,其选择越能更加深刻而真实地揭示其性格真相。

       人性是复杂的,人在压力之下做选择的动机也是复杂的,所以真正能够揭示人性的优秀作品,其中的人物都是不只一个维度的,主人公一定要是一个故事里维度最多的人物,否则观众就会被其他维度更丰富的次要角色所吸引,而故事的主要资源又没有投放在这个次要角色上,观众就会觉得莫名奇妙。而且,归根结底,是主人公创造的其他人物,其他人物的存在都是为了为主人公的复杂维度提供契机和证据。

       人性是复杂的,但又是统一的,这也是我们能够移情于一个毫不相关的虚构故事里的人物的基础。作为故事的创作者,塑造好一个人物最本质的办法就是真诚,先从深刻的了解自己作为人的本性开始,不要写出一些人无法做出的行为来。

       最近经常听到一些理论来分析,为什么一些影视剧台词量越来越大,而且是毫无必要的大,达到觉得聒噪,结论是,观众的注意力越来越难捕捉,很可能剧集正在播放的时候,人们在低头查看手机,或照顾孩子,或去倒开水,总之,观众的视线不可能一刻不停的放在屏幕上,于是屏幕里的角色就要不停地说话,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动作,解释自己的行为,生怕观众get不到剧情get不到点。

       看似有道理,但这样的视觉作品,丢失了内涵和韵味,也丢失了人物的魅力和真实,丢失了文本背后的潜文本,变得如同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那我们到底需要从故事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和体验呢?这样我们还能得到什么呢?



抽丝计划#059 人性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主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