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跑步记录|R-Log
2月份一共跑了18个训练日,累计262.87km。因为搬家把一个30E的LSD提前且减量了,缺了2个轻松跑(10k+15k)

第一周Q1:3.2E + 3x1.6Tw/2分钟休息 + 3x3分钟Hw/2分钟jg + 4x200Rw/200ig + 1.6E
第一周Q2:23E
第二周Q1:3.2E + 8M + 1.6E + 6.4M + 3.2E
第二周Q2:30分钟 E + 15M
第三周Q1:3.2E + 5x1.6Tw/1分钟休息 + 3.2E
第三周Q2:3.2E + 4x1.6Tw/1分钟休息 + 4×400Rw/400jg + 1.6E
第四周Q1:30E(实际21.14KM)
第四周Q2:15E + 6ST(翘课)
体感和完成度上,第二周的M配速训练反而是最难受的。前半程还能维持在4:38的平均配速,后半程基本都掉到4:47左右了。一度打击到自己,觉得用4:35的配速来定制训练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了。但看了一下其他间歇训练的完成度,又恢复了一些信心。现在看来还可以继续用这个训练强度往下走,身体是可以承受和恢复的。
2月总结:适应良好的课表
经过1月份的强度课之后,2月份的强度课体感上就没那么艰难了。甚至可以说整体都在「舒适的艰辛」范围内。也有可能是跑步之外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所以不如上个月那么关注疲劳恢复和强度课的完成度。
2月份的上旬,注意力都聚焦找房子搬家,所以月初的时候包括休息日都会有一定步数,整体的休息恢复、运动状态和上个月春节回老家时其实差不多。
2月份的下旬,宝安马拉松的抽签结果和厦门马拉松的具体日期都相继的确定了,这样我就一下子有两场比赛了!马上要迎来比赛的兴奋感也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焦虑,变成是在思考比赛配速、补给这些具体的问题。加上马上就要搬走了,跑二沙岛的时候就会更加的专注了,整体感受还是很好的。
在要开始做2月份跑步总结的时候,还会有一种「非常普通」的感觉。甚至有一种「没什么好写」的感觉。
另外就是身体已经开始适应了周期性的强度课,对于强度训练日早上起来的抗拒就会小很多。而且搬家之后也找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跑步环境,虽然不如二沙岛有宽阔的大直道和超棒的跑步氛围,但比二沙岛好的地方是不需要穿马路红绿灯,而且还有直饮水的补充。
比赛来了,课表暂停了
丹尼尔斯2Q课表跑到2月25号就暂时不继续第三个四周的训练周期了,因为接下来3月份有1个家庭旅游没法跑步,月底还有比赛需要提前减量。思考了一下就跑到2月份暂停跑课表,到4月2号厦门马拉松的休息恢复之后再继续,期间的周三、周六训练日就找TIR间歇或者拉一下马拉松配速。
跑了2个月的课表之后,就会有一种「我应该早点开始跑课表」的感受。之所以有这样的念头,当然是因为跑课表之后的竞技状态在不断的提升,对速度的控制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但其实这是一个不客观的念头,因为去年上半年的纯有氧、下半年慢慢摸索增加的跑量和强度都是基础。在没有基准线的时候,贸然增加强度和跑量很容易就如去年9、10月份一样造成过度的疲劳,所幸的是没有带来伤病导致长期的。而且因为意外的擦伤等巧合强行中断了过度训练,也算是避免了更多疲劳导致的伤病。